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 专业
-
专业刊物,良师益友
作为一个全科病理医师,可能比其他学科的医师更需要终生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分享他人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一如上文所述。阅读专业刊物,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甚至更好的方法。因为阅读专业刊物,可以
。。。。。。
然在为几家杂志审稿。我把审稿也作为学习的机会,促进自己学习新鲜的知识,才不致落伍。 查看全文>>
-
防范病理误诊补议
关于防范病理误诊漏诊,笔者已经写了一组短文,似乎意犹未尽,补充几条,告一段落。1.要有敬业精神和敬畏态度,保持清醒的认识。病理诊断涉及患者的健康,我们要敬畏人的生命,要进一步强化防范漏诊误诊的忧患意识
。。。。。。
诊。因此,我们不但要提高认识,增强警觉,还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向零误诊的目标奋斗。 查看全文>>
-
加强会诊,避免误诊
病理诊断是定性诊断,关键是确定肿瘤与非肿瘤(炎症),良性与恶性,特别是良恶性的判断,这是病理诊断的底线。在诊断实践中,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少数病例诊断不出来,或者出现偏差,也是难免的。病理医师既
。。。。。。
少热心人士对此倾心付出,相信这个领域将会逐渐普及,为解决疑难病理会诊助一臂之力。 查看全文>>
-
加强病理临床联系,防范病理误诊
古今中外的医生都有误诊误治的历史记载,文献记载大概都在30%左右,对某些疑难疾病的误诊率更高。这是因为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需要医生多年的经验积累才能做出正确判断。新的疾病也在不断出现,仅近40年间,
。。。。。。
是自我保护的遁词,而是客观的事实。有了临床医师的审核和认可,病理诊断才更安全可靠。 查看全文>>
-
病理误诊的客观因素
古今中外,误诊漏诊都难以完全根除。其原因很多,除上文所述主观因素或个人原因外,客观因素包括集体因素也不容忽视。客观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1. 科室的人力资源配备,梯队建设,协作精神,学术氛围
。。。。。。
时的诊断标准是对的但不符合当前的标准)。所以病理界不提倡按现行标准评价既往的诊断。 查看全文>>
-
病理误诊的主观因素
笔者曾经在《病理误诊的若干原因与对策》(2014.4.7)中将病理误诊分为错诊、漏诊、低诊和过诊4种情况,并简单地将误诊原因分为个人因素和集体因素两个方面,粗略地分析了个人因素。回头看看,觉得有些简单
。。。。。。
或不主动向上级医师请教,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甚至故步自封,满足现状,难以与时俱进。 查看全文>>
-
漫谈动态病理学
笔者以前的一篇短文中提到显微镜下的四维世界,其中已经包含了时间因素和动态观察病理变化的意思。在病理学的定义中,所谓研究疾病的过程和转归,也包含了动态的观念。我们在病理教学中也一再强调,疾病的发生发展是
。。。。。。
病理表现,特别是疾病症状明显期的表现,或具有诊断价值的病变,用于指导诊断和研究。 查看全文>>
-
从肿瘤病理学到感染病理学
我原来供职的科室一直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病理学教研室和附属医院病理科),三大任务(病理教学、诊断和科研)。我们的经验曾经在《中华病理学杂志》上进行过交流[2000,29(4):320]。我个人的病理
。。。。。。
块病理短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在这方面的努力会有所成就。 查看全文>>
-
感染病理学——新年新话题
在医学领域中,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即使在病理诊断工作中,除了肿瘤性疾病和瘤样病变外,感染或炎症性疾病也是经常遇到的,在日常病理诊断中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据有关文献报道及若干
。。。。。。
吁,希望感染病理学得到更多的关注。自知人微言轻,不会有多大影响,那就从我做起吧。 查看全文>>
-
病理误诊剖析
误诊在医务界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可以说患者痛恨误诊、社会责怪误诊、医者纠结误诊。可是,许多误诊,实在是难以避免的。要科学地认识误诊,就应该认真分析总结,区别对待不同原因的误诊,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发生
。。。。。。
恶性搞错了。在这个基础上,力求诊断准确,分型精确,这就是我以前所说的诊断层次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