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关于病理诊断中的2个“误诊”
抛开形态学谈免疫组化都是耍流氓,但有时候因组织太小或挤压导致形态学不典型,甚至带有欺
骗性,会给诊断带来一些弯路,此时要多管齐下(免疫组化、分子检测、疑难病例讨论、会诊)
才可救人救己。
病例1:患儿,男,5岁。因反复膝关节疼痛入院就诊。临床诊断为“生长痛”,未做相关检查。
后因疼痛加剧,疼痛时间延长,并出现髋关节疼痛再次入院。做相关检查发现腹腔有一包块,在
某医院行粗针穿刺进行病理检查:
第一次免疫组化结果:CD99和FLI-1阳性、Ki-67(80%+)、Desmin、Myogenin、NSE、Syn、S100、WT-1、CK、LCA、CD56和EMA均阴性。
病理诊断:小圆细胞肿瘤,考虑PNET/尤文氏肉瘤,建议做FISH检测EWSR1基因。
FISH结果:EWSR1基因断裂阴性。
进一步免疫组化:TdT、PAX-5、CD20和CD10阳性,CD3和CD5阴性。
最后诊断: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起初误诊原因:(1)看到CD99和FLI-1阳性就考虑为PNET/尤文氏肉瘤;(2)对于因关节疼
痛来就诊的患儿,没有重点考虑淋巴瘤/白血病的可能;(3)在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中LCA可为阴性。
病例2:患儿,男,2岁6个月。因精神差、消瘦等原因入院检查,发现鼻咽部肿物,取活检进行
病理检查,组织形态学显示如图1。
图1:卵黄囊瘤组织形态学(图片来源:作者)
第一次免疫组化结果:CK和Vimentin阳性、Ki-67(60%+)、Desmin、Myogenin、SMA、
NSE、Syn、S-100、CD56和CD99均阴性。
疑难病例讨论:围绕形态学、CK阳性肿瘤、发病年龄和部位进行讨论。
讨论结果:(1)发生在儿童的“四不像”肿瘤要考虑卵黄囊瘤的可能(典型形态和典型部
位的卵黄囊瘤容易诊断,对于小标本和不典型部位时容易误诊);(2)对于CK阳性肿瘤,
要想到卵黄囊瘤(虽然发生于鼻腔鼻窦的卵黄囊瘤极其罕见),如是卵黄囊瘤,则要求临床
进一步检查,排除转移的可能;(3)2岁6个月是儿童卵黄囊瘤的好发年龄。
进一步免疫组化:SALL4、AFP(图2)、GPC-3和CD34阳性,GFAP和EMA阴性。
图2:卵黄囊瘤AFP阳性(图片来源:作者)
最后诊断:卵黄囊瘤。
进一步阅读:卵巢原始GCT有时较难诊断,尤其是最易将卵黄囊瘤误诊为透明细胞癌(参考文
献:SALL4是一种新的卵巢原始生殖细胞肿瘤标志物.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10):
662.)。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