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肾嗜酸细胞腺瘤

2013-11-25 20:09 阅读(318) 评论(0) 分类:泌尿系统
嗜酸细胞腺瘤为由近端肾曲管上皮细胞发生的良性肿瘤,又称瘤细胞瘤。因瘤细胞胞浆丰富,内含嗜酸性粉红色细颗粒,故名嗜酸细胞腺瘤。除肾外,常发生于唾液腺,也可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腺体中,其生长缓慢,一般不发生恶变。肉眼观察:肿瘤多为圆形结节状,瘤体直径2-10厘米不等,普遍较肾腺瘤大。肿瘤在肾实质内生长时,界限清楚,有包膜或无包膜。较大的肿瘤呈膨胀性生长扩展到肾脂肪囊处。瘤体切面呈灰黄色,中央有星状瘢痕,无出血及坏死。肿瘤中央星状瘢痕可作为CT检查时与肾细胞癌的鉴别依据。光镜下:瘤细胞胞浆丰富,其内充满强嗜酸性的粉红色颗粒,电镜下证实此颗粒为胞浆内的线粒体;胞核小且均匀一致,呈圆形或泡状。瘤细胞排列呈巢状,有时由单层或多层细胞构成腺管或形成小的囊腔。瘤细胞巢周围极少或无间质。肿瘤团块可被少量水肿样或玻璃样间质部分分隔,这些间质不同于肾细胞癌间质,波形蛋白(vimentin)染色阴性。诊断肾嗜酸细胞腺瘤时应注意与高分化的肾颗粒细胞癌相鉴别。

 

上一篇:后肾腺瘤---
下一篇:-肾腺瘤-

我要评论

loading...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