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肿瘤相关的细胞病变

2025-09-11 21:04  阅读(6)  评论(1)  分类:专业

   肿瘤相关的细胞病变可以概括为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和功能水平上的改变。本文列举若干镜下可见的细胞水平的病变以供参考。

 肿瘤细胞的病变表现为细胞的异型性,即肿瘤细胞的大小、形态不一,通常体积变大且大小悬殊(多形性)。细胞核异常增大(核质比例失调)、核形态不规则、核深染(染色体增粗、深染)、核仁明显且可能增多,可能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异常的有丝分裂)。具体说来,可以有以下形态:

 1.肿瘤巨细胞  包括单核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其体积增大,可以是相应正常细胞的一倍或数倍,各个细胞之间的大小、形状也不一致,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细胞核的大小、形态也常不一致,核浆比也不一致。如骨巨细胞瘤、巨细胞型癌等。这种细胞比较醒目,容易发现,但需注意与异物性、感染性巨细胞鉴别。

 2.印戒细胞  胞质内有黏液分泌,将细胞核挤向一侧,形成戒指样形态,是印戒细胞癌的典型形态,也可能是黏液性癌的早期表现。印戒细胞癌常见于胃肠道,也可见于乳腺、卵巢等组织。其数量很少时可能被忽略,导致漏诊。印戒细胞表达腺上皮标志,可与形态相似的脂肪母细胞、泡沫细胞、水肿细胞相鉴别。

 3.影子细胞  见于毛母质瘤(钙化上皮瘤),由嗜碱性细胞退变形成,无细胞核,有诊断意义,常伴钙化。

 4.R-S细胞  即Reed-Sternberg cellR-S细胞),是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肿瘤性大细胞,典型形态为双核R-S细胞,其中镜影细胞有对称排列的两个核,核膜厚,核内有嗜酸性核仁,周围有透明空晕,最有诊断价值。此外还有单核R-S细胞(霍奇金细胞)、多核性R-S细胞、陷窝细胞、爆米花细胞、干尸细胞、间变性R-S细胞等变异型。在淋巴瘤专著中对这些细胞的形态和诊断意义均有详细介绍,兹不赘述。

 5.梭形细胞  梭形细胞肿瘤是一类在形态学上以细长或肥胖梭形细胞为特征的肿瘤。打开WHO肿瘤组织学分类的目录,可以看到许多冠以“梭形细胞”字样的肿瘤或肿瘤亚型,如梭形细胞癌,梭形细胞肉瘤等,更多的肿瘤虽然没有梭形细胞的冠名,如结节性筋膜炎,纤维黏液样肉瘤等,却富于梭形细胞。这类肿瘤可能来源于纤维母细胞或间叶细胞、上皮细胞、平滑肌或横纹肌、神经纤维等,HE染色不易区分,常需借助免疫组化加以鉴别。

 6.上皮样细胞  上皮样细胞肿瘤是一类起源于上皮细胞或呈现上皮样形态的肿瘤,细胞表现为胞质较丰富,多边形,类似上皮细胞。上皮样细胞可见于某些肿瘤或肿瘤亚型的冠名中,如上皮样肉瘤,上皮样胃肠道间质瘤等,可发生于皮肤、软组织或内脏,亦需借助免疫组化鉴别其细胞分化特征,排除感染所致上皮样巨噬细胞。

 肿瘤相关的细胞病变也可表现为星形细胞、横纹肌样细胞、Paget样细胞等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欢迎各位读者充实、指正。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