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1001-0301 原发肾小球肾炎
三、肾小球疾病
主要病变定位于肾小球,称为肾小球疾病( glomerular disease)。
(一)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球病
肾小球病变是体内唯一的或主要的损伤部位;主要由变态反应引起(抗原种类繁多,对临床治疗并不重要,所以一般不明确);而且肾小球的病变呈弥漫单一性。具有上述三个特点者,称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1.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和肾小球的轻微病变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minimal change glomerulopathy)又称无病变的肾小球病( nil disease)、肾小球足突病(footpro-cess disease)、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病(visceral epithelial cell dise。se)、类脂性肾病(lipoid nephrosis)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疾病早期,肾脏外观无异常,晚期可见肾脏均匀肿胀,质柔软,色苍白,有大白肾之称。
【光镜】 可见肾小球正常或几乎正常。有时可见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肿胀和空泡变性,肾小球基底膜空泡变性,系膜细胞轻度节段性增生。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负电荷减少,胶状铁和Alcian蓝染色不易着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和脂肪变性。
【免疫病理】 显示阴性,偶见IgM或lgE弱阳性。
【电镜】 主要病变位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显示足突广泛融合( fusion),并常有微绒毛变性(microvillustran。formation)(图10-5),上皮细胞内易见吞噬泡及脂
图10-5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电镜×5000)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可引起大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主要发生于10岁~15岁的儿童和45岁以上的老年人,80%以上的儿童肾病综合征均由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引起。多数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敏感,预后好。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人认为与细胞免疫功能失调有关。
肾小球的轻微病变( nunor lesion)的光镜表现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相似,即表现为几乎正常的肾小球。在一些文献中.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和肾小球的轻微病变被列为一类,在我国由于历史的沿革,肾病学界将其分为两种疾病。肾小球的轻微病变虽然用光镜不能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区别,但免疫病理检查显示,前者的免疫球蛋白(lgc等)和补体(C3等)微弱阳性或阴性,但电镜下肾小球的轻微病变仅有脏层上皮细胞的节段性足突融合,而且可见或无不同部位的低密度电子致密物。两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同,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引起大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发病年龄以儿童或老年为主,而前者症状轻微,仅出现微量蛋白尿或镜下血尿,发病无年龄和性别差异。有时,仅有光镜材料,其他病理和临床资料均不全,则肾小球轻微病变仅作为临时的尚未最终完成的病理诊断。
2.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和病变 以局灶性分布(病变
肾小球可以是节段性或球性病变)为特点的肾小球肾炎
或肾小球病称为局灶性肾小球肾炎(focal glomerulonephri-
tis)成局灶性肾小球肾病(focal glomerulonephropathy)。
这一病理命名强调了病变分布特点。
病变肾脏的大体观察无明显异常,偶见点状出血。
【光镜】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病变特点,可以出现肾小球的局灶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局灶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或球性细胞增生,主要是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局灶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或球性硬化(局灶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或肾小球病)。据重复肾穿刺的资料分析,坏死、增生和硬化病变可能是一种渐进发展过程。
【免疫病理】 免疫球蛋白( IgG、IgM)和补体C3,在病变肾小球乃至光镜下非病变肾小球均有沉积,局灶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可呈阴性表现。
【电镜】在坏死和增生病变中,可见电子致密物在系膜区沉积,无其他特异性病变。
局灶性肾小球肾炎是抗原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当小量短暂的免疫复合物进入肾时,便可出现局灶分布为特点的肾小球病变。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球病也可能是多种肾小球疾病遗留的病理状态。局灶坏死性和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可导致多种临床表现,多数以镜下血尿为主,也有以急性肾炎和蛋白尿为主的病例。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虽然也具有局灶性分布的特点,但因其临床表现和病因发病机制具有特殊性,所以应将其列为一独立疾病。
