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性病变(5)——窦区模式

2019-11-14 10:43 阅读(1467) 评论(1) 分类:专业

一、窦组织细胞增生症(SH):这是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反应性病变,通常发生于肿瘤引流部位,比如近期做完乳腺癌切除手术的患者。形态学表现为扩张的淋巴窦内充满增生的组织细胞,总体来讲,组织细胞形态很温和,没有核分裂,大多情况不会误诊为恶性肿瘤。当然罕见情况下细胞可呈印戒样,需要借助免疫组化和转移性低分化腺癌相鉴别,其他需要鉴别的也主要是呈窦生长方式的疾病,比如转移性恶黑和间皮瘤,淋巴瘤主要是ALCL容易出现这种组织学形态。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性病变(5)——窦区模式

二、特殊原因引起的组织细胞扩增:和上面的组织学差不多,只是不是非特异性,而是可以找到造成窦组织细胞增生的原因。比如淋巴管造影,由于富脂造影剂的输入,组织细胞内可见大的空泡,泡沫样细胞及异物性巨细胞。其他原因还可以是关节破坏释放的物质,或硅胶假体植入物也可引起区域淋巴结肿大。外源性物质除了在淋巴窦引起组织细胞增生,还可蔓延至副皮质区,形成肉芽肿。多核巨细胞内可见黄色折光性物质,偏振光可有助于判断外源物的类型。不过个人感觉只要能区别出来外源物质,不误诊为恶性就可以了。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性病变(5)——窦区模式

Whipple‘s病(WD):这是George Whipple于1907年首先报道的一种疾病,由Tropheryma whipplei 菌引起,中年人好发,这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累犯多个脏器,通常用小肠活检做诊断,偶尔也会切检肿大的淋巴结。主要形态学特点是淋巴窦内可见大的淡染组织细胞,胞浆内含抗淀粉酶的PAS阳性镰刀形物质,如果细菌少时,PAS仅可见少许细胞出现阳性信号,重要的是要想到本病,不要漏诊。当然并非所有病例都能发现特异性改变,有些仅可见非坏死性肉芽肿,类似结节病。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性病变(5)——窦区模式

鉴别诊断包括前面讲过的淋巴管造影或分枝杆菌如胞内鸟分枝杆菌(MAI)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病变、结节病和麻风等。MAI中致病菌PAS和抗酸染色均呈阳性,但麻风抗酸染色阳性,而PAS阴性。

个人经验窦生长模式病变最不容易被误诊为淋巴瘤,当然这只是出具对诊断要求不高的一般医生来说,经验丰富的病理医生能够从形态加上必要的辅助手段判断出明确的致病原因,从而对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实话实说,本人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尚需进一步努力和学习。



来源: 轻松诊断086 

组织细胞起源疾病(17)——肿瘤性病变(IDCS)

 

我要评论

loading...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