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肿瘤的分化与分级
恶性肿瘤的分级(grading)在诸多临床病理指标中,对预后评估有很大参考价值。一般说来,肿瘤分级越高,预后越差。因此病理诊断应当对恶性肿瘤进行分级。
肿瘤的分级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来确定的。分化是指肿瘤细胞逐渐演化成熟的过程。分化程度则指肿瘤细胞与正常成熟组织的相似程度。一般说来,分化越低,即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来源组织差别越大,异形性越大,恶性程度越高。反之,分化越高,即在形态结构上越接近该组织成熟状态,异形性越小,恶性程度越低。也就是说,肿瘤的分级主要是依据肿瘤的异型表现(间变),特别是细胞核的表现来确定恶性肿瘤的级别。异形性实质就是肿瘤分化程度的形态学表现。
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在同一肿瘤中时常可以看到不同分化程度的表现。通常以分化最好的区域来确定肿瘤的组织学来源,以分化最差的区域来确定肿瘤的级别。因为这些分化最差的克隆最能代表肿瘤的本质,如异型(间变)最明显、侵袭型最强,对预后影响最大。然而,取材的充分程度与观察的详细程度,可能会影响到肿瘤分级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对异形性的辨认和理解差别,以及对诊断标准的理解差异,也会影像到分级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为了缩小这种差别,增加分级的客观性,应当简化肿瘤的分级标准,包括减少分级的级别和精简分级的指标。在鳞状细胞癌中过去常用的4级分级法已经逐渐被3级分级法所取代,在上皮内瘤变的分级中已经将3级简化为高低两个级别,并取代了更为复杂的宫颈涂片巴氏分级。细胞学的这种分级概念也值得组织学分级借鉴,使肿瘤分级简单而易于操作、科学并可以重复,这种分级标准是最理想的。
遗憾的是,肿瘤分级实在也太过复杂。不同的肿瘤有不同的分级标准,同一种肿瘤也会有不同的分级标准,这不仅影响诊断的客观性,也给学术交流带来障碍。多数肿瘤的分级参照细胞异形性和核分裂象,但在有些肿瘤中,还采用了出血坏死、包膜侵犯、增殖指数(如Ki-67等)、HER-2、ER等指标作为分级的参数。而前列腺癌完全是按腺体结构的改变分级,消化道腺癌也以腺管状结构所占比例为分级标准,肾细胞癌则以细胞核的变化来分级,乳腺癌曾有十余个分级方法。如此繁杂的分级标准有时会弄得人无所适从,又难以记忆。其实浏览一下各种肿瘤分级方案,基本上都是分为3级,分级指标大致包括结构紊乱程度、细胞异型程度、核分裂数或增殖指数、坏死范围、侵袭状况等,这些项目大致能反映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生物学行为。可惜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简化方案,那么咱们还是都按WHO肿瘤分类里的分级标准来操作吧,尽管他们也未必简便实用。
推荐阅读:来茂德主编:常见肿瘤组织学分级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