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非特指型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efinition:
EBV阳性DLBCL,NOS(EBV-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是EBV阳性的克隆
性B细胞淋巴瘤。不包括淋巴瘤样肉芽肿、有急性或近期EBV感染迹象的病例、EBV阳性的其他明确的淋巴瘤(如浆母细胞淋巴
瘤、与慢性炎症相关的DLBCL),和EBV阳性的皮肤黏膜溃疡。这种疾病以前被认为是老年人EBV阳性DLBCL,虽然这种疾病好
发年龄>50岁,但它的年龄范围广。增加了NOS标记,以强调排除更特殊类型的EBV阳性淋巴瘤。尽管许多病例有独特的组织学
表现,但所有病例都需要常规的EBV检测来鉴别。临床结果不一(The clinical outcome is variable)。
ICD-O code:
9680/3
Synonyms:
EBV-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of the elderly;
senile EBV associated B-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age-related EBV-positiv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Epidemiology:
EBV阳性DLBCL在亚洲和拉丁美洲患者中占DLBCL的5%-15%,在西方患者中占<5%,无明显的免疫缺陷倾向。大多数为50岁以上
的患者,高峰年龄80岁。偶尔发生于年轻人,30岁为第二个较小的高峰。EBV阳性DLBCL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2~
3.6:1。
Etiology:
老年患者中EBV阳性DLBCL的发生率增加被认为与免疫抑制(immunosenescence)有关。免疫微环境的改变在任何年龄患者中
都可能起作用。
Localization:
可累及淋巴结或淋巴结外的部位。最常见的结外部位是肺和胃肠道。在年轻患者(年龄<45岁)中,该病主要发生于淋巴结,
只有约10%的病例表现为淋巴结外受累。大约5~10%的患者既有淋巴结又有淋巴结外侵犯。
Clinical features:
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半数以上的患者有高或中高等的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大多数患者在血清或全血中可检测到EBV-
DNA,但在EBV阴性DLBCL患者中也可以检测到EBV-DNA。
Microscopy:
组织学特征与其他EBV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有重叠,包括EBV阳性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肿瘤通常由数量不等的大转化
细胞/免疫母细胞和霍奇金/Reed-Sternberg样细胞组成。反应性细胞多少不等,包括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和上皮
样细胞。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丰富时可能类似于富含T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在一些研究中也被称为多形性模式
(polymorphic pattern)。这是年轻患者最常见的pattern。其他病例更为单一(more monomorphic),如果没有辅助检
查,可能很难与EBV阴性DLBCL相鉴别。可见大面积的地图样坏死和血管侵犯,但并不总是存在。
Immunophenotype:
肿瘤细胞通常表达pan-B细胞抗原CD19、CD20、CD22、CD79a和PAX5,并具有活化B细胞免疫表型(IRF4/MUM1阳性,CD10阴
性,BCL6常阴性)。CD30常呈阳性,CD15有时同时表达,但常缺乏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其他免疫表型特征。EBNA2和LMP1分
别在7~36%和>90%的病例中表达,表明EBV为III型和(更常见的)II型潜伏感染。肿瘤细胞常表达PDL1和PDL2。EBER原位杂
交是诊断EBV阳性DLBCL、NOS的必备方法,显示80%以上的非典型细胞呈阳性。EBV阴性B细胞或T细胞淋巴瘤中,少量EBER阳性
细胞可能是瘤细胞旁的B细胞。
Postulated normal counterpart:
EBV转化的成熟B细胞
Genetic profile:
通常可以检测到IG基因和EBV的克隆性,有助于鉴别反应性增生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一些病例中可以看到限制性/克
隆性T细胞受体反应,但也可能存在于其他EBV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G易位不常见(约15%的
病例可见)。IGH/MYC易位或变异的存在提示诊断为浆母细胞淋巴瘤。无常见于活化B细胞型DLBCL中的CD79B、CARD11和MYD88
突变。染色体9p24.1获得可能有助于PDL1和PDL2的表达增加。基因表达谱显示JAK/STAT和NF-kappa B通路的激活。
Prognosis and predictive factors:
年龄45岁为cut-off值时,老年人和青年人EBV阳性DLBCL的预后有显著差异(P < 0.0001)。该病具有侵袭性,即使用利妥昔
单抗免疫化疗治疗,中老年人的中位生存期约为2年,但年轻患者的预后良好,长期完全缓解率>80%。年轻患者中组织形态为
T细胞/组织细胞大B细胞淋巴瘤样或多形性时的预后比单一形态者好。CD30和EBNA2阳性者可能预后不良。在老年患者中,B症
状和年龄>70岁似乎是不利的预后因素。没有、有一个或两个这些因素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56、25和9个月。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