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1305 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学习

2013-03-29 17:00 阅读(1245) 评论(2) 分类:精读《诊断病理学》

   章目录

          总目录

第五节  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

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包括一大类发生在终末导管小叶单位( TDLUs)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上皮和间质的增生和化生性改变。由于这类病变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多样,故诊断名称繁多,目前尚未完全统一。

 

 注意:
1)包括导管系的增生和其周围的间质增生病变。
(2)发生在终末导管小叶单位(包括小叶内的间质成分啊。)
 比阿克曼里的良性增生性乳腺病的定义还要准确些。

                         

 

                             

 一、囊   
   
囊肿病( cystic  disease)又称囊性增生症、纤维囊性病、慢性囊性乳腺炎等。成年女性多见。一侧或双侧乳腺单发或多发囊性肿物。
   
【大体】  单发或多发性囊肿,通常l-3cm,顶部呈蓝色,切开囊内容为淡黄色清亮或血性液体。
   
【光镜】  为单发或多发性囊肿,内衬扁平、立方或柱状上皮,周围有肌上皮,囊腔内有伊红色分泌物和泡沫状上皮细胞。常伴大汗腺化生,可有增生和/或乳头状增生等其他良性增性病变(如硬化性腺病)。周围可有程度不同的慢性炎症和/或纤维化。可有钙化。
   
【鉴别诊断】

导管扩张症:发生在大-中导管,内衬上皮常为柱状,虽扩大但不形成真正的囊肿。有时和孤立性囊肿区别困难,残留大汗腺细胞有助囊肿病的诊断
      
积乳囊肿:多为哺乳期或哺乳后妇女,发生在中-大导管,通常为单发,囊内为乳汁。
     
黏液囊肿样病变:常与囊肿病同时存在,囊内为黏液性分泌物,常有间质黏液湖。 
    
纤维瘤病:间质较之富于梭形细胞,缺乏囊肿性病变。
    
囊性高分泌性增生/癌:囊腔内为甲状腺胶质样分泌物,被覆不同状态上皮。
   
膜状脂肪坏死:囊腔无被覆上皮,表面为均质伊红色膜状物。

 

 在阿克曼里,囊肿病被称为纤维性囊性乳腺病-好像后者的内涵更为丰富。

囊性高分泌增生”/“囊性高分泌性癌

   二、黏液囊肿样病变
   
黏液囊肿样病变( mucocele-like  lesion)又称黏液囊肿样肿瘤,是否是一种独立性病变还有争论。
   
【大体】  病变界限不明显,呈多囊性,切面黏稠胶冻样。
   
【光镜】  单个或多发性,被覆扁平、立方或低柱状上皮,细胞形态温和、均匀一致,外层有肌上皮,囊腔内含有无定形淡蓝色黏液性分泌物,可有轻度炎症反应和钙化。黏液物质可穿破囊肿壁进入间质形成黏液湖,其内没有/少有上皮细胞漂浮,有肌上皮。通常缺乏乳头状增生和非典型性。周围可有其他增生性病变(图13-20)。
   
13 -20  黏液囊肿样病变
  
充满黏液的腺管破裂,间质内形成黏液湖,湖内无漂浮细胞,旁边为乳腺增生性病变

图例1

【鉴别诊断】 

 黏液癌:两者的鉴别常很困难,因此,一定要多切片和小心仔细地观察,排除黏液癌后方可诊断黏液囊肿样病变,而且有必要对病人进行定期随访。黏液湖内常有具有结构(实性巢、腺泡状、乳头状)的漂浮细胞,无肌上皮。原位癌的出现有助黏液癌的诊断。粘液癌图例

黏液型导管内癌:有导管内癌的结构特点。

囊肿病:可有上皮增生和大汗腺化生,囊内通常为非黏液性蛋白性液体。

囊性高分泌增生/癌:囊状扩大的腺腔内有甲状腺胶质样分泌物。

 

1 “粘液囊肿样病变与上皮细胞的粘液细胞化生应当密切关系吧。

2)粘液由腺上皮的顶部排出到腔内,所以腺腔可以扩大而腺上皮不易脱落,而恶性的粘液癌则与此不同,所以容易脱落、容易在粘液湖中成串、成团发现。

3)囊肿的上皮层次存在(腺上皮及肌上皮均存在),这也说此病为良性病变的依据。肌上皮细胞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细胞,就如周细胞之于毛细血管的作用一般。

