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病理误诊剖析

2016-12-23 10:07  阅读(967)  评论(1)  分类:专业

误诊在医务界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可以说患者痛恨误诊、社会责怪误诊、医者纠结误诊。可是,许多误诊,实在是难以避免的。要科学地认识误诊,就应该认真分析总结,区别对待不同原因的误诊,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发生类似的误诊。

如将病理误诊从原因方面分类剖析,可分为原始误诊(自然误诊)医源性误诊患源性误诊综合性误诊4大类型。其中原始误诊(自然误诊)又可进一步区分出疑难病误诊、新病种或未知病种误诊、罕见病与少见病误诊、常见病不典型表现的误诊、相似疾病间的误诊、异病同阶段的误诊、同病不同阶段的误诊及不能确切区分的误诊等。因为是疑难病例、罕见病例、未知病种或不典型病变,诊断医师缺乏了解和经验,难免认识不足,发生误诊在所难免。为保险起见,经诊医师在无法确诊情况下,应主动提出会诊意见,有条件的科室应组织科室内会诊,没有条件的科室应提出外院会诊,并附初步意见,供会诊单位参考。医源性误诊是指由于医疗方面造成的误诊,包括病理取材失误,制片不佳,误解临床资料,误判镜下所见等,这是我们必须尽量避免的。患源性误诊可理解为患者提供了片面、错误的信息,误导了诊断。所以我们必须尽量搜集完整的患者信息,以供诊断参考。如果是多种因素共存,自然是综合性误诊,我们需要认真对待。

从误诊的具体环节分类,病理误诊又可分为临床资料误诊、辅助检查误诊和诊断思维误诊。临床资料的残缺、片面或误解可以造成误诊;辅助检查尤其影像学资料的参考价值,以及“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的诊断模式,已经成为病理界的共识。但是病理辅助检查如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等也可能误导误判,导致误诊,不能大意。至于诊断思维对于正确诊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此处不再展开讨论。

按照诊断条件,误诊可分合理误诊和不合理误诊。合理误诊是指误诊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罕见性(包括新病种或未知病种) 等原始性因素,超过了当时当地医疗技术水平和医师的业务水平所致。其发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必然性,在误诊发生过程中没有人为的医源性失误。在这种误诊面前,患者是无辜的,医生是无奈的,只要做了最大努力,其结果是公众和伦理都能接受的。不合理性误诊是指当时当地具备了诊断某种疾病的客观条件,却由于人为失误或综合性失误而造成误诊。在这种误诊面前,患者是无辜的,医生要负责的,其不被公众和伦理所接受。事实上,即便是合理误诊,哪怕只有1%,在一个年外检量1万例的科室就有100例,医院和病人也不能容许。每个科室都要把零误诊作为质控的目标。

当然,误诊还有程度的区别。关键是定性正确,不要把良恶性搞错了。在这个基础上,力求诊断准确,分型精确,这就是我以前所说的诊断层次论。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