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人体内流动的组织
人体内流动的组织
造血系统组织1、血液
骨髓是造血系统的器官,血液是造血系统的组织。还有曾经为造血作出贡献的肝脏、脾脏等器官。血液又是在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的结缔组织,它有四大功能:运输、保护、交流和保持体温。1、血液将氧气和营养运送至身体各处,并带走代谢废物。2、血液保护血管,凝结伤口。并带着白细胞杀死微生物。3、血液通过激素等化学信息与身体各器官交流,调节生命活动。4、血液通过输入输出循环来保持人体正常体温。
血液:成人血液量约5升,占体重的7%左右。血液属于液体结缔组织。血液的组成:由血浆占55%、红细胞占40%、血小板约占4.9%、白细胞约占0.1%构成。血浆:淡黄色液体,约90%的水,其余是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酶、激素、糖、脂类、维生素、无机盐等代谢产物。除去纤维蛋白原,形成淡黄色透明液体,称血清。血象:指血液中各种成分和数量变化的现象,通过检查,可以了解人体生理状况,作诊断疾病的辅助手段。
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7微米,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充满血红蛋白,具有结合与运输氧和二氧化氮的功能。平均寿命约120天。体内每天约有1/120红细胞被破坏,6.25克血红蛋白分解,同时又有相应量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生成,以保持动态平衡。红细胞的生理性破坏主要是由于衰老所致。衰老的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可变成球形,约10%在血管内破坏,但绝大部分在血管外破坏。衰老而变形性小的红细胞在脾循环中被阻留并被单核巨噬细胞所吞噬。肝脏也是破坏衰老红细胞的重要场所之一。其它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也有清除异常红细胞的能力,但效率较小。血型:一般是指红细胞上存在的特异抗原的类型。常见分为A、B、O、AB型,汉族人中99%以上为Rh阳性;Rh阴性者被俗称为熊猫血。
白细胞:直径约12微米。寿命数小时或数天。具有运动能力,有吞噬功能,它发挥机体的防御、抗感染和免疫作用,几乎都在血管外进行。细胞质内有特殊颗粒,也称粒细胞。可分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后即进入血液中,在循环中停留时间短,然后进入组织内,可停留4-5天。急性炎症时,中性粒细胞杀死细菌后,同归于尽,死亡的白细胞,称脓细胞,可随坏死组织排出体外。另两种粒细胞与过敏性炎症、寄生虫性炎症等免疫功能密切关系。
血小板:是从骨髓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胞质,约3微米大小,参与止血和凝血,维持血管完整。血小板的寿命约10天,衰老的血小板为单核巨噬系统所清除。血小板与粒细胞不同,在骨髓中并无储备,如血小板被大量破坏,则恢复较慢,至少3-5天开始能恢复正常,这正是巨核细胞成熟至产生血小板所需要的时间。临床医生用抗凝药时一定要考虑这一点。防止滥用阿斯匹林和银杏叶片。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后立即进入循环,在血流中2-3天,以后进入组织成为巨噬细胞。它们形态结构不十分一样,称呼不一样,但功能相同。能伸出伪足,行阿米巴运动,吞噬,消化,清除异物、细菌和体内及将衰老死亡的细胞。它们是机体防御反应的战士,这些战士组成了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也称巨噬细胞系统或称网状内皮系统。
淋巴细胞:血液中80%以上属于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能合成免疫球蛋白,完成体液性免疫。NK细胞称为天然杀伤细胞。淋巴细胞可分为短寿及长寿两群,前者存活4-5天,后者经数月或数年,并未分裂而存活。二者功能上的意义还不清楚。淋巴细胞可在静脉-淋巴间进行循环,在其寿期内可往返循环达数百次之多。组织内如有淋巴细胞浸润,被称为慢性炎症,其实也与免疫有关。
造血系统在《人体解剖学》教材中没有提到,认为是属于组织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中不认为是系统,放入组织学“血液”内论述。搞解剖学的,不会看显微镜;搞组织学的不会解剖。只有搞病理学的能看显微镜,又能动刀解剖。但病理科工作侧重于临床,不会去顾及基础研究,当我退休后,才考虑去解决“解剖-组织”的系统整合问题。呼吁病理界重视基础研究,真正做好“桥梁”的工作。1524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