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人体防御的前哨站
人体防御的前哨站
周围免疫器官1淋巴结、2扁桃体
周围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阑尾和扁桃体等。具有制造淋巴细胞、过滤异物、吞噬细菌和产生抗体等作用。淋巴组织还分散在各系统的管道粘膜内、腺体间质内等处。是构成慢性炎症的病理基础。人体的疾病无不与免疫有关,包括炎症和癌症等。
1、淋巴结:是一个前沿战场,当感染时,外来的入侵者与淋巴细胞都聚集在这里作战,淋巴结就会肿大,淋巴结肩负着过滤淋巴液的工作,并把病毒、细菌等杀灭。人体内的淋巴液大约比血液多出4倍。理论上全身可形成400~600个淋巴结,实践上观察看来是从无到有,受感染刺激后,前沿沙场集中多量淋巴细胞,包围战中形成淋巴滤泡,血管、神经及纤维组织等的加入,逐步形成淋巴结。病原体作用,才出现器官化的过程。最后成就了结构完备的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一般广泛存在于器官门部的周围和皮下筋膜内的淋巴通道上。
淋巴结结构:典型的外形呈蚕豆状,大小约1厘米,一侧凹陷处为门部。主要的动脉、静脉穿过淋巴结门部后,呈放射状分布于淋巴结内。器官表面有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形成小梁和淋巴窦。凸出处背部有数条输入淋巴管,在穿过淋巴结的被膜后,通向边缘窦,由此与结内的淋巴窦相通,而后淋巴液再汇入到门部的输出淋巴管,离开淋巴结后到下一个通道关卡。淋巴结内的淋巴窦细胞具有强烈的吞噬性。一般炎症反应不会超过2个厘米。
淋巴结分为皮质和髓质,两者之间无截然界限,形态上皮质内的细胞比髓质丰富而已。
皮质:位于被膜下,由淋巴小结和副皮质区构成。
淋巴小结:是B淋巴细胞区,是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淋巴细胞的场所。称生发中心,并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B细胞约占外周淋巴细胞总数的20%。其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和提呈可溶性抗原。B淋巴细胞区:皮质和髓质均代表B淋巴区,它们与体液免疫相关。初级滤泡是圆形淋巴细胞聚集体,次级滤泡是受抗原刺激后才出现的,并以生发中心为其特点。生发或称滤泡中心细胞:包括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小和大的核裂细胞与无裂细胞,还有巨噬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生发中心在抗原刺激下呈极性排列,可在扁桃体炎或阑尾炎时见到,小的B淋巴细胞似帽状围绕淋巴小结。
副皮质区:是位于皮质和髓质之间的区带,称胸腺依赖区或称T淋巴细胞区,它是T淋巴细胞的流动库,负责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T细胞转化为具有杀伤异体细胞能力的细胞,可分辅助性和抑制性等几种亚型。在免疫应答时,此区细胞增生、分裂,区域范围扩大。
淋巴结的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又称高内皮微静脉。它的管腔和管壁周围出现的淋巴细胞数量,大致可以表示着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程度。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后,周游传递信息后,再回到淋巴结。约10%的淋巴细胞穿越内皮进入副皮质区,然后再迁移到淋巴结的其它部位。
髓质:贴近门部,含有淋巴窦、动脉和静脉等。髓质的网状支架形成髓索,内含B淋巴细胞、能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成分。髓质的淋巴窦称为髓窦,淋巴窦较宽大,腔内的巨噬细胞也较多。
淋巴结的功能:一、是T、B细胞定居的场所。二、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当遇上抗原后,激发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常同时发生。三、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保存记忆协同作战。四、过滤作用,它对细菌的滤过清除率达99%以上,但对病毒和癌症的作用有限。
2、扁桃体:包括腭部、舌部和咽部三大扁桃体,并与周围分散的淋巴组织共同组成咽淋巴环,扁桃体对于由口和鼻进入人体的入侵者,保持着高度的警戒,是机体重要的前沿防线。据报道,那些割除扁桃体的人中,患上链球菌咽喉炎和霍奇金病(一种恶性淋巴肿瘤)的机率明显升高。这证明扁桃体在保护上呼吸道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大的扁桃体是腭扁桃体,呈扁卵圆形,表面鳞状上皮覆盖,并有数十个隐窝,内为弥散淋巴细胞和淋巴小结。成人后随着免疫系统的不断成熟,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的淋巴组织也逐渐呈萎缩退化状态。1554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