【光镜】部分肾小球的部分毛细血管袢塌陷,代之以玻璃样均质蛋白物质沉积,所以又称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玻璃样变性(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ar hyalnosis),病灶内常见泡沫细胞形成,肾小球上皮细胞增生肿胀和空泡变性,病灶周围易出现肾小球囊粘连现象。硬化性病灶最先出现于肾皮质深部或皮髓质交界部位的肾小球,之后再波及其他部位。相应的肾小管出现灶状萎缩,肾间质灶状纤维化。根据病变肾小球的特点和临床预后,分为五种病理类型:①经典型或门部型:硬化部分位于肾小球血管极处(图10-6)。②顶端型:硬化部分位于肾小球尿极处,足细胞空泡变性(图10-7)。③细胞型:在节段性硬化的基础七,肾小球上皮细胞增生、肿胀和空泡变性,伴有轻重不等的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该型治疗较困难(图10-8)。④塌陷型:病变肾小球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袢塌陷,上皮细胞增生和空泡变性,该型预后最差,有时是HIV感染的肾脏表现(图10-9)。⑤非特异型:只符合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病理和临床特点,但不能具体归入上述类型,可能是其他类型FSCS的一个发展阶段(图10 -10)。
图10-6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门部型( PASM×400)
图10-7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顶端型( PASM x400)
图10-8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细胞型( PASM x400)
图1019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塌陷型( PASM x400)
图10-10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非特异型( PASM×100)
【免疫病理】 lgM和C3,在病灶区大块状沉积。有时全部阴性。
【电镜】在硬化性病灶内,系膜基质明显增生,可
伴有电子致密物,上皮细胞变性和剥落(图10 -11),非硬化的毛细血管袢显示广泛的上皮细胞足突融合。
图10 -11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上皮细胞( FC)剥脱(电镜×6700)
据重复肾穿刺资料分析,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可继发于肾小球微小病变,可能是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的特殊类型。但也见于其他各种肾小球肾炎的合并病变,或艾滋病和海洛因导致的肾小球损伤。后者称继发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其发病机制虽然尚不明确,但多数人认为肾小球上皮细胞损伤是FSGS的起动因素;患者体内有特殊的通透因子,是造成肾小球上皮细胞损伤的原因。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变化或基底膜损伤,导致肾小球系膜组织超负荷摄取大分子物质,也是造成肾小球硬化的因素: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导致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治疗不敏感.预后很差,最终导致肾硬化。
局灶性肾小球肾炎或肾小球病的病变呈局灶性分布,所以在送检标本中,病变肾小球可能被遗漏,这时应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和肾小球的轻微病变相鉴别。局灶性肾小球损伤常导致肾小管和肾间质的萎缩和硬化,所以伴有局灶性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的肾小球轻微病变,有局灶性肾小球肾炎或肾小球病的可能。
3.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 membranous nephropathy)又称膜性肾小球肾炎( membranous glomeru-lonephhtis)、膜上性肾小球肾炎(epi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膜外性肾小球肾炎( extra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和膜周性肾小球肾炎( peri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因其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为特点,故称“膜性”,又因缺乏细胞反应,所以目前多称为肾病,而不称其为肾炎。
多种原因均可导致膜性肾病,本节所述的膜性肾病仅指那些病因不明的特发性或原发性膜性肾病。特发性膜性肾病引起患者长期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0/7t,占成人引起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疾病的20%—30%,在儿童期少见。
膜性肾病因长期大量蛋白尿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导致双肾呈“大白肾”的外观。依其病程和病变程度,可分为5期:
(1)早期(I期) 又称免疫复合物的上皮下沉积期。
【光镜】 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与肾小球的轻微病变和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不易区别,有时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出现广泛的空泡变性( vacuolization,bubblyappearance),在PASM染色标本中,基底膜呈现微小的空泡状改变,失去正常的细线状特点。尤以斜切的基底膜更为明显。这是由于基底膜对早期沉积的免疫复合物的反应,以及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足突融合造成的。
【电镜】 肾小球上皮下仅有少数电子致密物沉积,基底膜无明显病变。E皮细胞的广泛足突融合及绒毛样变性(图10 -12)。
图10-12膜性肾病,I期,上皮下少量
电子致密物(D)(电镜×8000)
(2)Ⅱ期又称钉突形成期。
【光镜】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增厚,PASM染色可见基底膜向外侧增生,出现多数钉状突起( spikyprojection)(图10-13)。Masson染色则见钉突之间镶嵌着排列有序的嗜复红蛋白颗粒。
【电镜】 上皮细胞下有多数电子致密物,致密物之间为钉突状增生的基底膜(图10 -14),上皮细胞呈广泛足突融合及绒毛样变性。
(3)Ⅲ期也称基底膜内沉积期,免疫复合物连续沉积,基底膜持续增生将免疫复合物包绕起来。
【光镜】 PASM染色使增厚的基底膜呈中空的链环状( chainlike thiCkening)(图10-15).
