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BCR/ABL融合基因检测——CML诊断\"金标准”

2015-09-27 12:40  阅读(3579)  评论(0)  分类:专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genous leukemia, 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主要累及粒细胞系,表现为持续、进行性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加,分类中出现不同分化阶段的粒细胞,尤其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90%以上患者白血病细胞中有恒定的、特征性的Ph染色体及其分子标志BCR/ABL融合基因。本病发病率较高,可见于各年龄组,以20~50岁多见,诊断时中位年龄为45~50岁。CML起病缓慢,初期症状不明显,逐渐出现乏力、低热、盗汗、食欲减退及消瘦等。其自然病程是由慢性期进展为加速期,最后发展为急变期,急变后患者常在3~5个月内死亡。

 

CML患者中易位类型绝大多数为 t(9;22)(q34;q11)的典型易位,少数有变异易位,包括22号与非9号染色体间的简单变异易位,3条或更多条染色体间的复杂易位(隐匿易位)。易位形成的Ph染色体是由位于9q34的ABL原癌基因断裂并易位到22q11的断裂点簇集区BCR形成,并在断点处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该基因可转录出一个8.5kb的异常mRNA,最终翻译成210KD蛋白质(P210)。P210具有较强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可通过多种信号传导途径来活化癌基因和某些细胞因子,最终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

BCR/ABL融合基因检测意义:

 

   1. CML辅助诊断

 

90~95%CML患者可检测出典型的t(9;22)(q34;q11)易位,约5%的CML患者通过核型分析难以检测到Ph染色体,但可检测出融合基因存在,仍被归为Ph+ CML分类。另有一小部分未发现融合基因,此类患者往往年龄较大,外周血单核细胞相对增多,骨髓病态造血更趋明显,染色体核型异常多见,往往治疗效果较差。

 

 2.  CML病程监测

 

Ph染色体存在于CML的整个病程中,治疗缓解后,仍持续存在,只有消除Ph阳性克隆,才能达到最终治愈。《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专家共识(2010版)》中强调CML治疗需达到细胞遗传学甚至分子学反应。三项开放、非对照性的II期临床研究显示在Ph+慢性髓性白血病急变期、加速期和经α-干扰素(INF)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中,细胞遗传学的缓解程度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组患者的长期预后有重要影响,达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和未达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的患者在60个月时的未进展率分别为99%、90%和83%,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和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在长期预后上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01)。FISH方法是监测细胞遗传学反应的重要方法,在治疗期间可实时反映患者体内BCR/ABL融合基因细胞量的动态变化,用于后续的治疗方案选择及药物使用效果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当CML进入AP和BP时,会出现其它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如2Ph、+8、i(17q)、+19和+21等,异常较临床或血液学急变征象早2~4个月出现,因此在CML病程中使用包括BCR/ABL融合探针外的多探针体系监测染色体改变有助于早期预测CML进展。

 

3.  CML靶向用药

 

对初诊患者进行BCR/ABL检测,可以进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包括Imatinib/Dasatinib/Nilotibib等)受益人群筛查。2001年5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伊马替尼以商品名格列卫®(Glivec®)(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上市。同月,它被称为治愈癌症的“魔术弹”,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格列卫可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 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

 

BCR/ABL融合基因检测方法:

 

1.  BCR和ABL断裂位点多、易位类型复杂。PCR检测的灵敏度高,但只能用于已知转录本的检测,同时PCR方法只能检测很小范围内的基因序列,而当基因序列发生变异时,易出现假阴性结果。此外,标本保存质量、检测试剂灵敏度等因素影响,均可能导致假阴性情况发生。

 

2.  常规核型分析的灵敏度低,需要对样本进行细胞培养,受制于中期染色体质量;对于不典型易位或隐匿型易位较难检测。

 

3.  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用于外周血或骨髓间期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检测,采用双色探针直接靶定断裂点两端,具有敏感,特异,高效和重复性好的特点,它能揭示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或由血液或骨髓形态学检查未检出的亚微观异常。检测检测结果直观,不同信号类型体现易位方式差异,利于临床分析。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