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1304 乳腺反应性和瘤样病变.学习
第四节 乳腺反应性和瘤样病变 一、导管扩张症 【鉴别诊断】 ①浸润性癌:浆细胞可聚积成堆或呈条索状排列,特别是冷冻切片,其核浆结构不清,容易和浸润癌混淆。两者的核浆比例、核形态及背景不同。 ②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病变主要在小叶,常有微脓肿形成。 ③结核性乳腺炎:肉芽肿伴干酪样坏死,可查见结核杆菌。 ④脂肪坏死:没有沿输乳管、大导管分布特点。 ⑤乳汁潴留性囊肿:通常见于哺乳期,囊肿内为乳汁,周围常有泌乳性腺泡。 ⑥囊肿病:位于终末导管小叶单位,常有上皮增生、化生性改变,浆细胞浸润不是特点: 导管扩张症(duct ectasia)像是一个临床诊断的名词,与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有没有相似之处? 比如:是不是感染(感染)引起?反复发作?慢性炎症过程?上皮可化生、癌变,可脱落,脓性物沉积?出现自身免疫性反应?与遗传有关系?管壁纤维化,与抗胰纤维蛋白酶有无关系? 注意:与乳腺纤维囊性病中的囊肿要区分开,关键是发生的部位不同;当都出现炎症反应时,容易混淆,需要结合临床、周围背景组织病变考虑。 二、脂肪坏死 膜状脂肪坏死:主要为大小不等的囊腔,囊腔有纤维性囊壁,腔面被覆嗜酸性均质膜状物,可出现假乳头状结构,油红O阳性(图13 -16)。 ①富脂细胞癌和组织细胞样癌:特别是冷冻切片,区别两者有时是很困难的,注意其背景特点有助鉴别。 HE切片,黏液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包括GCDFP-15)有助鉴别。 ②寄生虫病(如猪囊虫病等)和膜状脂肪坏死:前者有寄生虫的结构特点。 ③感染性肉芽肿病:可查见病原体和典型病变。 ④其他肉芽肿病变:脂肪坏死是伴发病变,有其他病变的特点。 与其他部位发生的脂肪坏死类似。 脂肪细胞的结构应当是比较稳定的,当遭到“暴力”伤害时,胞内的脂质成分漏出,多个细胞内漏出的脂质彼此融合成更大的脂滴.......,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推挤呈“包膜”样,还可以吸引组织细胞来吞噬、包裹.....所以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囊腔。 “腔面被覆嗜酸性均质膜状物”--是不是就是脂肪细胞破裂后,那些细胞除去脂质外还有的少量的胞质成分汇集而成的呢? 三、乳汁潴留性囊肿 【光镜】 囊肿壁由薄层纤维组织构成,内衬扁平上皮。囊内容为红染无定形物质和泡沫状细胞(图13 -17)。囊肿周围有多少不等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型多核巨细胞。可见扩张的小导管和泌乳期小叶。急性感染可形成急性炎症或脓肿。 图13-17 乳汁潴留性囊肿 ①导管扩张症(见导管扩张症)。 ②单纯性囊肿:和哺乳无关,无分泌改变。 ③其他肉芽肿病变:无乳汁潴留性囊肿。 ④囊性高分泌增生/癌:囊内为甲状腺样胶质分泌物。 在观察时,注意肿物近旁腺体状态很重要。 各种不同的“囊肿”腔内的成分性状不一样:红染无定形物、均质胶冻样物,有没有炎细胞、上皮细胞、泡沫细胞混杂等,观察到囊壁内衬的上皮最重要。 【光镜】 梗死通常为较一致的凝固性坏死,坏死区常见有核残影,亦常有出血和或含铁血黄素沉着;边缘可有程度不同的肉芽组织长入、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可有鳞状上皮化生。亦可见原发病变组织(如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纤维腺瘤、浸润癌等)(图13-18)。梗死区残留细胞(如泌乳腺细胞)可出现排列紊乱、细胞不典型性和核分裂象增多。出血性坏死有广泛出血和组织细胞坏死,可见急性坏死性血管炎(小-中血管)和多发性血栓。 ①恶性肿瘤的梗死/坏死:有残留的肿瘤细胞。少数病例几乎完全梗死,此时癌的诊断较为困难。网织染色可显现癌的结构特点。 ②肿瘤性坏死:有核和胞质的碎片。 ③梭形细胞癌:可类似梗死后机化的肉芽组织.两者的鉴别可出现困难,梭形细胞癌上皮性标志物阳性。 ④导管内癌:常有肿瘤性坏死,具有恶性细胞学特点。 梗死概念: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一般由动脉阻塞引起,但静脉阻塞,局部血流停滞和缺氧,也可引起梗死。 肿瘤发生时,相应的血管系统也要重建,这个重建的肿瘤血管系统是不是具有较高的发生“阻塞”的风险? 五、错 构 瘤 ①腺脂肪瘤( adenol-i)oma):脂肪组织占绝大部分(图13 -19)。图例1 图例2 ②软骨脂肪瘤(chondro-lipoma):脂肪组织内有岛状透明软骨,腺体成分少。 ③平滑肌错构瘤(leiomyo-hamartoma):有明显的平滑肌成分。 ①正常青春期乳腺:有正常乳腺结构和成分。 ②纤维腺瘤:通常无脂肪组织,腺管受压。 ③青春期乳腺肥大:无包膜,上皮和间质都增生。 ④男性乳腺发育:无包膜,管周有黏液水肿带。 ⑤腺病:一般没有包嗅及大量脂畴组织,软骨化生亦少见。 “错构瘤”是否可以理解为:都是正常的组织,按照错误的“搭配”构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结构(肿物)。就像那个叫“四不像”的动物一样。 这个瘤通常有包膜!