【电镜】 基底膜明显增厚,基底膜内可见多数电子致密物沉积。上皮细胞的广泛足突融合及绒毛样变性(图10-16)。
(4)Ⅳ期有两种病变均列为Ⅳ期,一种是吸收期,
图10-13膜性肾病,Ⅱ期,基底膜钉突形成( PASM×1000)
图10 -14膜性肾病,Ⅱ期,上皮下多数电子致密物(D),基底膜增厚(电镜×6700)
图10-15膜性肾病,Ⅲ期 基底膜链环状结构形成( PASM×400)
即上述各期(以I、Ⅱ期为主)免疫复合物停止沉积,并逐渐吸收,则在原沉积部位出现空白区,电镜下呈现虫噬样病变(图10 -17)。另一种是硬化期,即Ⅲ期持续进展,基底膜持续增厚,系膜基质逐渐增多,毛细血管腔闭塞,终致肾小球硬化。
图10-16膜性肾病,Ⅲ期
基底膜膜内电子致密物沉积(电镜×6700)
图10 -17膜性肾病,Ⅳ期
电子致密物吸收呈虫噬状(电镜×8000)
(5)V期 又称恢复期,通过吸收期,增厚的基底膜逐渐恢复正常。
【免疫病理】 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或基底膜呈细颗粒状沉积(图10 -18),Ⅳ期和V期则呈弱阳性或阴性。
膜性肾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青少年的膜性肾病少见,而且多为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膜性肾病。膜性肾病主要引起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虽有部分病例可自发缓解,但多数预后较差。
膜性肾病是一种免疫复合物沉积病,免疫复合物长期、缓慢地沉积于上皮细胞下(又称慢性免疫复合物沉积病),所以不会引起炎症细胞反应,而是通过补体的终末成分C5b - C9或称为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导致基底膜损伤。膜性肾病的上皮下免疫复合物主要在原位形成,抗原可以是脏层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 gp330)或事先植入的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上皮细胞表面形成帽状免疫复合物,进而脱落于基底睦上:另一方面低价抗原及低亲合力的抗体形成的小分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上皮下也是可能的。
4.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又称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acute diffuse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因各种感染,特别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本病有关,所以又称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htis).
病变肾脏体积肿胀,有时可见点状出血。
【光镜】 因病程不同,病理表现可出现一定的差异。发病后一周,病变最明显,肾小球的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弥漫性增生,伴有多少不等的多形核白细胞浸润一使所有肾小球的毛细血管袢内细胞增多,毛细血管球体积增大,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肾小囊腔狭窄呈裂隙状(图10-19,20),肾小球上皮细胞下可见团块状嗜复红蛋白(免疫复合物)沉积(图10 -21)。有的反应强烈的病例尚可见局灶节段性坏死、微血栓形成,乃至新月体形成:一般而言,随着病程的延长,渗出成分和浸润的白细胞逐渐减少,疾病后期,增生的内皮细胞也逐渐消失而演变为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为主的肾小球病变。
图10-18膜性肾病
IgC呈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免疫荧光x400)
图10-19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弥漫增生,白细胞浸润( HEx400
图10-20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弥漫增生( PASM×400)
图10-21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上皮下团块状嗜复红蛋白沉积( Masson×1000)
【免疫病理】 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呈粗大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或基底膜沉积(图10-22),有时也见于系膜区。
【电镜】 肾小球上皮下高密度丘状或驼峰状( hump)电子致密物沉积(图10-23),偶见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E皮细胞足突节段性融合。
图10-22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IgG呈粗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免疫荧光×400)
图10 -23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上皮下驼峰状电子致密物(D)沉积(电镜×4000)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多发生于5岁~14岁的少年,此型肾炎预后较好,多数在半年内恢复正常,少数迁延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该型肾小球肾炎属于急性免疫复合物沉积病,是由于短期内大量可溶性低分子免疫复合物自血循环中沉积所致。较公认的甲种溶血性链球菌之12型、3型、1型及49型的抗原成分可作为外源性抗原。此外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肠球菌、乃至分枝杆菌、螺旋菌、原虫、病毒等抗原成分均可作为抗原。还有报告认为链球菌的内链球菌素( endostreptosin)可先种植于肾小球内,并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
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esangi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病变肾脏的大体变化不明显。
【光镜】 肾小球出现弥漫的轻重不等的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早期以系膜细胞增生为主,继而出现系膜基质的增多。根据系膜增生的程度,分为轻、中和重三级。系膜宽度未超过毛细血管直径,多呈节段性分布,对毛细血管无挤压现象,称为轻度系膜增生。系膜宽度超过了毛细血管直径,呈弥漫性分布,对毛细血管有挤压现象,称为中度系膜增生(图10 -24)。增生的系膜组织呈团块状聚集,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结构破坏,称为重度系膜增生,基本已到了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程度。中度和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常伴有灶状或多灶状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
