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肥大细胞增生症

2015-11-05 20:36  阅读(1346)  评论(0)  分类:专业


定义

肥大细胞增生症是指肥大细胞在一个或多个器官中异常积聚的一组疾病。

流行病学

1、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CM):约占所有肥大细胞增生症的80%。最常发生于儿童,80%小于6个月,成人一般发生在30至40岁。

2、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通常发生在30岁以后。

诊断标准

1、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儿童,具有色素沉着的溃疡特征的典型皮肤病变,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或孤立性皮肤肥大细胞瘤,由皮肤活检证实。

2、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任何年龄,需要满足1条主要标准和1条次要标准或满足3条次要标准。

(1)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无“B”或“C”表现和与克隆性血液病无关。

骨髓肥大细胞增生症:惰性的SM伴有骨髓侵犯且无皮肤侵犯。

(2)潜伏性SM:SM伴有2条或更多的“B”表现但无“C”表现。

(3)伴有相关的非肥大细胞系造血系统疾病的SM(SM-AHNMD):SM伴有MDS、CMPD、AML或淋巴瘤等符合WHO分类诊断标准的特征。

(4)侵袭性SM:SM伴有1条或更多“C”表现。无相关的克隆性造血系统疾病和无肥大细胞白血病。

   淋巴结病性肥大细胞增多症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表现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伴有广泛的骨髓侵犯和肝脾肿大,但通常无皮肤病变。

(5)肥大细胞白血病:SM伴有活检表现非典型肥大细胞弥漫间质浸润,骨髓抽吸至少有20%的肥大细胞以及肥大细胞至少占外周血白细胞的10%。

   白细胞减少性肥大细胞白血病:与上述相同,但肥大细胞占外周血白细胞的不到10%。

3、皮肤外肥大细胞增生症:无SM的依据,无皮肤病变,伴非破坏性生长和低级别的单发性肥大细胞肿瘤。

4、肥大细胞肉瘤:无SM的依据,无皮肤病变,伴破坏性生长和高级别的单发性肥大细胞肿瘤。可发生转移或演变成肥大细胞白血病。

流式细胞仪检测CD2或CD25阳性是诊断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可靠依据。

临床特征

1、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所有病变均可表现溃疡和色素沉着。无全身侵犯或器官肿大。

(1)溃疡性色素沉着症:最常见的表现,可发生于儿童或成人。

(2)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几乎均发生于儿童。

(3)皮肤肥大细胞瘤:通常发生于婴幼儿,表现为孤立性病变。

2、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症状和体征):

(1)一般表现:疲乏、发热、体重下降

(2)皮肤表现:溃疡、紫癜、皮肤划痕现象

(3)相关表现:腹痛、面色潮红、晕厥、高血压或低血压、头痛、心动过速、呼吸症状

(4)骨相关表现:疼痛、骨折、关节痛

(5)脾肿大,其次是淋巴结肿大,肝肿大

(6)造血系统症状:贫血、白细胞增多或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增多或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非常罕见。20-30%的SM与克隆性非肥大细胞造血系统疾病有关。

组织病理学

浸润性肥大细胞可疏松散在分布或形成簇状。强烈推荐进行Giemsa染色或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染色以证实这些细胞的存在。

1、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

(1)溃疡性色素沉着症:发生于儿童,可见梭形肥大细胞聚集在真皮乳头并蔓延至网状层,常围绕血管周围。成人病变中肥大细胞数量较少,因此需要检测多张切片以证实肥大细胞数量高于正常,更常与毛细血管扩张症有关。

(2)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在真皮乳头和网状层上部可见肥大细胞形成的条带。结节性病变无法与皮肤肥大细胞瘤区分。

(3)皮肤肥大细胞瘤:在真皮乳头和网状层可见片状的成熟肥大细胞浸润,可蔓延至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

