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WHO肿瘤组织学分类回顾

2012-07-06 20:48  阅读(1898)  评论(1)  分类:专业

 

WHO肿瘤组织学分类回顾

   20世纪60-70年代,WHO组织国际知名的肿瘤学家和病理学家,编写了一套国际性肿瘤组织学分类,按系统分册出版,推进了肿瘤病理学诊断的标准化。当年曾有浙江医科大学组织编译,合编为一册,内部发行,供病理诊断参考。笔者当年刚开始从事病理诊断,便经常翻阅这套肿瘤组织学分类。

       20世纪80-90年代,WHO组织4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病理学专家通力合作,修定了WHO分类方案,我国有6位病理学家参加了7个分册的工作。第2版WHO肿瘤组织学分类从1981年陆续发表,共24个分册。《诊断病理学杂志》于2001年组织编译了这一套分类,仍为内部发行,成为我们病理诊断的案头常用参考书。

       进入21世纪以来,WHO 再次组织专家修订第2版肿瘤组织学分类,并增加了遗传学分类内容,于是第3版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各个分册亦陆续由设在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出版。国内三家病理学杂志闻风而动,迅速组织翻译发表并加以评介。《中华病理学杂志》曾将该刊发表的评介文章汇编成专辑发行(2003年)。《诊断病理学杂志》也再次组织编译,分册出版,内部发行。可能因为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人民卫生出版社购买了中文出版权,分10个分册,正式出版,为肿瘤病理学诊断及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参考资料。这是迄今发行最广泛的一套WHO肿瘤组织学分类。

       WHO 组织编写该分类的目的主要是:①主要用于病理学家的常规诊断工作;②规范和统一诊断术语,便于各国病理学家的互相交流;③指导临床判断肿瘤的预后和治疗。该分类的原则和特点是:①主要根据肿瘤的形态特征、肿瘤细胞的表现和生长方式而命名,并兼顾了某些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血浆中肿瘤标记物的特征。②以光镜下肿瘤组织学特点为基础,适当增加电镜、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中具有诊断价值的新内容。③力求具体、准确而又简洁概括地描述病变的主要形态特点。④有些肿瘤增加了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预后信息等,扩大了适用范围,也可供有关临床医师参考。⑤各个版本的分类保持了原分类的连续性,基本框架没有改变,传统的名词一般予以保留,并列出被广泛使用的同义词。⑥每项疾病名称后加上了ICD-O(国际肿瘤疾病分类)和SNOMED(系统化医学术语)的编码,更加规范化。

   2007年以来,第4版WHO肿瘤肿瘤组织学分类陆续问世,并在命名上删去了遗传学字眼(仍包含遗传学内容)。目前已经发表淋巴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删除了外周神经系统肿瘤)、消化系统、乳腺肿瘤(与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开)4个分册(英文原版),内容及图片均比第3版有所增加,如消化系统增加了1/3的内容,100页版面。国内病理学杂志上已经有多篇评价介绍以及分类表,图文并茂的中文版本已陆续出版,内部发行。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