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诊断没有头绪怎么办

2013-07-19 20:25  阅读(789)  评论(6)  分类:专业

 

有时我们遇到疑难或少见的特殊病理,在反复读片后,还是拿不定主意,对诊断没有头绪。不仅年轻医生会遇到,即使是高年资者也难免犹豫不定。正好最近有一位规培医生问到这个问题,于是我总结一下个人的经验,写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一是认真读片,包括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的切片,先把基本病变搞清楚。基本病变是构成疾病的元素,一个疾病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基本病变构成,或者某种病变可见于哪些疾病,以基本病变作为诊断线索,可以比较容易获得明确诊断。如表皮内的微脓肿(Pautrier脓肿)是诊断蕈样霉菌病的重要依据,干酪样坏死和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诊断基础,囊肿壁的内衬细胞是确定囊肿类型的重要线索,等等。美国著名皮肤病理学家总结出一套皮肤病理诊断线索,就是以基本病变模式为线索的,拟另文介绍。

二是参考临床诊断。敬业的临床医生会在病理申请单上写出与标本有关的初步诊断,这对于我们的病理诊断是个很好的提示。可惜有不少医生不写诊断,或者简单地写个包块、肿块或囊肿了事。这时我们只好查阅入院记录或手术记录,看看那里有没有可以参考的信息。这在医院信息系统(HIS)很容易查到。有时也会发生临床与病理诊断大相径庭的情况,需要和临床医生及时沟通。临床诊断不能不看,但也不要全信,毕竟病理诊断的基础是镜下所见。

三是查看影像学资料,了解影像学表现,包括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形状、质地、边界、数量等信息。内镜检查的图像更能直观地显示病变状态。特别在微创手术普及,所送标本碎、少、小的情况下,影像学表现可以相当于我们对标本的肉眼检查,大体所见,对病理诊断很有帮助,不可忽视。影像学科的诊断意见虽然主要是定位,有时也有助于定性诊断。

四是查阅专著中的相关部分,进行排查。在确认基本病变以后,如果诊断还是没有头绪,不妨想想这些病变可见于哪些疾病,想不周全就查阅一下病理专著的相关内容,先看目录或标题,对记不住或不熟悉的病种再翻阅一下,这样可以大致排除某些疾病,或圈定一个诊断范围,再在可能的疾病中对号入座。甚至可以把手头病例的病变和拟诊病例的病变列出对比表,看看和那个疾病的符合程度最高,最后做出选择。

五是请教同事,特别是上级医师,或提出科室内会诊。如果经过上述努力,终于有了头绪但还没有把握,尤其是对于以前没独立诊断过的疾病,最好不要贸然诊断,先在科内讨论会诊一下,可能会充实、修正甚至更改那个初步诊断。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必要时可以提交外院会诊或远程会诊。

最后,把这些思考、讨论的内容及有关资料整理一下,记录下来,以便加深印象,总结经验,也许这篇笔记就是一篇个案报道的素材呢。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