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让临床资料为病理诊断加分

2013-07-26 23:05  阅读(601)  评论(3)  分类:专业

 典型的病变,几乎不需要参考临床资料就可以做出诊断,如阑尾的急性化脓性炎,乳腺的纤维腺瘤,胃肠癌根治标本的腺癌,等等。

不充分的标本,不恰当的取材,不典型的病变,都会增加诊断的难度。这时参考一下临床资料,可以给病理诊断提示线索,可能充实病理诊断的依据,即给病理诊断加分,以便提高病理诊断的级别,也使病理报告更加踏实可靠。

首先,手术所见、内镜所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于那些微创手术或小活检标本,可以视为我们的肉眼观察或代替大体描述,可以弥补标本少、小、碎的不足。再者,了解并复习既往的相关病史、尤其历次肿瘤病理检查结果,对于诊断复发性、转移性肿瘤也非常重要。第三,许多病理专著在论述疾病的病理表现时,也常介绍其好发年龄、部位、临床特点等,这些非形态因素也可以为病理诊断加分。

比如,结肠黏膜活检切片中,见到明显异形的腺体和细胞,黏膜固有层内有微小浸润,显著的间质纤维反应,但没有看到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组织,按现在流行的诊断标准,这些表现不足以诊断结肠癌。但内镜检查报告见溃疡型或隆起型肿块,阻塞管腔,占据肠壁,质地脆弱,容易出血等,显然提示为癌肿。这时我们的诊断不妨前进一步,直接诊断为腺癌应当没有问题。退一步的报告是描述病变,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腺癌)或黏膜内肿瘤,再提示可能有癌或不排除癌。然而手术后送检标本往往是浸润性癌。诸位,对于此种情况,你是选择进一步还是退一步呢?

最近见两例脑肿瘤,镜下见不规则腺样和实性结构,细胞异形明显。我们不但要考虑颅内原发性肿瘤,也要注意是否转移性癌。病史提供以前分别患乳腺癌和绒毛膜癌,则应优先考虑转移性癌,然后经免疫组化证实。类似情况如肝、肺、淋巴结的肿瘤,都有原发瘤与转移癌的鉴别问题,原发癌的病史将减少病理诊断的弯路,而优先考虑转移癌。当然,为慎重起见,还是免疫组化证实一下更好。

还有,病历中年龄、部位、病史等,都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佐证或支撑作用。如内生性软骨瘤,部位、年龄对诊断都很有参考价值。月经史、妊娠史对子宫内膜的诊断也很有意义。

如果实行综合的量化的病理诊断方法,临床资料应当占10%~30%左右的权重,在不同疾病中这个比例应当有所不同。如果病理组织学标准不能完全满足诊断需要,适当的临床资料可以为病理诊断加分,即提高诊断的可靠性或准确性。临床资料可以从申请单上直接获取,可惜现在很多申请单填写得过于简单,参考价值不足。必要时可以通过联系送检医师,或者通过医院的HIS系统查阅,为明确诊断寻找有利的证据。这也是病理联系临床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