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推荐 | 病理诊断中哪些疾病可能与外伤有关?

2017-03-07 19:51  阅读(811)  评论(2)  分类:病理杂谈

前言:因为一位母亲的自责,让我有了写此文的想法。询问是否有外伤史是接待病人的一项“常规检查”,因为这一问,让患儿的母亲认为自己小孩是因摔跤而得的横纹肌肉瘤。那么,哪些疾病可能与外伤有关呢?

增生性筋膜炎

临床特征:增生性筋膜炎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成人,常有外伤病史,最常见于前臂,其次是腿和躯干,在皮下可触及一质硬、生长迅速的结节,可以有疼痛。

组织学特征:病变界限不清,以出现大的肌纤维母细胞为特征,核大呈空泡状、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呈嗜酸性(类似于神经节细胞),并混有不成熟的梭形细胞,基质由不同比例的黏液样物质和胶原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于儿童的病例更富于细胞,核分裂象多,可有急性炎症和局灶坏死,黏液样基质不明显,易误诊为肉瘤。

鉴别诊断:(1)横纹肌肉瘤;(2)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

治疗与预后:良性自限性反应性病变,通过保守性手术切除治疗。

化脓性肉芽肿(分叶状毛细血管瘤)

临床特征:本病好发于儿童微创伤部位,包括面部和四肢远端,通常为局部创伤后的反应;病变常迅速增大,轻微创伤即容易出血;表现 为易破、较小的(<1cm)红斑性丘疹;病变最初为分叶状、红莓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为黄色、棕色或黑色。

组织学特征:早期病变常见表浅溃疡;毛细血管样的血管增生,周围可见环形表皮;血管通常被覆肿胀的内皮细胞;显著的间质水肿,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纤维化;含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炎细胞浸润。

血管角皮瘤

临床特征:血管角皮瘤是一种多发性的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很多小如针头、大如黄豆的暗红色丘疹,被覆表皮常有乳头状瘤样增生。根据临床表现分为4种亚型:①孤立型:可累及任何部位,认为是真皮乳头层小静脉壁受损、创伤和慢性刺激所致;②弥漫型:最常见,与酶代谢障碍有关,累及下腹部、外生殖器、臀部和大腿;③Mibelli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累及指(趾)背部和指(趾)之间;④Fordyce型:最常见于阴囊和外阴。

组织学特征:4种类型的血管角皮瘤,镜下均表现为真皮乳头层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表皮增生和角化过度,钉突下延并包绕血管。

骨化性肌炎

临床特征:多见于青年男性,50%以上病例可能与机械性损伤有关,部分病例可能与感染有关。好发部位主要是四肢、肩及臀部,病变主要位于横纹肌内,也可见于筋膜及肌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迅速生长的孤立性疼痛性肿块;X线显示为钙化及骨化肿块,早期病变界限不清,晚期境界较清。

组织学特征:典型的特征是三带结构:中心部位为吸收性肉芽及增生纤维组织,可见残留出血及坏死性病变,外带为增生的纤维组织,较疏松,富于黏液,可见软骨样机骨样基质形成,软骨及骨组织因无明显软骨母细胞及骨母细胞形成,软骨及骨的形成似由纤维母细胞化生,最外带为较致密成熟的纤维组织及骨组织。


参考文献:

[1] 刘彤华 主编.第三版 诊断病理学.

[2] 回允中 主译.第二版 外科病理鉴别诊断学.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