图10-24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ASM x400)
【免疫病理】 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在系膜区有不同程度的沉积,有时阴性,有的伴有毛细血管壁的沉积。有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显示高强度的lgM或Clq在系膜区沉积,前者称为lgM肾病,后者称Clq肾病,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特殊类型。
【电镜】 可见肾小球系膜增生,常见低密度云絮状电子致密物沉积,肾小球上皮细胞可出现节段性足突融合。
肾小球系膜细胞是肾小球内最活跃的成分,相当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一部分,所以很多原因和疾病均可导致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如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恢复阶段,便可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各年龄均可发生,临床上可出现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乃至肾功能损伤等多种表现,预后好坏不等。
本病主要为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而致病,当多价抗原与高亲和力抗体等量结合而形成难溶的大分子免疫复合物时,便可沉积于系膜区,并使系膜增生。
6.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ocapillary glomerulonephritis)又称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这是一组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高度增生、广泛系膜插入和毛细血管壁增厚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预后较差。根据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特点和预后,分为两型。
病变肾脏早期大体变化不明显,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时,表现为大白肾,晚期呈现颗粒性萎缩肾。
(1)I型该型最多见,占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的45%以上。
【光镜】 可见肾小球弥漫性肿胀,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性重度增生,并进而沿毛细血管内皮下间隙向毛细血管壁长入(系膜间位或插入,interposition),使毛细血管壁增厚,血管腔狭窄乃至闭塞。由于插入毛细血管壁的系膜基质与基底膜具有相似的染色特点,使增厚的毛细血管壁有双层或多层的基底膜出现,称为双轨征( doublecontours.tramtrack)(图10-25)。疾病后期,系膜基质增生尤为明显,毛细血管腔大部分闭塞,使肾小球结构呈分叶状,称为分叶状肾小球肾炎(lobular glomerulonephritis)。肾小球病变严重时,可伴发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变。
图10-25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弥漫重度增生,广泛插入,基底膜增厚
并呈双轨状( PASM×400)
【免疫病理】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沿肾小球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呈弥漫的粗颗粒状沉积,有时亦可见IgM、Clq和C4呈阳性表现。
【电镜】 除系膜增生和系膜插入外,在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内皮下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2)Ⅲ型约占这一组肾小球病的20%,多见于青年女性。本型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预后均与I型相似,只是在电镜下显示电子致密物同时存在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下和上皮下,故有混合性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之称。
I型和Ⅲ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属于免疫复合物沉积病。大分子难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系膜区,进而使系膜处于超负荷状态,是系膜高度增生并出现系膜插入的主要原因。该两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青壮年,60%呈现肾病综合征,20%~ 30%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常迁延进展并出现肾功能衰竭。
所谓Ⅱ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虽然其光镜表现与I型相似,但目前认为属于代谢性肾病,已不属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该型很少见,仅占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的15%。预后最差。
本型的肾小球病变虽然也有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的弥漫住重度增生,但系膜插入现象不如I型和Ⅲ型那样显著。免疫病理仅有补体C3呈粗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也可波及毛细血管壁,而免疫球蛋白(IgG等)则呈阴性或弱阳性。电镜下改变最为特殊,可见毛细血管基底膜的致密层被大量连结成带状的电子致密物取代(图10-26),故又有电子致密物沉积病之称( dense deposit disease,DDD)
图10-26 电子致密物沉积病(DDD)
肾小球基底膜致密层中带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电镜×5000)
