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辅助物质运输又参与防御
辅助物质运输又参与防御
循环系统器官3、淋巴管
淋巴管有一系列的管道,也可称之为淋巴管系统,在参与循环系统中,传统称辅助部分。其重要作用是参与人体的免疫防御,以后在淋巴免疫系统章节专门讨论。免疫系统只有通过循环系统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可以说淋巴管系统带有两种功能,参与组织液的静脉回流这个功能和参与身体重要防御的免疫功能。
淋巴液:是组织液的一部分,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成了淋巴,就是淋巴液的简称。组织液:是组织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液体,血管的血液经毛细血管壁滤出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重新吸收入静脉,只有小部分进入淋巴管,成为无色透明液体,淋巴液是水和大分子等物质,经过淋巴结的过滤,最后通过一道道淋巴管单向流入静脉,回到心脏。所以淋巴管可视为静脉系的辅助部分。如果发生淋巴液回流障碍,所属器官组织便会发生水肿。
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淋巴液通过淋巴管道系统运输到静脉送往心脏。流动的淋巴液都要经过淋巴结的过滤,以便促进产生抗体。
毛细淋巴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毛细淋巴管比毛细血管略粗,它的起始为膨大的盲端,彼此吻合成网,通透性比毛细血管大,一些大分子等物质都较容易进入,如:蛋白质、脂滴、细菌、异物和癌细胞等。除上皮、牙釉质、角膜、晶状体、软骨、脊髓和脑外,毛细淋巴管遍布于全身各处。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可吸收小肠内85%左右的脂肪,使淋巴液呈乳白色,这些液体称乳糜液,这个管道称乳糜管。
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结构与静脉相似,但管径较细,管壁较薄,瓣膜较多,呈串珠状外形。分为浅、深两种淋巴管。浅淋巴管位于皮下,常与浅静脉伴行,收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深淋巴管与深部血管伴行,收集肌肉和内脏的淋巴。浅、深淋巴管经过一个或多个淋巴结,淋巴管互相之间有广泛的交流沟通。
淋巴干:全身浅、深淋巴管,共汇集成9条淋巴干。分别是左、右颈干(汇合头、颈部淋巴管的淋巴);左、右锁骨下干(汇合上肢和胸壁淋巴管的淋巴);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胸腔脏器及胸腹壁淋巴管的淋巴);左、右腰干(汇合下肢、盆腔器官等淋巴管的淋巴)和肠干(汇合腹腔不对称器官淋巴管的淋巴)。
淋巴导管:淋巴干最后汇集成2条淋巴导管,即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右淋巴导管:长约1.5cm,收集人体右上1/4的淋巴回流,注入右静脉角。右淋巴导管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而成。胸导管:长约30-40cm,收集人体左上以及下半身3/4的淋巴回流,注入左静脉角。第一腰椎体前方为胸导管起始处,有个膨大,称为乳糜池。因胸导管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它们收集了小肠的乳糜液。胸导管注入静脉角之前,又接纳了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胸导管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导管。
淋巴结:是淋巴管的淋巴液向心行程中不断经过的器官。呈扁卵圆形或圆形,灰红色,质软,1-25毫米大小。隆凸侧可有数条输入淋巴管道进入。凹陷侧为淋巴结门部,可有1-2条输出淋巴管,并伴有血管神经出入。淋巴结表面为被膜,下面为实质。实质由皮质、副皮质和髓质组成。被膜伸入实质形成小梁,小梁形成网状支架,支架之间为淋巴窦,淋巴窦由内皮细胞构成壁。窦内缓慢流动着淋巴,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异物、细菌和将要衰老的细胞。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当遇上致病因子时,如细菌、毒素和癌细胞等抗原,淋巴细胞会增生增多并产生抗体,清除或阻止这些致病因子,如解决不了,就会向上蔓延和扩散。淋巴结一般隐藏在身体较隐蔽处的软组织内,如常见于颈部、颌下、腋窝和腹股沟等处。内脏淋巴结一般位于器官周围,尤其在器官的门部。
从理论上讲,全身约有450-800个淋巴结。我认为不是生来就有这些淋巴结,它的形成是局部感染时,通过免疫反应,由淋巴细胞-组织-小结到淋巴结,逐步器官化的过程。这是我长期从事病理工作,观察组织学得出的结论,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还待商讨。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