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
感染病理学组再次亮相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八次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中国病理年会2023年4月9日于美丽的福州顺利落下帷幕。本次会议原定于2022年11月份召开,因为疫情拖延至今。此
。。。。。。
以感染病理学学术信息交流,疑难病理讨论,典型病例分享为宗旨,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 查看全文>>
-
恶性黑色素瘤的形态学分类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少见于黏膜。肿瘤组织结构复杂多变,呈弥漫性生长、或形成巢状、腺泡状、假乳头状、假腺样,编织状等结构。瘤细胞形态
。。。。。。
D34、LCA、SMA、CD117、Syn、CgA等阴性表达,有鉴别和排除作用。 查看全文>>
-
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分类
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于皮肤的真皮和表皮交界处,少数见于口腔、阴道、肛门黏膜,内脏发生的恶性黑色素瘤也时有报道,罕有原发部位不明的恶性黑色素瘤。黑色素瘤瘤细胞类似痣细胞,但明显异型,细胞间质和细胞内充满黑
。。。。。。
。黑色素细胞分化的标志是在肉瘤细胞中发现黑色素颗粒或经免疫组化证实有黑色素产生。 查看全文>>
-
从色素痣到黑色素瘤 ----漫谈黑色素瘤的线性发展模式
恶性黑色素瘤中一部分病例是原发恶性的,另一部分则来自皮肤色素痣的恶变,如交界痣、富细胞性蓝痣、老年性雀斑、巨大色素痣(毛痣)、结构不良痣、甲母痣、皮内痣、活动性痣或非典型痣综合征等,均有可能恶变为黑色
。。。。。。
皮肤深层,即所谓病之“垂直发展期”,形成结节型,侵向皮下组织,易于发生淋巴转移。 查看全文>>
-
再谈病理诊断、科研和职称
关于病理诊断、科研论文与职称评定,本人已发过7篇相关博文(参见附录),也发过一些关于某些疾病的研究成果的博文。近日整理这一方面的博文及有关资料,觉得还有些意犹未尽,再来唠叨一下,重点是职称评定问题。众
。。。。。。
们对高级职称含金量的质疑。医院等级和职称等级应当同质化,才能真正体现其实际价值。 查看全文>>
-
漫谈病理文献研究与综述
关于病理诊断实践中的科研与写作,本人曾先后写过多篇短文,强调结合病理诊断实践,积累经验和素材,撰写科研论文,提升个人专业水平,也有利于职称晋升。今天换个角度,谈谈如何在病理实践中,结合病理文献学习,撰
。。。。。。
不妥。撰写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不易,它们对于科研的指导作用也不小,为何厚此薄彼呢? 查看全文>>
-
把科研论文发表在中国期刊上 ----兼谈科研论文政策导向
近年陆续看到一些文章,呼吁科研工作者把科研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在这个方面,也有一些典型的事例。比如众所周知的袁隆平,他的毕生精力都在改进水稻品种,论文不多,却是真正地写在了中国大地上;诺贝尔奖获得者屠
。。。。。。
和资金大量流失,国内学者借鉴和引用不便,不能不说是论文评价导向的一种遗憾或失误。 查看全文>>
-
勿务虚名,多干实事
当今社会,有一股浮躁之风,贪名逐利,争名夺利,急功近利,已经侵染到学术界,污染了学术空气。病理界也难免沾染一些不良风气,略举几例,便可见一斑。一是学术组织如雨后春笋,近十年间已迅速增至20多个。笔者2
。。。。。。
功利主义色彩,夹杂粗制滥造的货色。言止于此,惟望病理同仁勿务虚名,多干实事而已。 查看全文>>
-
病理学发展的新时代
笔者曾以一幅病理长联(2015-11-11)和博文(漫谈病理学的发展,2015-11-20)回顾病理发展历史,展望病理发展的前景。时隔7年,病理学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有了更大的发展。在华夏五千多年的历
。。。。。。
,使新技术推动病理发展。在下一代病理学中,尚有许多未知需要探索,吾侪需终身学习。 查看全文>>
-
淋巴组织与上皮性细胞
当淋巴组织遇见上皮细胞,可以产生许多种病理图像,在病理诊断实践中经常可以遇到淋巴组织中的上皮性细胞,或富于淋巴组织的上皮性病变,包括多种淋巴上皮病变。对此,笔者做过一些笔记,也整理并发表了一些博文(文
。。。。。。
所谓微脓肿)、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瘤、甲状腺桥本病、鳃裂囊肿等,可作为鉴别诊断参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