  三、腺   
   
腺病( adenosis)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多发生在中年妇女,通常无临床和肉眼肿块形成,常伴有周期性疼痛。硬化性腺病发病年龄稍大。结节性腺病/腺病瘤有临床及肉眼肿块,肿物界限清楚,质硬。
    1
.小叶增生  小叶数目(每个低倍视野可见>5个小叶)和/或小叶内腺管增多(每个小叶腺管数> 30个),小叶扩大。小叶内间质没有明显改变。
    2
.盲管腺病( blunt dust adenosis)  腺管不规则,常有不同程度的囊状扩张,管腔内常有分泌物。上皮细胞呈柱状、立方或扁平,常伴顶浆分泌型胞突(图13-4)。肌上皮增生或不明显,有基膜。可有上皮增生、乳头状增生、不典型增生和大汗腺化生。
    3
.腺管型腺病( tubular adenosis)  无小叶结构或小叶结构不清。大小比较一致的腺管弥漫性增生。腺管呈圆形、长圆形、分枝状或囊状,管腔内常有分泌物。腺管有上皮和肌上皮两层细胞和基膜(13-21)。间质可纤维或水肿样改变。病变可累及脂肪组织。
    4
.旺炽性腺病( florid adenosis)  小叶变形,结构常不明显,可融合。腺管明显增多,不规则、拥挤、扭曲、盘绕、呈复杂增生图像。上皮旺炽性明显增生,可出现多形性和不典型性,肌上皮增生或不明显。可有神经和(或)血管浸润及小灶性坏死。间质增生不明显。
      
13-21  腺管型腺病
     
大小比较一致的腺管弥漫性增生,部分管腔内常有分泌物
    5
.大汗腺性腺病(apocrine adenosis  大汗腺显著化生增生(至少占病变的50%);增生腺管不规则,管腔内常有嗜酸性颗粒状分泌物;内衬细胞呈柱状,可出现不典型性,不典型性明显时称不典型性大汗腺腺病(1322)。常有硬化性腺病或其他类型腺病图像。
      
13-22  大汗腺腺病
     
大汗腺化生增生腺体排列,细胞核大,核仁明显,部分有不典型性
    6
.微腺性腺病(microglandular adenosis  小而一致的腺管散布于纤维胶原性间质和(或)脂肪组织中。腺管圆、管腔开放,腔内常有PAS阳性的嗜酸性分泌物。腺管内衬单层立方状上皮,细胞温和一致,胞质透明或呈嗜酸性和颗粒状,没有胞突。腺管缺乏肌上皮层了有基膜(HE染色常不明显)(图13 -2324)。可伴有其他良性增生性病变及不典型性,亦可癌变。银染和免疫组化laminin、胶原染色有基膜,S-100强阳性,AEl/AE3弱阳性。 EMASMAER阴性。
    7
.腺肌上皮型腺病(adenomyuepithelial adenosis  (见肌上皮病变)。
           
13-23  微腺性腺病
         
纤维胶原性间质和脂肪组织中有小而一致的腺管浸润
           
13 -24  微腺性腺病
         
浸润生长的腺管圆-卵圆形,管腔开放,内衬单层立方状上皮,腔内有嗜酸性分泌物
    8
.硬化性腺病( sclerosing adenosis)  小叶膨大但结构存在,界限清楚,也可有小叶融合和结构紊乱。腺体增生排列紊乱,但常有极向感,呈平行走向或向心性弧形,中央区腺体挤压变型,腺腔狭小或闭塞,甚至为单排梭形细胞条索。有上皮(缺乏细胞内黏液)和肌上皮两种细胞,肌上皮可显著增生形成梭形细胞区域。纤维结缔组织不同程度增生,常有透明变,弹力纤维增多。外周区腺管可囊性扩张和(或)乳头状增生(图13 -2526)。常有大汗腺化生和腺腔内钙化。可有脂肪、神经和血管浸润。
    9
.结节性腺病( nodose adenosis)和腺病瘤(adeno-sis tumor)  肉眼有肿块,常界限清楚,但无包膜。
   
【光镜】  病变和周围组织常有界限。多为硬化性腺病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也可是其他类型腺病图像,或为多种腺病类型的复合改变。
    10
.纤维硬化病  认为此病是在硬化性腺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乳腺增生病的晚期表现。
   
【光镜】  病变主要为间质纤维化,导管和小叶萎缩或消失;残存导管周围可有淋巴细胞浸润。
      
13-25  硬化性腺病
      
小叶膨大但结构存在,部分有融合,界限清楚:
      
