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评价

2013-01-20 10:18  阅读(1167)  评论(2)  分类:专业

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的临床和病理学表现已经广为知晓,其免疫表型也相对稳定(CD117, DOG1, CD34, Vimentin,Nestin),诊断并不困难。但是GIST的生物学行为从良性到高度恶性,显示较为广泛的病变谱。对于其生物学行为的评价概念与标准也一再变动,从良恶性的区分、到恶性潜能的评价,再到危险度的评定,成为病理诊断中的一个困惑。

在GIST刚被认识时,一般按常规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在WHO组织编著的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第3版)中,判断其良恶性主要依据肿瘤大小和核分裂象多少。肿瘤直径<5㎝,一般视为良性;直径>5㎝,核分裂象>5/50HPF(标准不一)视为低度恶性;直径>5㎝,核分裂象<5/50HPF为不确定恶性潜能;直径>10㎝则为恶性。此标准被刘彤华等多位专家的著作引用。但是,即使是直径1-2㎝的小肿瘤,细胞形态温和,也可以发生转移,即形态良性者生物学行为也可为恶性。因此有专家强调要避免将任何GIST明确称为良性。

后来,Flecter等提出GIST生物学行为危险度预测的方案,主要指标也是肿瘤大小和核分裂象多少。肿瘤直径<2㎝,核分裂象<5/50HPF,为非常低度危险;直径2-5㎝,核分裂象≤5/50HPF为低度危险;如直径≤5㎝,但核分裂象为6-10/50HPF, 或直径5-10㎝,核分裂象≤5/50HPF,为中度危险;直径>5㎝,核分裂象≥5/50HPF, 或直径>10㎝,不论核分裂象多少,或不论肿瘤大小,核分裂象>10/50HPF均为高度危险。此标准可用于任何部位的GIST。(回允中译,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Miettinen等提出评价胃GIST恶性潜能的推荐标准: 肿瘤直径<2㎝,核分裂象<5/50HPF为良性;直径2-10㎝,核分裂象<5/50HPF为可能良性;如直径<2㎝,而核分裂象>/50HPF, 为不确定或可能低度恶性;直径>5㎝,核分裂象≥5/50HPF, 可能高度恶性。(回允中译,胃肠道病理学,第3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目前多数作者倾向将GIST恶性指标分为2组。肯定恶性的指标为①肿瘤发生转移,②浸润至邻近脏器,③大肠GIST侵犯肌层。潜在恶性指标为①胃GIST直径>5.5㎝,肠道>4㎝,②细胞核异型性明显,③细胞异常丰富,④核分裂象>5/50HPF(胃)或≥1/50HPF(肠), ⑤出现坏死,⑥小上皮样细胞呈巢状和腺泡状排列。不具备上述指标者为良性,如表现为一项潜在恶性指标为交界性或潜在恶性,如有一项肯定恶性指标,或多项潜在恶性指标则为恶性。(吕翔等主编,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江苏科技出版社,2008)。此外,也有作者把DNA非整倍性,Ki-67,固有膜浸润,间质变化等,列入参考指标。

在第4版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对GIST的危险度分级采用了AFIP的预后分期标准,肿瘤大小及核分裂象仍是预后评价和TNM分期的基本指标。粗略地说,肿瘤直径<5㎝,核分裂象≤5/50HPF(即低分裂指数)大致为良性,反之大致为恶性,详见该书相关表格。

诸位,你对GIST的生物学行为是怎样评价的?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