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含有异常小体的细胞病变

2025-08-28 18:01  阅读(4)  评论(0)  分类:专业

   在病理状态下,多种细胞内可能出现异常小体(body),这些结构通常是感染、中毒、遗传缺陷或细胞应激的标志。熟悉这些小体,对于确定病理诊断,或缩小鉴别诊断范围,都是很有帮助的。本文不包括细胞外的各种小体。

 一、红细胞内的异常小体

  1. 海因茨小体 (Heinz Bodies), 为变性、沉淀的血红蛋白(主要为氧化损伤的珠蛋白),见于遗传性酶缺乏(如G6PD缺乏症)导致的抗氧化能力下降,或某些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用特殊染色(如甲基紫)在活体红细胞中可以显示。

  2.豪厄尔-若利小体 (Howell-Jolly Bodies),为残留的细胞核碎片(DNA),见于脾切除或无脾状态(脾脏无法清除碎片),或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3. 嗜碱性点彩颗粒 (Basophilic Stippling),为聚集的核糖体和RNA,见于铅中毒或地中海贫血、骨髓纤维化等疾病。

  二、白细胞内的异常小体

  1. 杜勒小体 (Döhle Bodies),为粗面内质网片段。在严重感染、炎症、烧伤,或May-Hegglin异常综合征(一种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学名为粒细胞异常蓝斑形成)时可以发现粒细胞胞质内大而圆的淡蓝色包涵体。

  2. 毒性颗粒 (Toxic Granulations),是未成熟的嗜天青颗粒,见于严重细菌感染、炎症反应(如脓毒症)中的中性粒细胞。  

  三、肝细胞内的异常小体

 1. 马洛里小体 (Mallory Bodies / Mallory-Denk Bodies),为角蛋白中间丝(如CK8CK18)异常聚集而成,见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

 2. 毛玻璃样肝细胞 (Ground-Glass Hepatocytes),是大量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在光面内质网内蓄积所致,使肝细胞呈毛玻璃状。见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组化HBsAg阳性可确诊)。

   四、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内的异常小体

 1. 路易小体 (Lewy Bodies),为神经元胞质内α-突触核蛋白聚合物,是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的特征性病理标志。

 2. 尼氏小体 (Nissl body),又称虎斑小体,是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内特有的大型嗜碱性颗粒或斑块状结构,可被甲苯胺蓝染成深蓝或紫色。其数量显著下降或消失提示神经元损伤。

  4. 星形胶质细胞包涵体(如嗜银颗粒),其成分为Tau蛋白或α-突触核蛋白等,见于星形胶质细胞,提示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等)。  

 五、浆细胞内的异常小体

1.罗索(Rusell)小体是一种细胞质内的玻璃样变,其实质是浆细胞内异常聚集的免疫球蛋白或未分泌的抗体蛋白,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炎症等疾病。Rusell小体也可见于细胞外,呈红染小球状。

2.Dutcher body是浆细胞核内或核周区域出现的一种嗜酸性包涵体,本质是免疫球蛋白的异常积聚,常见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