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013-11-25 19:57 阅读(220) 评论(0) 分类:泌尿系统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其病变特点为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和系膜增生。可分为Ⅰ、Ⅱ、Ⅲ型。Ⅰ型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青少年,慢性起病。以蛋白尿、血尿、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光镜下:肾小球弥漫性肿胀,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肾小球呈分叶状。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重度弥漫性增生,并广泛向内皮下插入,使毛细血管壁弥漫增厚、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及双层和多层化,毛细血管腔狭窄。肾小球病变严重时,可伴发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lgG和补体C3沿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呈颗粒状沉积。电镜:电子致密物沉积见于毛细血管内皮下和系膜区。Ⅱ型又称电子致密物沉积病。多发生于青少年,急性起病,临床除蛋白尿、血尿外,低补体血症为其特点。光镜下:病变与Ⅰ型相似,但表现多样,以相对正常的肾小球至Ⅰ型表现,甚至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仅有C3呈团块状颗粒状沉积于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电镜:毛细血管基底膜有带状电子致密物沉积,通常累及基底膜的大部分节段,邻近系膜区也可见类似沉积物。Ⅲ型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均与Ⅰ型相似,只是在电镜下显示电子致密物同时存在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下和上皮下。故又称为混合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我要评论

loading...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