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Langhans 巨细胞与 Langerhans 细胞
在病理学领域中有两个词常被混淆,一不小心就会用错、读错和写错。这两个词就是朗汉斯巨细胞(Langhans giant cell)和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anghans和Langerhans原本是两个人名,只差er两个字母。对于Langerhans cell和Langhans giant cell的中文翻译,不同书籍或不同作者的翻译不同。Langerhans cell被译为朗格汉斯细胞,也译作郎格罕细胞、朗格罕氏细胞等。而Langhans giant cell被译为朗汉斯巨细胞,也译作郎罕氏巨细胞、郎罕巨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等。为避免混乱,还是直接使用外文名称或加注外文名称为好。
Langhans巨细胞出现于结核病及其他一些肉芽肿性病变中,属于巨噬细胞的变异形态,由上皮样组织细胞(巨噬细胞)融合而成,常见于干酪样坏死周围,上皮样细胞之间,提示结核病及其他分枝杆菌病、梅毒、结节病和深部真菌感染等,但在结核病中最为常见和典型。Langhans巨细胞的特征是多个细胞核在巨细胞胞质内排列成马蹄铁形或环状,靠近胞膜;而异物巨细胞的细胞核数量多且排列杂乱。德国病理学家Theodor Langhans(1839.9.28-1915.10.22)首先发现了结核性肉芽肿性中这种颇具特征的多核巨细胞,后来被命名为Langhans巨细胞,作为纪念。据说与他名字有关的另一个术语是Langhans细胞层,是指胎盘绒毛的细胞滋养层,有待查证。
另一位德国病理学家、生理学家Paul Langerhans(1847.7.25—1888.7.20)用氯化金染人类皮肤组织切片时,发现表皮棘细胞层内有一种树突状细胞,当年他称之为“人类皮肤里的神经”,认为这些有突起的细胞类似于神经原。后人称之为Langerhans细胞以示纪念。电镜检查发现这些细胞胞质内含杆状的伯贝克颗粒(Birbeck granule),为中等电子密度,其一端或中部可有电子透明的膨大。 Langerhans细胞也可出现于消化管的复层扁平细胞等处,具有抗原提呈作用,可捕获皮肤黏膜中的抗原物质,处理后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提呈给淋巴细胞。伯贝克颗粒参与抗原的处理,对癌变细胞也有监视作用。在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旧称嗜酸性肉芽肿)中可见Langerhans细胞增生。在光镜下HE染色的Langerhans细胞呈圆形,胞质丰富淡嗜酸性,核深染,有核沟,小核仁明显。病灶中常有显著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用ATP酶染色可显示其树枝状突起。免疫组化标记可用S-100蛋白、CD1a、Langerin显示。Langerhans在柏林病理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时还在胰腺中发现了—种能够产生胰岛素的细胞簇,为大小不等和形状不定的细胞团,散布在胰腺的各处,称为胰岛pancreatic islets (langerhans),其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也统称Langerhans细胞。
病理著作中使用外国人名命名的细胞、病变、综合征、疾病等还有许多。其译名及含义尚不够统一,容易混淆或误解。这两个词只是一个例子。以后如有余力再进一步探讨。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