对肾小球的带状电子致密物分析证明,其中并无免疫球蛋白,因此否定了免疫复合物的存在,而是基底膜内糖蛋白或血浆蛋白变性或聚集的结果。此外,患者体内可检出C3肾炎因子(C3 nephritic factor,C3NeF),C3NeF是C3bBb转化酶的自家抗体,两者结合后,并不使C3bBb失活,只是不被正常时导致其裂解的H因子、I因子和CRI所作用,所以使C3bBb的作用增强和延长,导致补体旁路激活不断进行,造成了患者的持续低补体状态和基底膜的变性,所以,补体代谢障碍是本病发生的中心环节。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应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膜性肾病鉴别。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仅有系膜组织的增生,不波及基底膜,或仅有局灶节段性系膜插入;膜性肾病只有基底膜增厚,无细胞增生。
7.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又称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xtracapillary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是以大量新月体形成为主要特点的肾小球肾炎。
病变肾脏早期的大体表现呈肿胀状态,晚期呈现颗粒性萎缩。
【光镜】最突出的特点是大多数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损伤和断裂,肾小囊出现细胞或其他有形成分充填,形成新月体。本病的病理诊断标准应强调两点:①有新月体形成的肾小球必须超过肾小球总数的50%;②所形成的新月体均为封闭肾小囊腔50%以上的大型或闭塞性新月体。新月体的形成首先应归因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严重损伤和断裂,使血液的细胞成分及纤维蛋白大量涌入肾小囊,导致肾小囊上皮细胞增生。早期的新月体主要由肾小囊上皮细胞和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组成,称为细胞性新月体(图10-27)。继而有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形成,称为细胞纤维性新月体。成纤维细胞可由肾间质通过破坏的肾小囊基底膜长入,也可由肾小囊上皮细胞转化而来。最后由胶原纤维、浸渍的血浆及基底膜样物质共同组成硬化性新月体。硬化性新月体内可出现裂隙并有肾小囊上皮细胞被覆,称为肾小囊的再沟通。组成新月体的各种成分只能充填于肾小球血管极以外的肾小囊,所以只有通过血管极的正切面,才呈现典型的新月体,而错过血管极的切面,仅可见环状体乃至盘状体。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严重损伤,并被新月体挤压而皱缩于肾小球血管极的一侧。由于多数肾小球损伤严重,导致肾小管多灶状或弥漫性萎缩,肾间质多灶状或弥漫性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图10-27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细胞性新月体形成( PASM×600)
【免疫病理】 该型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袢严重损伤并导致新月体形成的机制有3种类型:①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导致的抗基底膜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I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约占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20%,显示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沿毛细血管壁或基底膜呈细线状沉积(图10-28);②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如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的严重表现(Ⅱ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约占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40%,显示免疫球蛋白IgG、或IgA、或IgM及补体C3等呈颗粒状沿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沉积;③免疫反应阴性(Ⅲ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约占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40%,多数由血管炎引起,多数患者血内抗白细胞胞浆抗体( AN-CA)阳性。此外,有的病例抗基底膜抗体和ANCA双阳性;有的病例全阴性。
【电镜】 可见毛细血管基底膜断裂和皱缩,纤维素凝聚于肾小囊,上皮细胞、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生。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可见不同部位的电子致密物沉积。
图10-28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抗基底膜抗体( IgC)沿毛细血管壁线状
沉积(免疫荧光×400)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主要发生于青壮年,血管炎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中老年。临床均表现急进型肾炎综合征,短期内呈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所以又称急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或恶性肾小球肾炎( malignant glomerulonephritis)。
8.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sclerosing glomeruloneplmtis)是上述各种类型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球病持续进展的结果。病理特点是多数(超过全部肾小球的75%)肾小球硬化23。临床特点则表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硬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结构损伤,系膜增生导致系膜基质增多,或由于硬化性新月体、肾小球周围乃至增生的系膜组织产生大量胶原纤维,最终使肾小球呈现均质无结构的瘢痕球,有时又称为肾小球玻璃样变性。未硬化或病变较轻的肾小球以及所属的肾小管则呈代偿肥大的变化(图10-29),形成肉眼可见的颗粒性固缩肾,也称终末期肾( end-stage kidney)。有时全小球硬化、节段性硬化、不同程度的系膜增生混杂存在,但全小球硬化的病变占全部肾小球的50%上下,可称为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可视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前趋阶段。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