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组织细胞起源疾病(15)——肿瘤性病变(IDCS)

2019-02-18 11:08 阅读(696) 评论(0) 分类:专业

原创:刘芳 

今天再介绍一种新的组织细胞肿瘤——交指状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IDCS )。

正常情况下,交指状树突细胞位于淋巴结副皮质区,构成T区的网络支架,那么起源于这些细胞的肿瘤称为交指状网状细胞肿瘤/肉瘤(IDCS)。

流行病学 :IDCS 罕见,年龄范围宽泛,多见于成人和青少年。男性略多于女性,但因病例太少,性别差异评估意义不大。

病因 :尽管患者伴发低级别B细胞增殖性病变或T细胞淋巴瘤的病例偶有报道,但目前并未发现特定发病因素。

临床特点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症状肿块。一些患者会出现乏力、发热、盗汗等症状。患者可出现孤立性淋巴结肿大或累及结外部位。较常见累及的淋巴结多为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在皮肤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广泛的丘疹或斑块,亦偶见原发脾脏的病例报道,此外软组织、小肠、肝、肾、肺等部位也可出现IDCS。一小部分IDCS患者合并其他造血系统肿瘤,包括蕈样霉菌病,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大多是T细胞来源),CLL/SLL;还有一小部分IDCS患者伴发其他实体肿瘤,多为乳腺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

大体所见 :肿瘤一般1-6cm,分叶状,切面质韧,灰黄。出血、坏死可见。

组织细胞起源疾病(15)——肿瘤性病变(IDCS)

图1.淋巴结内交指状树突细胞肉瘤(IDCS)。肿瘤呈模糊结节状,质地中等,切面灰黄。

形态学  :淋巴结结构部分或完全破坏,IDCS的一般组织学表现为淋巴结副皮质区增殖性病变,排列成模糊的束状(有时呈席纹状或漩涡状)结构。有时并不形成特征性束状排列方式,而只是观察到弥漫成片的梭形或圆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异型性可以从轻微到很明显。曾有一例报道,初检时瘤细胞为梭形细胞组成,复发后瘤细胞呈现显著多形性,而原有梭形特征不再明显。低倍镜下常见残存的淋巴滤泡以及小淋巴细胞,后者散在分布于整个肿瘤内。浆细胞与瘤细胞混杂存在。坏死少见,当罕见病例出现明显核异型性时,可见较大凝固性坏死病灶。肿瘤细胞核可以圆形、卵圆形到明显梭形。核染色质淡染,常呈空泡状,有单个中等大核仁,细胞核可见轻微皱褶,偶见核沟,罕见细胞质陷入核内形成假包含体。瘤细胞胞浆丰富,略嗜酸,界限常不清晰。

组织细胞起源疾病(15)——肿瘤性病变(IDCS)

图2 淋巴结内IDCS。显示肿瘤主要在淋巴结副皮质区生长(A),病变内小淋巴细胞弥散分布(B)。

组织细胞起源疾病(15)——肿瘤性病变(IDCS)

图3.淋巴结内IDCS。显示肿瘤取代部分淋巴结结构。肿瘤具有梭形和上皮样区域,似乎占据一些淋巴滤泡(箭头所示,A),这个区域瘤细胞呈梭形,形成束状,漩涡状外观(B)。另外一个区域。瘤细胞上皮样,具有丰富淡染或嗜酸性胞浆,可见不典型核分裂像(白色箭头,C)。累及颈部脂肪组织的IDCS(D)。

组织细胞起源疾病(15)——肿瘤性病变(IDCS)

图4.交指状树突细胞肉瘤(IDCS)。低倍镜显示残存的反应性淋巴滤泡,与肿瘤细胞界限清晰(A)。高倍镜显示大量梭形细胞和卵圆形胖细胞伴空泡状染色质,具有中等大小的核仁(B)。淋巴结内IDCS显示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具有明显核异型性和丰富的嗜酸性胞浆,核分裂像易见(箭头所示)(C)。累及脂肪组织的IDCS。瘤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核折叠。嗜血现象易见(箭头所示)(D)。

分级  :不同病例之间细胞核异型性程度不同。核分裂像一般较低(<5/10HPF)。细胞核分级似乎与临床预后无关。

来源:轻松诊断086

组织细胞起源疾病(15)——肿瘤性病变(IDCS)

 

我要评论

loading...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