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DLBCL(4)
DLBCL不仅临床表现不同,组织形态亦可相差甚远,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方面的内容。作为病理医生,看到什么形态会想到DLBCL呢?我的经验是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没有什么特殊的排列方式而呈弥漫分布就会想到淋巴瘤,如果细胞再比较大,第一个诊断就会是DLBCL。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常见组织学形态:
(1)中心母细胞(CB)型:细胞形态和3级FL相同,细胞特点在讲生发中心正常组成时说过,故不赘述,如果忘了可以复习一下。DLBCL中这种形态最为多见。
(2)免疫母细胞(IB)型:染色质疏松,细胞可见一个明显的居中的大核仁,胞浆比CB要丰富,进一步分化可呈浆母细胞样,即核偏位可见核周空晕。这种形态的细胞要占到90%以上才能称为IB亚型。否则还是划归CB型。CB形态更多见于nonGCB亚型。
上述两种类型形态不同,比较容易判断,但日常诊断中,还是可见到难以区分的介于两者之间的杂合性形态。
(3)间变细胞(AP)型:细胞非常大,怪异多形的细胞核,可见锯齿或皱褶,通常可见多个核,胞浆丰富。
除却上述三种常见亚型外,DLBCL还可出现其他的罕见形态:
(1)细胞呈中等大:即传说中的小无裂细胞,和伯基特淋巴瘤相似,但免疫组化又不支持,故仍划分在DLBCL。
(2)多形分叶状:细胞体积大并呈多角状,有核裂,所以常常掩盖小核仁。也就是原先所说的大核裂细胞。
(3)富于粘液样间质:片状、条索或单个瘤细胞悬浮在富于粘液样的基质中,易与各种粘液性肉瘤混淆。
(4)梭形细胞型:本身呈梭形或由于胶原丰富而变形,易出现于皮肤。须与梭形细胞肉瘤、癌和促纤维增生性恶黑鉴别。
(5)伴有明显硬化:多见于纵膈和腹膜后。肿瘤细胞陷于不规则的硬化条带之间,故瘤细胞胞浆收缩或呈人工挤压样。
(6)透明细胞样:胞浆空亮透明。
除此之外,DLBCL还可呈印戒细胞样,排列呈菊形团样,或伴有较多的组织细胞。
上面说了这么多,临床医生可能早就不耐烦了,其实我这里真正想说的是DLBCL尽管是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但它又可呈现各种各样的组织学形态,并不是病理医生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一份没有任何免疫组化的DLBCL病理报告会有很大误诊的可能。那么作为病理医生记住这些形态变异型,会在日常工作中减少淋巴瘤的漏诊。
【来源:轻松诊断086 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