13 -26  硬化性腺病
       
腺体增生排列紊乱,部分受挤压腺腔狭小或闭塞,肌上皮增生
   
【鉴别诊断】 

 真假间质浸润的鉴别:特别是冷冻切片,腺病(尤其是硬化性腺病)的假浸润容易误诊为癌。需先低倍镜下观察,硬化性腺病呈结节状分布,有小叶结构,腺体密集,排列方向显示一致性或向心性排列,管腔受压闭塞,有肌上皮。细胞明显挤压呈梭形,与胶原纤维平行,无脂肪内浸润,间质胶原按一定方向平行排列。真浸润性癌巢,腺管间距疏密不等,无方向性,无肌上皮。癌细胞很少有挤压,间质胶原无定向排列,亦不如假浸润深染。

真假外周神经浸润的鉴别:硬化性腺病、旺炽性上皮增生、囊肿病、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可出现假神经浸润现象,假浸润的腺管(可变形)通常累及小外围神经束,在神经束膜外呈推挤式压迫神经,也可进入神经束膜间隙内,但罕见在神经实质内浸润。细胞缺乏明显的异型性和核分裂象,有肌上皮(必要时行免疫组化证实)。

小管癌:开放性小管杂乱无章分布,常呈角状。腔内缺乏分泌物。内衬细胞有嗜酸性胞质和常有胞突。缺乏肌上皮和基膜。有反应性纤维-硬化性间质。常伴有导管内癌。 EMAER阳性。图例

浸润性小叶癌:常为一致的小而圆细胞,常有细胞内黏液,呈单列线、腺泡状等浸润类型。缺乏小叶结构和肌上皮(多为梭形)。有的癌细胞少量散布在纤维性间质中,容易误诊,需行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如黏液染色)进行鉴别。浸润性小叶癌细胞上皮性标记物阳性,黏液染色常阳性。

腺病导管/小叶癌变:有明确的原位癌特点。

微囊性复旧不全:常缺乏上皮、基膜厚。

分泌型癌:除腺腔内有分泌物外,有细胞内外空泡、微囊,黏液染色阳性。

腺管型腺瘤:有包膜,腺管一致,圆一卵圆形,开放,有肌上皮。

浸润性导管癌(包括腺管状浸润性导管癌):低倍镜下观察很重要。浸润性癌巢/腺管分布杂乱无章,无小叶结构,细胞异型性明显。无肌上皮和基膜。

梭形细胞癌(见梭形细胞癌)。

 

 乳腺腺病的多种病变类型与子宫内膜发生的多种病变可否比较呢?

应该具有可比性,理由是:

1)都是女性性激素作用的靶器官;都受到激素的潮汐式调控。

2)都具有腺结构与腺周围间质成分;

3)两个器官的病变都涉及到间质+间质不同病变的组合;都有从功能性改变器质性改变,从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一系列的疾病谱。

从形态的相似性(腺或间质或腺和间质)拟提出以下比较:

乳腺小叶增生”VS子宫内膜单纯性增殖(腺体形态较一致)

乳腺盲管腺病”VS宫内膜的不规则增生(均具有不规则腺管)

腺管性腺病旺炽性腺病”VS"复杂性增生"

大汗腺性腺病”VS"内膜增殖伴有腺上皮化生"

微腺性腺病”VS“腺肌症

结节性腺病”VS"内膜息肉"

等等比较。

但乳腺的结构与内膜比较更复杂一些,所以,其变化也就更多一些。不同的结构包括:乳腺是一个高度分支的泡状腺,腺上皮具有不同性质的两层细胞构成;子宫内膜是一个不分支的单管状腺,腺上皮只有一层(但细胞可有大致两类:柱状细胞+纤毛柱状细胞)

 
 
四、纤维腺瘤变型乳腺增生病
       
约有30%的乳腺增生症常伴有纤维腺瘤形成。
   
【光镜】  病变界限不清、无包膜或包膜不完全。有不同类型的增生性病变,局部可见纤维腺瘤样改变,两者之间相互交错移行。
   
【鉴别诊断】
 
结节性腺病/腺病瘤:界限清楚,无纤维腺瘤的形态特点;
纤维腺瘤:通常有完整包膜;
复合性纤维腺瘤:纤维腺瘤内有腺病等乳腺增生症的改变。
 
五、乳头状瘤病型乳腺增生病
   
常伴有不典型增生,可以癌变。
    
【光镜】  其特点是在乳腺增生病背景中有明显广泛的乳头状瘤病样增生:真性乳头状增生:乳头有纤维血管轴心被覆单层立方-柱状上皮,有肌上皮细胞。卷席样乳头状增生:增生细胞排列成带状、弯折蜷曲或形成叶状,纤维血管轴心不明显,有肌上皮细胞。搭桥样增生:增生上皮与对侧呈搭桥样连接在一起,增生细胞沿细胞桥长轴排列,可呈流水状,有肌上皮细胞。
    
