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的肾内错构瘤。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合并有结节性硬化症。肉眼观察:肾内球形肿块,界限清楚,切面呈多彩状,黄白相间,易见出血。光镜下...
肾横纹肌样瘤是好发生婴幼儿的高度恶性肿瘤,发病高峰年龄为1.5岁左右。15%的病例合并有颅内的神经外胚叶恶性肿瘤。本瘤常可合并高钙血症。肉眼观察:肾内界限不清的实性肿块,常见浸...
肾透明细胞肉瘤是儿童期肾脏恶性肿瘤,发现高峰年龄为2岁左右,易出现骨转移。肉眼观察:肾髓质或肾中央出现球形肿块,界限清楚,切面鱼肉状,粘液样。光镜下:瘤细胞呈多边形,核染...
肾髓质瘤是来自肾盏或肾乳头的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肾髓质癌常与镰状细胞病伴发。病情进展快,发现肿瘤时常已有转移。肉眼观察:肿瘤主要位于肾髓质,肾皮质和肾盂周围可出现卫星结节...
肾盂积水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尿液潴留,从而导致肾盂扩张积水、肾实质萎缩和囊腔形成。肉眼观察:肾盂肾盏呈轻度至重度扩张。早期,肾实质和外形仍保持正常,随疾病进展,肾盂、肾盏...
肾母细胞瘤是来源于后肾的胚芽组织的恶性肿瘤,又称Wilms瘤、胚胎瘤、腺肉瘤等。本瘤以6岁前幼儿多见,少数发生于成人,称为成年Wilms瘤。肉眼观察:大多数为单个的巨大球形肿块,与...
肾集合管癌是来源于集合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又称Bellini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首诊时已有转移。肉眼观察:肿瘤位于肾髓质,增大时可波及肾皮质、肾窦及至肾门...
乳头状肾细胞癌是来源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肉眼观察:球形肿块位于肾实质内,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平均直径6.4厘米。切面可见纤维性假包膜,呈...
肉瘤样肾细胞癌是来源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又称梭形细胞癌。患者在临床上可有血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可触到肿块。肉眼观察:肿瘤体积一般较大,平均直径8.5厘米,无包膜,对...
肾嫌色细胞癌是来源于集合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患者在临床上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块,部分可有血尿。肉眼观察:肿瘤位于髓质,一般体积较大,直径2-23厘米不等。呈分叶状,灰...
肾颗粒细胞癌是来源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又称嗜色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血尿、肾区疼痛和肾区肿块。影像学检查显示肾实质肿物。肉眼观察:肾实质可见球形肿物,大小不...
肾透明细胞癌是来源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肾上腺样癌、经典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血尿、肾区疼痛和肾区肿块。影像学检查显示肾实质肿物。肉眼观察:肾实质...
中胚叶肾瘤属于先天性肾内错构瘤。肉眼观察:肿瘤表现类圆形孤立性肿块,中央切面有时可见肿瘤侵犯周围肾组织。切面表现多样,质硬区域可呈漩涡状,类似平滑肌瘤,可见出血、坏死及囊...
肾小球旁细胞瘤是起源于肾小球旁细胞的良性肿瘤,具有分泌肾素功能,临床表现高血压、高肾素血症,低钾血症及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瘤体位于肾脏,直径一般小于3厘米。无复发、转移潜...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实为错构瘤,是肾内较常见的单发或多发的良性肿瘤,约50%的病人并发有小管性肾硬化。肉眼观察:肿瘤大小不等,大者直径可达20厘米,切面黄色至灰褐色,绝大多数界...
肾髓质间质细胞瘤又称纤维瘤,或错构瘤,为位于肾髓质的小球形肿瘤,质硬,灰白色,界限清楚,直径一般小于3厘米,通常不超过6厘米。光镜下:显示纤维母细胞样的肿瘤细胞,伴有疏松的...
后肾腺瘤为胚胎发育过程中后肾来源的良性肿瘤。肉眼观察:肿瘤为界限清楚的实性肿块,有时呈分叶状。切面灰黄色,有时可见囊腔。光镜下:瘤细胞有少量粉染胞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稍...
嗜酸细胞腺瘤为由近端肾曲管上皮细胞发生的良性肿瘤,又称瘤细胞瘤。因瘤细胞胞浆丰富,内含嗜酸性粉红色细颗粒,故名嗜酸细胞腺瘤。除肾外,常发生于唾液腺,也可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
肾腺瘤为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其中大部分来源于肾皮质近侧曲管上皮。患者通常无临床症状。肉眼观察:肿瘤位于肾表面皮质内,呈结节状,实体性。瘤体多数微小,直径 在5-6毫米...
肝与肾都是重要的代谢、解毒、分泌及排泄的器官。肝疾病常可进而累及肾,统称为肝病性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伴发的肾小球肾炎、肝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及肝肾综合征。【病毒性肝炎伴发的肾...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