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再谈“上皮来源的惰性病变”

2019-09-15 17:23  阅读(760)  评论(0)  分类:专业

      上皮来源的惰性病变(IDLE)和惰性癌(indolent cancer)是近年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惰性癌是一种客观存在,尤其在早期发现的肿瘤中,其比例较高。如乳腺癌筛查早期发现率可高达80%,老年男性死者中70%存在着隐匿性前列腺癌。美国 NCI 的专家们倡议“更改癌症相关术语”,包括使用“上皮起源的惰性病变”。他们认为,通过更改术语可能会让患者更愿意接受观察而不是治疗,或可减少过度诊疗的发生。但是,由于肿瘤的异质性,仅通过更改术语还不能明确区分哪些癌症或那些病例不会继续发展为侵袭性癌。

      惰性癌是指诊断名称上含有癌的上皮来源的惰性病变,俗称懒癌,多见于甲状腺、乳腺、前列腺、肺等组织的腺癌及原位腺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此外,黏液样胃癌、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I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等,临床经过亦多为“上皮起源的惰性病变”。

      临床所谓惰性癌在病理上通常为微小癌或隐匿性癌,即在病理形态上符合癌的诊断标准,但体积微小,通常直径小于1cm,生长缓慢,临床上无相关症状,常在肿瘤筛查、体检甚至尸检中发现,未见转移,亦非致死原因。病理检查越细致,可能发现的微小癌巢越多。

      虽然在流行病学方面,惰性癌进展缓慢,死亡率很低。但就具体病例来说,如将微小的癌灶判为惰性癌而放弃治疗,也可能姑息养奸,延误病情,引起不良后果。这是病理和临床医师都比较纠结的问题。对于已经发现的微灶性占位性病变,特别是病变处于良恶难定、预后难测的灰色地带,或者属于惰性癌的特定类型,谁又知道它那一天或活跃起来,发生侵袭或转移呢?

      好在病理诊断并不使用惰性癌作为诊断名称,而是按照病理形态诊断,如甲状腺微小(或隐匿性)乳头状癌,说明其大小及浸润情况,并不会误导治疗。但是我们对于惰性癌的概念和类型应当有所了解,以便与临床沟通,使临床医生转变观念并且认识其潜在的风险,有助于避免因筛查出这些“上皮来源的惰性病变”(“惰性癌”)而导致的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有兴趣和条件的同仁也可对其发生机制、病理特征与诊断标准,与浸润性癌的鉴别进行深入的研究。但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多学科专家们一起探讨如何系统定义病变的名称,才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并接受;需要汇总更多的患者资料,开展更多的相关研究包括长期随访,才能明确哪些病变在哪种情况下不太可能演变为癌症。

      笔者以为,临床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微小结节状病灶,特别是甲状腺、前列腺、乳腺和肺组织内的小结节,应当首先做局部切除或穿刺活检,通过病理检查获得明确的诊断。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具体病例具体分析,进一步评价其进展趋势,选择适当的个性化处理方式(扩大手术范围,还是密切观察随访)。目前在病理诊断中还不宜推广使用这个概念。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