导管扩张症( duct ectasia)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等。多见于中年妇女,常累及一侧乳腺。早期可有乳头溢液,为浆液性、血性或脓性,病程可持续数年。晚期乳晕下可触及肿块,可出现乳头凹陷或偏斜,亦可有腋下淋巴结肿大。临床与乳腺癌难以鉴别。
【大体】 乳头及乳晕下肿块,质地较硬,界限不清,直径多在1-3cm,可见多少不等扩张的导管或小囊,内含棕黄色黏稠物,管周有灰白色厚壁。
【光镜】 乳晕下输乳管及大导管扩张,内衬上皮呈立方、扁平状或消失。管腔内有脱落上皮、脂质性分泌物、胆固醇结晶或钙化物。管壁及其周围不同程度纤维化和多少不等的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另外可见泡沫状细胞和/或肉芽肿(图13-14)。也可有脂肪坏死。晚期导管可纤维性闭塞。
图例1 图例2 图例3
图13 -14 导管扩张症
大导管壁纤维化,其内、外有大量泡沫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导管上皮有增生和脱落
脂肪坏死(fat necrosis)多发生在成年人,一侧乳腺多见,常有外伤、手术、细针穿刺、放疗等诱因。早期乳房区皮下肿块,直径约2-5cm,边界不清,质地硬。晚期肿块可与皮肤粘连,皮肤下陷和/或乳头变形。也可有乳头溢液和腋下淋巴结肿大。
【大体】 脂肪组织内圆形硬块,边界不清,质韧,黄白间暗红色,有时可有小囊腔,内含黄白黏稠或血性液体。晚期形成界限较清楚的硬性结节或放射状疤痕。
【光镜】 脂肪细胞变性坏死,融合成大小不等的空泡。空泡周围成纤维细胞、脂母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增生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亦可见泡沫状噬脂细胞(图13 -15)。后期形成肉芽肿(脂性肉芽肿)和纤维化伴胆固醇结晶和钙盐沉着。少数病例可有鳞状上皮化生。
图13一15 脂肪坏死
坏死组织中的泡沫细胞
图13-16 膜状脂肪坏死
脂肪坏死囊腔表面有伊红色膜状物
【鉴别诊断】 临床几乎所有病例都考虑诊断为癌而做冷冻检查,肉眼观组织质硬,有黄色坏死条纹亦和癌类似,冷冻切片可出现许多印戒样细胞,容易和癌混淆。
乳汁潴留性囊肿( galactocele)又称积乳囊肿和乳汁淤积症等。多见于哺乳期或哺乳后妇女,多位于乳晕下区,常出现单侧囊性肿块,圆形,椭圆形,界限清楚,与皮肤无粘连。
【大体】 囊性肿块圆形-椭圆形,表面光滑,界限清楚,直径为l~ 2cm,切面为单房或多房,内容为稀薄乳汁或黏稠炼乳样物。图例
呈多囊性,内衬扁平上皮:囊内容为红染无定形物质和多少不等得泡沫状细胞
【鉴别诊断】 四、乳腺梗死及出血性坏死
乳腺梗死(infarct)及出血性坏死(hemorrhagic necrosis)多见妊娠、哺乳期妇女和未婚女青年,常伴有良性肿瘤(如:导管内乳头状瘤、纤维腺瘤等),也可发生在恶性肿瘤(如:浸润癌等)。少数有引流淋巴结肿大:乳腺广泛出血性坏死极少见,通常发生在抗凝治疗后。
图13 -18 乳头状瘤(中心型)梗死
乳头状瘤结构丧失,同步性细胞核固缩。
胞质嗜酸化,小血管淤血和出血
【鉴别诊断】 良性病变的梗死远较恶性病变常见。
错构瘤(hamartoma)是由异源性乳腺组织构成的病变。通常有包膜:肿物圆形或椭圆形,一般直径2~ 8cm,质软,可推动:临床容易误诊为纤维腺瘤和乳腺囊性增生等。
【大体】 肿瘤圆形或椭圆形,有薄而完整的包膜,质地较软:切面根据纤维和脂肪组织的多少,呈灰白到黄色。
【光镜】 肿瘤为异源性,主要有纤维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腺体,有时可以出现透明软骨、平滑肌等组织,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透明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分隔导管和小叶,而且混有不同数量的脂肪。
【鉴别诊断】
图13-19 腺脂肪瘤
肿瘤主要由乳腺小叶和大量脂肪组织构成 六、淀粉样瘤
淀粉样瘤(amyloid tumor)多发生在45-79岁妇女,右侧乳腺多见,通常为孤立性肿块,质地比较硬。病变表浅者可出现皮肤皱缩。临床容易误诊为癌.[参见其他章节相关病变]
与“淀粉样变巨舌”比较一下。 七、褐 黄 病
乳腺褐黄病( ochronosis)只有个例报道。是一种尿黑酸氧化酶缺乏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尿黑酸尿和软组织中色素沉积的临床综合征,可有其他部位(如:耳、鼻、指甲等)黑变或有家族史。患者有乳腺内肿物。
【大体】 肿物切面呈棕黑色。
【光镜】 上皮萎缩,间质纤维化,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周围组织内有大量黄棕色细颗粒状色素沉着。此色素可能是细胞酪氨酸代谢产物,和黑色素类似。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