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刍议病理学图片的应用

2025-03-23 10:32  阅读(17)  评论(0)  分类:专业

       病理学图片有很多用处,最简单也最常用的就是用于图文报告和病理会诊,其次是用于学术交流(比如制作 PPT)和论文写作(病理论文常常需要插图)。再次,如果有必要,汇集图片,分类存档,还可以用来编辑图谱,或者饲喂人工智能设备,为病理诊断做出新的贡献!

1.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病理图文报告通常配备两到四幅图片,包括大体和镜下,常规和特染等典型图片。虽然病人和临床医师看不懂,但在同行眼里,却可以根据图片来评估诊断的可靠性,医师的严谨性。特别是网上会诊时,病理图片的质量和数量会直接影响对方的判断。京城有位资深病理学家自称拒绝网上会诊,只看病理切片,大概是心存顾虑的。

顺便说一下,在我的三个感染病理学微信群里,几乎天天都能看到病理同仁上传的会诊图片,多数图片直接采自显微镜图像,比较清晰真实。但也有少数同仁,随手从电脑屏幕或病理报告上翻拍几张照片,传上来会诊,但看起来很难判断。因此提醒群友们注重图片质量!

 2.在病理学术中的应用  病理图片在学术报告、专业论文和病理学专著(尤其是图谱)中是必不可缺的,且对图片的质量要求更高。有人说,一段描述,不如一张图片,此言有理。比如花费几十字描述的病毒核内包涵体,如果附有一张相应的图片,真是锦上添花,令人印象深刻。作为病理医师,对于图像的记忆和分析,是必备的基本功。常见病可以通过大量读片,记忆大量病理图像,用于诊断;但对于少见或自己不熟悉的疾病,大脑内缺乏相关知识和图像的储备,这时就需要参考专著或图谱,看图识病,按图索骥。这时,病理学图谱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其实现在流行的人工智能不也是通过大量饲喂文献和图像进行深度学习,才能通过特定程序进行辨识和诊断的吗?换句话说,编制病理图谱或图库也可供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现在有WSI,更为病理图片的存储和图库的建立乃至人工智能诊断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病理专著讲究图文并茂,病理图谱更是图茂于文。每一部图文并茂的彩色病理学图谱都是编著专家的辛勤劳动成果,也是病理医师学习和诊断必备的指南。据我观察,病理学图谱按图文比例和内容结构,大致有2种类型:①以文字内容为纲,阐述每种疾病或病变,以图片配合文字内容;②以图片为纲,结合图片简述相关内容。这些年国内病理学家自编和翻译的图谱不少,理想的图谱应当以图取胜,图片多,质量好,品种全。文字说明方面,未必全部依附于图片,我更喜欢以文字为纲,以图配文,图片解说可以相对简略。

采集图片的目的在于应用,在采集图像的同时,也要注意个人病理图库的建设,如按病变类型或按病种(病例)进行分类编制文件夹,分类保存备用,日积月累,必有成效。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