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诊断第一,还是科研领先?
《临床与病理杂志》最近一期(2014年第6期)发表了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王毅翔副教授的文章: 中国临床医生该不该搞科研?先摘编部分内容如下:
最近有许多关于中国的临床医生是否应该从事研究的辩论。然而一些辩论大多基于理论讨论,而没有参考其他发达地区的运作模式。如在香港大部分医院管理局聘用的医生和私人执业医生不从事研究,临床研究是由两所医学院聘用的少数教员完成。在荷兰,非教学医院的重点是治疗病人,并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支持研究。在荷兰的教学医院,多数临床医生都进行一定的研究,但参与程度是不同,一些医生选择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学或处理病人上。在美国也很少有医疗学术机构要求医生在临床处理、研究和教学三个领域都达到完美。在英国住院医生花时间从事研究需首先得获得批准,因为他们的时间首先需用于照看患者,因此科研并不一定得到支持。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常常难以兼顾。一个合理的制度应该保证潜心研究者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用于研究,而致力于临床工作的医生则不用分心。
一些专家认为,很好地服务患者并同时做好研究很困难的,常常是不可能的。目前的中国医生晋升体制过分看重出版文章和申请科研基金,而分散了临床医生的首要职责即为患者服务。一些医师做研究只是为了职称晋升,而不是真正寻求解决如何处理病人的难题,这样会浪费人力和资源,同时也导致中国医学研究声誉不佳。多数讨论者认为医学研究应主要应在由三级甲等医院和大学附属医院进行。部分讨论者提出中国只需5%~10%的医生从事研究已经足够。研究人员和临床人员应由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估。研究论文和专利是主要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的评估指标,而医疗水平和和工作量则应是从事纯临床工作的医生的评估指标。
笔者赞成上述专家的意见。病理医师是诊断第一,还是科研领先,应当根据医院性质区别对待。借鉴上述国外经验,我国也应调整科研政策和晋升导向,使教学、科研和医疗三个系列的晋升要求有所区别,鼓励分别晋升医疗、教学或科研系列的职称。对于三甲医院(尤其是大学直属医院)病理科应当诊断和教学、科研并重,并配备充分人力,完善条件,力求做到诊断、科研和教学全面发展。对于其他大多数医院,如县级医院,还是要以临床工作(在病理科以诊断) 为主,让病理医师集中精力和时间去做好临床诊断工作。对于医师系列的职称,则不必苛求科研论文,考核内容也应以诊断能力和业务水平为主,甚至外文也可忽略。这样可以让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专业知识,做好病理诊断,加强学术交流,培养年轻医生。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