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从矽肺诊断的差异率说起

2018-06-26 16:26  阅读(651)  评论(3)  分类:专业

     近来,一则“因尘肺误诊3名医生以失职罪被羁押7个月”的新闻刷遍了医疗行业的朋友圈,烧伤超人阿宝的评论也引起广泛关注。

    据报道称,贵州公安机关以500多例尘肺病诊断错误为由,将贵州航天医院3名医生以“涉嫌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起诉,亦在看守所羁押7个多月,近日才获得取保候审。

    本案中最关键的争议在于,公安机关从医院1640份尘肺病患者案例中调走1353例,并在其中抽取547份重新读片后确诊其中有尘肺病者仅为42人,另505例的诊断与公安复查的意见不一致,由此算出差异率达92.3%,并将差异认定成医生过失造成的结果,计算出3位医生造成了3000万社保资金流失。

    92.3%的差异率看起来确实很惊人,但对这个计算方法却遭到质疑。这547份如果是随机抽取,这个差异率或许值得参考。但若以1640例诊断尘肺患者为基数进行计算,差异率也仅有30.8%。注意这里使用的是“差异率”而不适“误诊率”,因为警方所找专家的读片意见,也未必就是金标准。根据医师培训教材《尘肺病》一书中的数据显示,在一组专家读片中,发生读片差异的范围为18.8%~33.2%。这3名医师诊断的差异率刚好在此范围内。

    作为形态学上的同行,我首先关注的是所谓差异率问题,这里强调的是贵州航天医院3位医师的诊断与公安部门找人鉴定的结果之间的差异,而不是误诊率。在病理学上,大宗病例的诊断差异率肯定也会存在,只是这方面的统计很少。据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与美国匹茨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近三年进行国际远程病理会诊的经验,在1561例会诊病例中有50.8%的病例经会诊修改了初始诊断;国内一项国家级远程病理会诊研究显示,有24.2%的病例的会诊意见与送检医师的诊断不一致。也就是说,病理诊断的差异率为24.2%~50.8%(姑且不用误诊率)。《医师报》2018年3月22日刊登的国家卫计委尘肺病诊疗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肺科医院毛翎主任《尘肺病诊断中差异率客观存在》一文指出,在尘肺病诊断中,读片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只是差异大小的问题。即使是我国最权威的尘肺病专家,也会存在差异率的问题,越是位高权重的专家,越是会承认读片差异率的存在。这段话同样适用于病理界。笔者在美国进修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病理医师整理了一组淋巴瘤的病理切片,分别寄给几位编撰淋巴瘤病理诊断标准的专家,发现有诊断差异(同一病例各人诊断不一致);过一段时间,又把这一组切片再寄给这些专家,由于时过境迁,诊断还是有差异(同一病例前后诊断不一致)。这也说明,病理诊断的差异,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们应当承认这个事实,不能因为诊断意见不同就轻易判断他人误诊,差异率这个概念似乎比误诊率更客观一些。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