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与病理学有关的诺贝尔奖

2015-12-11 23:33  阅读(1272)  评论(1)  分类:专业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近日在瑞典参加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活动,成为全国科学界关注的大事。诺贝尔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而设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的周年纪念日)举行颁奖仪式。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可喜可贺,但遗憾的是我国关于胰岛素和烧伤治疗等成果曾错失诺贝尔奖。在庆贺屠呦呦获奖之时,顺便查阅一下历年获奖的医学科学家,又遗憾地发现病理学界竟然没有获奖项目。

不过,还是有些获奖项目与病理学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有一些病理学者参与获奖项目。归纳一下,大概有五个方面。

一是关于感染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首先是德国罗伯特·科赫对结核病的研究和发现(1905年获奖),以后陆续有脊髓灰质炎病毒 (1954)、朊毒体(1997)、幽门螺杆菌 (2005)、人乳头状瘤病毒(200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008)等病原体研究成果获奖。此外,关于原生动物的致病作用(1907),以及传染病产生和传播机理(1976)等研究成果也陆续获奖。

二是关于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如美国裴顿·劳斯发现了诱导肿瘤的病毒(1966),美国戴维·巴尔的摩发现肿瘤病毒和细胞的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1975);美国迈克尔·毕晓普发现逆转录病毒致癌基因的细胞来源(1989)等。

三是关于药物开发与研制的成果,其中应当包含有实验病理学的内容。远者如英国亚历山大·弗莱明恩斯特·伯利斯·柴恩霍华德·沃尔特·弗洛里共同发现青霉素及其对各种传染病的疗效。其中弗洛里是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教授。他突出的贡献是对青霉素所作的化学、药理、毒理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他们共同获得了1945 年诺贝尔医学奖。近者为我国的屠呦呦,因发现了抗疟疾药青蒿素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奖。

四是关于免疫学的研究,100年多来,已有20余位科学家因免疫学研究成果荣获诺贝尔奖,如法国夏尔·罗贝尔·里歇对过敏反应的研究(1913);澳大利亚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发现获得性免疫耐受(1960),美国布鲁斯·巴特勒对于先天免疫机制激活的发现(2011);澳大利亚彼得·杜赫提发现细胞介导的免疫防御特性(1996)等,其中有的研究涉及免疫病理。

五是相关技术的研发,1931年厄恩斯特·卢斯卡马克斯·克诺尔研制了第一台透视电子显微镜,卢斯卡为此获得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单克隆抗体技术为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stein和Kohler所发明,并获得1984年诺贝尔医学奖。1984 德国人G.J.F.Kohler阿根廷人C.Milstein和丹麦科学家N.K.Jerne由于发展了单克隆抗体技术而分享了诺贝尔医学奖。

希望今后能够看到纯粹的病理学项目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