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扪心自问 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

2017-09-20 09:35  阅读(275)  评论(0)  分类:观点
  • 作者: 徐连泉(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病理科)

  日前浏览某医学网站,发现一篇病理同行写的稿子,大意是:他报告“(宫腔刮出物)大部分为呈增生反应的子宫内膜组织,另见少量游离鳞状上皮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门诊专家看后在报告下面画了几个波浪线,对患者说病理报告错了,并且说如果宫腔里面出现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就是癌症了,要切子宫。患者吓得不行,跑到报告发放处大闹。报告发放处的医生和他都给患者解释,可患者就是听不进去,回去哭了一个晚上。直到借片在省立医院会诊,并做了锥切手术,事情才告一段落。但还片时,患者家属仍说他们“不太详细”,“谢谢”的背后带有明显的不满意。

  在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他认为首先是临床专家没有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对报告有疑问不给他们打个电话,而是在患者面前直接说某某搞错了,太武断;其次是他们的专家缺乏应有的业务素养,天天只开个剖宫产就以为自己是大咖了,不学习新东西,落伍得不成样子;再者就是医院管理存在漏洞,让一个天天只知道开剖宫产的产科专家去看妇科疾病,行得通吗?最后说道“我们所有的医务工作者都应该携手并进,认真对待每个病人,对待每个疾病,做有效的沟通,尽量避免矛盾的产生”。

  在分析他的反思之前,请先看看遇到类似的事情我是怎么做的。

  那是一个因阴道流血半月,彩超示子宫内膜增厚(1.5 cm),行宫腔镜下刮宫送检的标本,镜下呈典型的晚期分泌期子宫内膜。但再细心观察时,却发现一个极小的被覆鳞状上皮的“乳头”,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附图1)。我没有像前面同行那样看见什么就报告什么,而是联系患者到我的办公室,对她详细解释了有关的镜下所见,之后建议尽快宫颈活检,并在病理报告中注明。

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

附图1

  几天后,她的宫颈活检标本送来了,结果3、6、9、12点都是浸润性鳞状细胞癌(附图2)。家属请上级医院会诊,同样如此。她很感激,随即入院接受了宫颈癌根治手术。

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

附图2

  此事被医院宣传科知道后,当即被写成稿子在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发布,随后被齐鲁网转载。德州晚报的记者又跟进采访,将事情经过发表在德州晚报上。我自己也以《细心、细心、再细心,宫腔标本查出宫颈癌》为题,撰写了一篇图文并茂的稿子发表在网上。一时间,医院同事对我多有好评。

  同样的事情,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为什么?

  我认为,他们医院那个临床专家的做法的确有些不妥,但他的反思也值得探讨。我们要扪心自问,作为一名病理医生,自己做得够好了吗?且不说我们的病理报告与国外的病理报告相比有多么大的差距,单单说我们有没有给临床提供足够多的病理信息。如果病理报告是(宫腔刮出物)中见少量游离鳞状上皮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对于经验不够丰富的临床医生有可能以为是宫内膜病变,引起误解。要是在报告中加上“考虑宫颈来源,建议宫颈活检”之类的备注,是不是更加妥当?

  我曾写过一篇《病理医生看的是病,不仅仅是看切片》的稿子发表在网上,强调病理医生发报告时要时刻为病人负责,而不能以镜下看见的是什么,仅仅为所谓的切片负责;一定要多与临床医生沟通,必要时还要亲自问病人、查病人,给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切记:病理医生看的是病,不是仅仅看切片;病理医生是为看的病人负责,不是仅仅为镜下所见负责。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