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性病变(13)——弥漫生长模式
这类疾病尽管本质属于良性,但由于淋巴结结构常常几乎完全破坏,并可见到异型的体积较大的免疫母细胞,有时形态学很像大细胞淋巴瘤或霍奇金淋巴瘤,故而与前面讲过的三类疾病相比,最容易误诊为淋巴瘤。这类疾病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方法来区分良恶性。
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本人对这个疾病病名并不陌生,记得从业之初,淋巴结病变当然一点也不会看,经常会有外出会诊病例回报IM,但可能是当时不会的东西太多,从未潜下心研究一下该病的特点及诊断标准,所以对该病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字面上,从未像现在这样将它和淋巴瘤紧紧联系起来,并深深体会到它和淋巴瘤如此相似。
IM由EBV感染所致,常常出现扁桃体或淋巴结肿大;尽管老年人也可患病,但更多见的人群是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主要症状是咽喉痛、发热、短期内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脾大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如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出现异嗜性抗体等。通常临床上就可诊断,但一旦由于缓解气道阻塞,需要外科手术切除扁桃体或颈部淋巴结,就为病理医生送上了一个‘大陷阱’。
不同阶段病程送检标本组织学也不同:早期表现为FH伴有单核样B细胞聚集,与弓形虫性淋巴结炎相似;随后,以副皮质区增生为主要形态学特点,在小-中等大淋巴/浆细胞背景中出现大的免疫母细胞,甚至出现‘RS’样细胞,呈现‘点彩/斑驳样’低倍观,这时尽管淋巴结或扁桃体结构扭曲,但还没有完全破坏(这点对区分反应性和肿瘤性病变非常重要!);与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的是各种细胞与免疫母细胞混杂,高内皮静脉明显,而且常见单细胞坏死,窦扩张,内可见单核样B细胞、小淋巴细胞和免疫母细胞。
免疫组化显示B、T免疫母细胞混杂,通常B免疫母细胞(包括RS样细胞)占优势,可表达CD30,但CD15阴性。CD8+细胞通常多于CD4+细胞,副皮质区可见大量细胞EBER阳性,但通常不出现在GC,急性IM中EBNA2亦呈阳性,尽管HE切片中可能不典型,但CD21可显示扭曲但仍存在的FDC网。
最重要的鉴别诊断包括大B和CHL,,个人经验是当遇到年轻患者急性起病,如果扁桃体或颈部淋巴结的标本形态学看上去特别像大细胞淋巴瘤或者CHL时,要仔细观察是否可见到部分正常结构残存,是否存在地图样坏死,是否EBER阳性细胞不仅有大的RS样细胞,还有一些小的细胞也呈阳性,这些特点都支持反应性病变,另外常需加做IG或TCR基因重排辅助诊断,不要仅凭HE形态就贸然发一份淋巴瘤报告。
还要注意和CMV和Herps疱疹感染相鉴别,这些疾病有时也可和IM很相像,病毒包涵体和免疫组化检测出病毒蛋白有助于鉴别(后面叙述)。
来源: 轻松诊断086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