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从《人间词话》谈病理医生的成长之路和病理诊断的局限性
2019-07-07 19:02
阅读(649)
评论(1)
分类:病理杂谈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
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作为一个病理人,我们在病理诊断之路上,也要经历这三重境界。一个病理医生的
成长离不开那三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学好基本功,从宏观到微观,从细胞到分子水平来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
程。
《人间词话》最初是在1908年11月的《国粹学报》上发表的第一批,然后在2019年1月和2月分别发表了第二批和第三
批。我们现在是2019年,距王国维最初发表《人间词话》,已有一百一十年之久了。我们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
学,一个时代也应该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很多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和我们现在可以说明的,王国维先生当时没有看
到,没有说明。这说明王国维所处的时代必然使《人间词话》受到时代的局限性。
我们病理诊断的局限性也受时代的影响,从最初的形态学到后来免疫组化问世,到现在的分子病理学发展,这些时代进
步的产物让病理诊断的手段越来越多,似乎让病理诊断的局限性越来越小。从临床操作的进步来说,我们得到的标本越来越
小、越来越少了,这似乎让病理诊断越来越具有挑战性,让病理诊断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了。从理论上讲,一进一退,似乎
可以让病理诊断的局限性相互抵消。事实真是如此吗?
2010年廖文德老师发表了《加强病理诊断局限性教育的必要性》一文,文中指出:无论目前的临床检查技术多么进步和
先进,病理诊断仍然是迄今诊断疾病的最可靠的方法,被称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一些疾病自身的因素,病理诊
断技术的局限性及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病理诊断并不是万能的,有时也会出现偏差,甚至诊断错误。向临床医师说明这点
很重要,可避免因临床医师过分依赖病理检查造成的医疗差错、纠纷;同时使临床医师意识到他们在病理诊断中的重要作
用,理解并尊重病理医师的工作,因而有必要对临床医师进行病理诊断局限性的教育(其实也要对病理医生进行病理诊断局
限性的教育)。同年,王亚娟和包磊老师发表了题为《临床病理活检的必要性与病理诊断的局限性》的文章,对病理诊断局
限性归纳为主观因素(这些客观存在必然导致疾病形态在不同的病变时期有着不同的差异,造成病理诊断的不确定性)和客
观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以上两篇文章的作者指出:病理诊断是经验性诊断,需要自信但不能盲目自信,需要与临床紧
密联系,加强沟通,将病理诊断的局限性降到最小。正如纪小龙老师在《病理诊断读片经典语录》一书中写到:临床医生与
病理医生两者如同夫妻关系,恩爱则家和兴旺,事业发达;折腾便不得安宁,支离破碎。
每个病理医生都希望自己能诊断出所有疾病,但事实上因为客观存在的因素和诊断水平有限而会导致诊断错误或诊断不
明确的事情发生。因此我们要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遇到少见部位的常见病或少见病、疑难病例时要主动全科会诊或院外会
诊,如今远程会诊已成为现实。病理人需要三看:看书、看片、看电脑,用《病理诊断读片经典语录》书中的“仰天大笑上
网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作为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纪小龙.病理诊断读片经典语录.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3】廖文德.加强病理诊断局限性教育的必要性.2010.
【4】王亚娟,包磊.临床病理活检的必要性与病理诊断的局限性.2010.
本文允许在互联网范围内转载,使用时请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作品来源。
下一篇:EWSR1基因的自述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