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传统病理诊断中的两个关键态度

2025-10-22 16:16  阅读(5)  评论(0)  分类:专业

   在传统病理诊断中,既有典型的图像提示诊断,也有假象和陷阱误导诊断。因此病理医师需要具备两个关键态度:一是负责和认真,切忌粗枝大叶,敷衍塞责;二是学习和分享,避免浅尝辄止,故步自封。

 一、负责与敷衍的态度

  爱岗敬业、认真负责是我们病理人对待工作的基本态度,不管你把病理工作当做谋生的职业还是钟爱的事业,不管你是对待病人还是自己,都应该这样。很多病理人,白天在科室读片诊断,晚上在家读书写作;平时忙于诊断业务,假日还要值班干活。更有些人,还有科室管理工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会诊工作、社会活动,更是忙得团团转,只恨时间太快,分身乏术,每项工作都想做好,可惜时间精力有限。笔者年轻时也有过这样一段勤奋又劳碌的日子,结果积劳成疾,才得到解脱。 

   再说为了做好病理诊断,认真取材或观察指导取材,仔细读片,不放过一个疑点。不会诊断的就去查阅专著,或者请教老师。请教老师前最好先看看文献,做到心中有数,不然会被老师一句话怼回来。对罕见或疑难病例,更是绞尽脑汁,思来想去,总要弄个明白。对典型病例也要抓住特征,牢记于心。写个报告也要斟酌修改,也请老师指教,力求完美和精确,直到自觉没有瑕疵再签上名字。如此认真负责虽然劳累,但心里踏实。只要不辜负患者的嘱托,不辜负自己的努力,还能学习进步,何苦而不为呢?

 五十年执业生涯中,对于粗枝大叶、敷衍塞责的事情,也有所见所闻。例如取材有拿错标本、漏取病变的,读片时看错或看漏病变的,诊断报告写错性别年龄部位的,诊断有偏差和遗漏的,等等。除了真的不认识者,更多的是工作态度不认真不负责,甚至敷衍塞责。可能需要得到一点教训才能改正过来。

二、学习和分享的态度

 病理学和其他医学专业一样都需要终身学习。医学科学在不断进步,病种和病变也复杂多变,不学习永远跟不上病理学的发展,光是几年就更新一次的WHO肿瘤组织学分类,都很难跟上。还有新的病理技术、病理文献需要学习。病理科看上去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取材、读片、写报告,可是每天看的病例都不一样,每个病种都有不少花样,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向病例(切片)学习,向同事学习,向老师学习,向文献(杂志、专著、网络)学习,还有各种主题的病理会议、网络讲座,学习途径和学习内容简直目不暇接。

 我们不但要积极学习别人的东西,我们自己的好经验、好病例、好知识,也要拿出来和别人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互相交流,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现在分享交流的方式很多,网络、会议、座谈、会诊等都可以用来分享和交流。我写这些经验、体会和感悟,也是一种分享吧,希望对年轻的病理同仁们有所裨益。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