2、骨髓:通常表现为多灶性边界清楚的肥大细胞团,可位于小梁周围、血管周围或散在分布。病变可以淋巴细胞为中心,周围绕以肥大细胞,最外围是嗜酸性粒细胞。在其它病例中,梭形肥大细胞可弥漫性分布,伴有明显的纤维化。应该检测是否存在相关的造血系统疾病。肥大细胞白血病表现为非典型肥大细胞弥漫性浸润,这些肥大细胞无颗粒形成,具有分叶核和明显的核仁。

3、淋巴结:可表现弥漫性浸润或副皮质区浸润。伴有生发中心和血管增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浆细胞增多或纤维化。

4、脾脏:可表现为任何部位的浸润,伴有纤维化,但完全硬化非常罕见。

5、肝脏:可见小簇状肥大细胞,伴有纤维化,但完全硬化非常罕见。

6、骨骼:常表现为骨硬化,但可联合存在溶骨性病变。

免疫组化


反应性骨髓增生

骨髓肿瘤

母细胞性白血病

病例数

54

16

5

CD2

阴性

阴性

阴性

CD25

阴性

negative5

阴性

CD117

阳性

少数阳性

阳性

chloroacetate esterase

阳性

少数阳性

阳性

Tryptase

阳性

阴性

阳性

 

 


肥大细胞增生症

系统性惰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克隆性非肥大细胞血液病

系统性侵袭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肥大细胞白血病

局限性骨髓肥大细胞增生症

napthol  ASD chloroacetate esterase

阳性






tryptase

阳性2/2, 14/144

19/19



1/1

2/2

chymase

某一亚细胞群中阳性






lysozyme

阳性 7/14






CD2

阳性:正常肥大细胞阴性,阳性细胞比例小于CD25阳性细胞数

13/19,  35/43

11/20

2/7

1/1, 2/3

2/2

CD14

阴性






CD15

阴性 0/2

0/19



0/1

0/2

CD16

阴性






CD20

阴性 0/14






CD25

阳性(正常肥大细胞阴性)

42/43

20/20

7/7

3/3


CD29


7/17



1/1

0/1

CD30


0/18



0/1

0/1

CD31


0/17




0/1

CD33

阳性






CD34

阴性 0/2 

0/18



0/1

0/2

CD45

阳性

18/18



1/1

2/2

CD51


7/14





CD56


0/14




0/2

CD68  (PG-M1)

阳性 14/14

18/18



1/1

2/2

CD117

阳性 2/2

19/19



1/1

2/2

bcl-xL


18/18



1/1

2/2

bcl-2


0/17



<5% 的细胞阳性

0/2

HLA-DR


17/17



1/1

2/2

myeloperoxidase

 阴性 0/124

0/12



0/1

0/2

细胞遗传学

c-kit点突变在绝大部分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中存在。目前推荐依据突变类型进行的一种新分类方法。成人散发的肥大细胞增生症主要表现的突变是Asp816Val,导致c-kit激活和持续磷酸化。该型突变罕见于儿童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当存在时,其临床表现和病变过程呈非典型。骨髓肥大细胞性白血病缺乏c-kit突变。

鉴别诊断

1、反应性肥大细胞增生:反应性肥大细胞表现tryptase阳性但CD2和CD25阴性。组织切片中CD25阳性染色对于诊断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非常可靠。巨核细胞和一些T细胞可保留CD25弱阳性至中等阳性,提供了内对照。

2、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的区分,特别是在伴有未成熟的嗜碱性粒细胞的骨髓性肿瘤:均可表现tryptase阳性但嗜碱性粒细胞表现CD117阴性。

3、伴有克隆性肥大细胞的髓系肿瘤

4、AML,可呈CD117阳性。

预后

1、儿童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通常可表现自行消退或持续性紫癜。

2、成人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少有消退。

3、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不可治愈,预后表现不一致。皮肤侵犯与惰性表现有关。

4、惰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可正常生存。

5、肥大细胞肉瘤和肥大细胞白血病:生存时间很短。

6、伴发相关的淋巴造血肿瘤:表现恶性肿瘤病变过程。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