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性病变(4)——滤泡模式
四、生发中心进行性转化(PTGC):通常表现为单个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好发于年轻男性,主要表现为在典型FH基础上出现一个或多个明显增大的滤泡,一般为2个滤泡大或更大;滤泡周围可见上皮样组织细胞。一般手术切除可治愈,偶尔可见复发。鉴别诊断主要是NLPHL,因为PTGC可以出现一些活化的较大的免疫母细胞,有些病理医生会将它认作变异型RS细胞,但NLPHL通常淋巴结结构完全破坏,见不到FH的背景。
套区增生(MZH):形态学表现为围绕增生或萎缩GC的套区有所扩张。说到MZH,肯定会想到MCL,但MCL即使是套区排列模式也是累犯淋巴结的大部分结构,而MZH尽管也叫增生,但通常仅限于皮质或部分滤泡,很少引起明显的淋巴结肿大,当然最客观的鉴别还是组化CyclinD1染色,所以遇到形态学套区增生的病例一般都会加做个CyclinD1,如果阴性就报反应性增生而基本没诊断过MZH。至于原位MCL,则是形态上通常保留淋巴结正常结构,没有套区扩张而仅仅是套区内层CyclinD1阳性,所以更容易被认为是正常淋巴结而非套区增生。其他的鉴别诊断还有CD-HV,MZH缺乏CD-HV的滤泡间区血管的增生。无Ig基因重排可排除MZL。
五、分枝杆菌性梭形细胞假瘤(MP):这是一种形态学表现为梭形细胞增生的病变,常见于HIV患者,该病累犯淋巴结罕见但可见于其他部位如皮肤。尽管也可呈结节状,但由于细胞形态呈梭形,排列为旋涡状,再加上细胞表达CD68,抗酸染色可显示分枝杆菌,不会和上面几种以淋巴滤泡增生为主的疾病相混淆。实话实说,个人日常工作中即便是看到上述组织形态,也从未想到过该病,可能与接诊病人HIV阳性患者少有关。倒是会首先想到FDC肿瘤,二者形态有相似的地方,可以加做CD21/CD23。由于是HIV病人,临床医生会考虑Kaposi’s肉瘤,但CD31/CD34阳性可与MP鉴别。
总之,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滤泡增生排除了FL诊断FH;在滤泡增生基础上伴有滤泡间区较多的浆细胞时,要考虑免疫相关的淋巴结炎如RA,如果再加上被膜增厚及血管内膜炎要想到如梅毒;FH增生基础上出现突兀的大滤泡,为PTGC;滤泡不是增生而是萎缩要考虑CD,HV型间质血管增生明显,而浆细胞占明显优势则考虑PC型;至于MZH和MP,个人感觉是存在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少遇到或基本没诊过。当然这里所说的简单是指形态再加上免疫组化基本不会误诊为淋巴瘤,而并不是对疾病的本质能够直接作出诊断,比如仅从形态学很难一下判断出是风湿、梅毒还是艾滋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需要借助病史、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测等才能最终诊断,对病理医生来说只要知道这些疾病,建议做相关检查就可以了。
来源: 轻松诊断086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