【鉴别诊断】  
不典型导管增生(见不典型导管增生)。
导管内癌(见导管内癌)。

 

 在腺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一些较特殊的结构形态改变:
1)腺病中有纤维腺瘤VS 纤维腺瘤中有腺病
 
(纤维腺瘤变型乳腺增生病VS复合性纤维腺瘤)
 
2)腺病中有广泛乳头状瘤结构,特称为乳头状瘤病型乳腺增生病

  六、放射状/复杂硬化性病变
       
放射状/复杂硬化性病变(radial scar/complex sclerosing lesion)是一种由于间质硬化致使小叶结构破坏,影像学、肉眼和低倍镜下类似浸润性癌的病变。放射状疤痕是指小的病变。复杂硬化性病变是指具有腺病和不同程度导管上皮增生的大的病变。
   
【大体】  肉眼病变直径通常< lcm,质硬。切面常呈星形或结节状,中央为白色,周围有灰白色放射状条纹(类似于浸润性癌)。
   
【光镜】  病变呈放射状,中央为纤维弹力疤痕组织,其内埋陷少量变形扭曲的导管,内衬上皮和肌上皮(可不明显),有完整基膜。周围为放射性排列的导管和腺泡,某些管腔内有嗜酸性分泌物。导管可有不同程度囊性扩张、导管上皮增生、大汗腺化生增生,亦可有不典型性(图13-27)。可有明显的硬化性腺病区,也可出现周围型乳头状瘤及其他增生性病变等。可有鳞化,也可出现小灶性坏死。
     
13-27  放射状疤痕
   
病变中央为纤维弹力疤痕组织,周围有放射状分布腺管,部分上皮增生,部分扩张
   
【鉴别诊断】  
原位癌:有原位癌的结构和细胞特点。
小管癌:腺体呈角状,有胞突,没有肌上皮,浸润间质和周围脂肪组织。放射状疤痕的小管状结构相对呈萎缩状态,而且局限于疤痕区,有肌上皮。
 
图例 
低度恶性腺鳞癌。
其他类型浸润癌:浸润性癌分布不规律,细胞异型性明显,无基膜和肌上皮,癌间质更富于细胞和弹力纤维。
硬化性腺病:关键是低倍镜观察。有小叶轮廓,中央区富于细胞。

 

1 放射状/复杂硬化性病变与硬化性腺病比较;后者发生在小叶中,小叶结构较完整,中央区细胞丰富,由肌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密集排列,小管受挤压状,细胞间弹力纤维增生;边缘区细胞稀疏,腺管可能扩张样。

根据图像及描述,放射状/复杂硬化性病变的中心多发生在小叶之间区或边缘,由于纤维弹力纤维增生而牵拉周围组织,引起周围小叶结构扭曲、变形,病变中央区少有腺体或上皮细胞成分。

 七、胶原小体病
   
胶原小体病( collagenous spherulosis)是一种由于导管和/或腺泡上皮肌上皮细胞增生,产生丰富的基膜样物质,形成的特殊形态学图像。
   
【光镜】  腺管上皮呈筛状增生,筛孔中间有界限清楚无细胞性的球形小体(20-100μm),小体呈嗜酸性和细丝状,细丝呈同心圆、分层状或放射状排列。小体周围肌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增生。其周围常可见有纤维囊性病变、硬化性腺病、放射性疤痕或导管内乳头状瘤等良性增生性病变。可伴有小叶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或低度恶性的叶状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球形小体型胶原阳性,肌上皮细胞actin阳性。

图例 
   
【鉴别诊断】  
腺样囊性癌:有肉眼肿块,囊腺样结构,浸润性生长,腔内分泌物黏液阳性,缺乏细丝状结构。

图例 1(食管)图例2 (宫颈)
小叶原位癌:细胞一致性,常有细胞内黏液。
导管内癌:缺乏肌上皮及胶原小体病的结构特点。

 

     胶原小体病---是肌上皮细胞产生的基膜物质成分异常堆积产生的特殊结构改变,其形态有点像小的甲状腺滤泡结构或卵泡颗粒细胞间形成的Call-exner body
     
肌上皮细胞产生的基膜物质正常的应当分泌沉积在腺管外周、肌上皮外侧的基底膜部位,但当肌上皮合成和排出方式发生异常,则合成物异常的堆积在了细胞之间。

                                   

 

                  

 

 

 

我要评论

loading...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