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1310-10 浸润性大汗腺癌.学习
 	
 
 	十、浸润性大汗腺癌  						 【光镜】癌细胞大,多形性明显。核大(>正常大汗腺细胞核的3倍),空泡状。核仁显著,嗜酸性。少数核多形深染。核分裂象多少不等。 					  						其胞质有两种类型: 					  						①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状或同质性胞质(胰酶消化后的PAS阳性),常可见顶浆突起,有时为肌母细胞样细胞(图13-67)。 					  						②为淡染空泡状或泡沫状胞质,可呈组织细胞样。某些透明细胞大汗腺癌组织内有显著淋巴细胞或淋巴浆细胞浸润(容易误诊为淋巴结转移性肾癌)。间变型大汗腺癌有更明显的多形性和异型性,有时出现多形肉瘤的形态。可有大汗腺型小叶性病变或导管原位癌。可见不同程度的肿瘤性坏死。  						  					  						引用并再整理:阿克曼《外科诊断学》第九版 相关内容: 					  						(1)乳腺病变中,大汗腺化生的出现经常意味着为良性病变(即使细胞出现明显的大核仁),因此只有结构特征明白无误为恶性特征时,才诊断为大汗腺癌。 					  						(2)大汗腺癌的诊断仅限于有广泛的顶浆分泌改变的恶性肿瘤(约10%的普通型乳腺癌中也可出现局灶性大汗腺癌的成分)。 					  						 【鉴别诊断】 					  						①非典型大汗腺化生增生性病变(如非典型大汗腺腺病等):两者的鉴别常有困难,不要轻易诊断恶性。大汗腺化生增生常伴靠其他良性病变,有肌上皮。腺病可见小叶结构,不典型病变为局灶性,无浸润性病变和坏死,核分裂罕见。 					  						②嗜酸细胞癌:细胞形态更为一致,GCDFP-15阴性,线粒体弥漫阳性。 					  						③分泌型癌(见分泌型癌)。 					  						④富脂细胞癌(见富脂细胞癌)。 					  						⑤非典型假分泌性增生:有泌乳改变,GCDFP-15阴性,a-乳球蛋白阳性。 					  						⑥皮脂样癌(见皮脂样癌)。 					  						⑦颗粒细胞瘤:不伴有其他类型的癌及良性增生性病变。CK、EMA、ER、PR和GCDFP-15阴性、S-1OO强阳性。 					  						⑧富于糖原的透明细胞癌:> 90%的癌细胞胞质透明且富于糖原。缺乏胞质嗜酸的大汗腺样细胞。 					  						区分皮肤原发大汗腺癌与皮肤乳腺癌转移(含大汗腺癌) 参考文献 					
     	 		 			
   				  			 					      浸润性大汗腺癌( apocrine carcinoma)  >90%的肿瘤细胞具有大汗腺细胞特点(细胞学和免疫组化)的浸润癌。  				
 				 					  				  				 					    像其他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命名标准一样,只有“大汗腺细胞”成分在肿瘤中占有绝对优势时,才能称为“大汗腺癌”。 				  			 				  			 					                                                                                  				  				 					  				  				 					                                                                        				  			 				  			 					  				
 图13—67  浸润性大汗腺癌
       癌细胞多形性和异型性明显,胞质丰富嗜酸性 					 					  				  				 					 					  			 				  			 					  【组化和免疫组化】d-PAS阳性,黏液卡红局灶阳性,AB阴性。CK、EMA、CEA和GCDFP-15阳性,a-乳球蛋白和S-100蛋白阳性。 				  				 					  				  				 					 乳腺大汗腺癌:ER、PR( -/+),GCDFP-15、Androgen receptor(AR 雄激素)、s-100阳性。 				  			 				  			 					  				 					  				  				 					  				  			 				  		 	 					 【预后】  预后和非大汗腺癌类似。 				  				 					  				  				 					 					  			
我要评论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