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具有多个细胞核的细胞病变(1)

2025-07-27 17:13  阅读(40)  评论(0)  分类:专业

 

具有多个细胞核的细胞称为多核细胞,通常体积明显增大,故亦称为多核巨细胞。它们通常是通过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或核分裂后胞质不分裂所形成的同核体/多倍体。有些多核巨细胞属于正常表现,通常服务于特定的生理需求,如控制巨大的细胞体积(骨骼肌细胞),高效合成大量物质(骨骼肌蛋白、巨核细胞的血小板),增强特定功能(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合胞滋养层的屏障/分泌功能、骨髓中负责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等,这些姑且称为生理性多核巨细胞;另一些则是某种病变的表现,如感染性或肿瘤性多核巨细胞,甚至是病理诊断的依据或线索。本文重点介绍病理状态下的多核巨细胞。

1. 修复性多核细胞  ①破骨细胞,骨母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增生在骨损伤修复愈合和重建中保持相对平衡状态。骨母细胞负责增生修复缺损的骨组织,破骨细胞负责分解吸收多余的骨组织。其中破骨细胞由单核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前体融合而成(合胞体),可含有5-20个甚至更多的细胞核,多核结构使细胞体积增大,能够紧密附着在骨表面,形成封闭的骨吸收区并分泌酸和酶来溶解骨质。②双核肝细胞,虽然大多数肝细胞是单核的,但相当一部分肝细胞(在人类中可高达25%)是双核的,通常是由于肝细胞完成有丝分裂后胞质未分裂所致,双核肝细胞可能有助于增强其代谢功能(如解毒、合成蛋白质),修复肝细胞损伤。③纤维母细胞,在炎症、伤口修复愈合过程中,某些组织中的纤维母细胞可能融合形成多核细胞。

2. 感染性多核巨细胞  多核巨细胞也常见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疱疹或HIV等感染,这些多核巨细胞是由巨噬细胞融合所形成,典型者如结核结节之多核巨细胞又称为Langhans巨细胞,这种巨细胞体积很大,直径达4050μm,胞核形态与类上皮细胞相似,数目可达几十个,甚至百余个,排列在细胞周边部呈马蹄形或环形,胞浆丰富,呈弱嗜酸性。Langhans巨细胞由巨噬细胞融合而成。巨噬细胞首先伸出胞浆突起,然后胞体相互靠近,最后经胞浆突起的融合使巨噬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多核巨细胞。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的巨噬细胞也常形成多核巨细胞。某些寄生虫(如疟原虫等)感染的宿主细胞也可形成多核巨细胞。

3. 异物性多核巨细胞  多核巨细胞还常见于不易被消化的较大的异物(如手术缝线、石棉纤维等)和代谢产物(如痛风的尿酸盐结晶)周围,以及医源性异物(如植入物颗粒、乳腺假体渗漏)的周围。巨噬细胞围绕在刺激物周围并互相融合,形成由多量巨噬细胞质膜包围刺激物的巨大吞噬体,胞核散在分布于巨细胞胞浆中。这种多核巨细胞称为异物巨细胞,多见于异物刺激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4. 肿瘤性多核巨细胞  参见下文。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