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DLBCL(8)

2017-01-23 11:22 阅读(1390) 评论(0) 分类:专业

4.四种和部位有关:该项下所包括的类型就是发生于特殊部位的DLBCL,当然仅仅是部位不能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亚型,它通常还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1)原发中枢神经系统LBCL(CNS LBCL):个人感觉形态和一般DLBCL没啥区别,只是除CNS外没发现他处病变。多为nonGCB亚型。

(2)原发纵膈胸腺LBCL(PMLBCL):目前认为该肿瘤起源于胸腺髓质中的B细胞,临床表现为前纵膈占位。多为年轻成人,以女性居多,通常预后较好。形态学上以DLBCL的罕见形态居多,瘤细胞弥漫分布,核圆形或多叶状,胞浆丰富,并常常透明;有时以梭形细胞为主,特别是穿刺标本(如图);间质硬化常见,增生的纤细胶原纤维或粗大的胶原将瘤细胞包绕分隔,看上去与精原细胞瘤相似。特别需注意的是有时可累及锁上淋巴结,会非常像一个转移性肿瘤。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DLBCL(8)

除上述形态学特点外,大家特别是临床医生可能更关心PMLBCL和DLBCL-nos有无客观性指标可以将二者区分,我只能说临床信息很重要,尽管PMLBCL复发时以肾,中枢神经系统,肾上腺等结外部位为主,但首发症状以纵膈占位为主要表现。当然PMLBCL有一些特殊的免疫组化特点:CD23+但CD21-;CD30阳性率高达70%;MAL、CD200、TNFAIP2和PD-L2等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DLBCL-nos。

(3)原发皮肤LBCL,腿型:占皮肤原发淋巴瘤的4%,占皮肤B-NHL的20%,多见老年,名字提示病变好发于下肢皮肤,当然并不局限于下肢。

个人经验该类型还是比较好诊断的,通常皮下可见CB/IB细胞弥漫浸润,一看切片就让人想到DLBCL的那种形态,再加上组化CD20+,Ki67大多高于70%就可诊断了。通常不侵犯表皮,皮下脂肪常常受累。Bcl2大多强阳性,而且也多为nonGCB亚型。主要鉴别是原发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和DLBCL继发皮肤受累。不良因素主要有多发,CCKN2A失活以及MYD88L256P突变等。是否有人记得以前我们说过MYD88L256P突变是LPL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没错,但一些DLBCL亦可出现,这就是我再三强调的不要认为高大上的新技术能代替病理形态学,HE切片镜下功夫是病理医生永远的本钱。

(4)血管内LBCL(IVLBCL):顾名思义,瘤细胞绝大多数位于血管腔内(如图),而外周血中没有或仅见及少许瘤细胞。严格讲,这个类型放到这里不太合适,毕竟血管不是一个准确的部位,这么安排主要是便于大家记忆。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DLBCL(8)

好发于老年人,嗜血细胞综合征相关亚型亚裔人群多见。可累及任何器官,最常见CNS,皮肤,肾,肺,肾上腺和肝。组织学上,大或中等的淋巴瘤细胞局限在小-中等大血管腔内,可以很像转移性癌巢;呈栅栏状排列时与血管肉瘤相似。少数病例也可见到瘤细胞位于血管外。当然呈这种形态的不一定都是DLBCL,T细胞或NK细胞也可呈血管内生长,故免疫组化的证实不可缺少。

这样前三种亚型分属人的头部,躯干,和下肢,正好上中下各一个,非常好记,最后一个位于各个部位的血管内。

 

我要评论

loading...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