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1801 先天性畸形

2013-03-19 22:08 阅读(365) 评论(0) 分类:《诊断病理学》文待修

           第一节 先天性畸形

                   一、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脑发育

  胚胎发育的早期,外胚层在原始脊索等的诱导下分化出神经外胚层,先是衍生神经板、神经沟和神经管等几个阶段,再由神经管衍生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管最早的形态是脑泡。脑泡在延长的过程中出现前、中、菱三个脑泡。前脑泡发展为端脑和间脑。端脑主要演变为两侧大脑半球,间脑演变为丘脑和下丘脑。中脑泡演变为中脑顶盖部和大脑脚。菱脑的前份演变为后脑,又进一步演变为小脑和脑桥。菱脑的后份演变为末脑,与神经管尾段相连演变为延脑。与延脑相接的神经管则发展为脊髓。

    神经管的组成细胞是神经上皮细胞,不断分裂增殖,特性分化成原始神经母细胞(即成神经细胞的干细胞)和成胶质细胞(相当于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前者又衍生出各种类型的神经元。后者又衍生为星形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在神经上皮细胞衍生、增殖分化过程中相当一部分迁移到外围成新的细胞层,即套层。大脑皮质就是由端脑套层的原始神经母细胞迁移和分化而成。种系发生上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最早出现的是原皮质(如海马和齿状回),继之出现旧皮质(如梨状皮质),最晚出现的是新皮质。原始神经上皮细胞的一部分后来变为室管膜层。

    小脑起源于后脑翼极背侧的菱唇,左右菱唇中线融合形成小脑板,以后演变成小脑半球和小脑蚓。小脑的绒球小结叶又称原小脑,与前庭系统有联系。

                       二、病因和发病学

    中枢神经系统的先天性畸形并不少见。据欧美的统计资料1940-1990年间死产儿的8%~ 10%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先天性畸形,早期婴儿死亡病例的5%~ 6%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另外,一份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和先天性缺陷有关的诸多原因造成婴儿死亡的病例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约占15%。国内的统计资料显示神经系统先天畸形虽在尸检或是活产中占第三位和第四位,但均为重度致残或致死性畸形。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遗传因素中突变基因的遗传、功能性突变的缺失和增强以及染色体异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些畸形显然有遗传因素的影响,譬如先天性家族黑朦性白痴,有些畸形显然与染色体异常有关,譬如Down综合征是21三染色体,无嗅脑畸形是13~15三染色体。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外来因素都可以导致胚胎发育畸形,譬如胚胎发育成熟期间母体感染疾病(尤其是风疹病毒)容易引起脑小畸形、脑积水和胼胝体缺如。放射线的损害极易导致脑发育畸形。另外,某些化学物质,尤其是一些药物也易引起胚胎发育畸形。新近的研究资料还表明妇女怀孕早期体内叶酸缺乏是造成神经管畸形发生的主要病因。仍有不少学者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先天性畸形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协同作用的结果。

                        三、神经管闭合障碍的畸形

    1.神经管闭合不全( dysraphic  disorders)  是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畸形病变。胎儿期间神经沟发育成神经管的过程中若是闭合发生缺陷就会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畸形,而且常伴有其周围组织(脑脊膜、颅骨、脊椎、神经根和皮肤等)的缺陷。各个国家的患病率统计一般是1%0左右。

    2.颅裂畸形( cranioschisis)  是颅骨先天性发育障碍造成的严重病变。由于脑组织直接暴露在羊水内,结果造成组织的坏死、变性或是出现血管瘤样结构。它多在中线部位,出现大小不一的颅骨缺损,若是颅骨缺损小,不出现颅腔内容物的膨出,头皮是完整的,称为隐性颅裂( cranioschisis occulta),一般没有什么临床意义。还有一种就是囊性颅裂,许多病例可见硬脑膜和脑组织在中线通过骨缺损部分疝出,即是脑、脑膜的膨出。颅裂偶尔伴发脊柱裂。

    3.颅脑畸形( exencephaly)  这一术语仅适用于胚胎或实验性动物模型。是指脑的突起部分先于脑的变性。膨出的囊内可见萎缩、软化或出血的脑组织和部分脑室及脉络丛。

    4.无脑畸形( anencephaly)  是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缺陷。神经沟发育过程中前端闭合障碍,即形成无脑畸形。有人认为血管的异常是致病因素。无脑畸形婴儿通常是早产或死产儿,且总是伴有颅裂畸形,Lemire等根据颅裂畸形的程度,将无脑畸形分为部分无颅畸形(不扩展到枕大孔的部分颅缺损)和完全无颅畸形(扩展到枕大孔的颅缺损)。显微镜下见未发育的脑组织呈蜂窝状,能找见分化不全的神经元。

    5.脑膜膨出( meningocele)  颅裂分为隐性颅裂和囊性颅裂两种,隐性颅裂不伴有硬脑膜疝出,若无症状,直到成年可不被发现。颅腔皮肤窦道是一种隐性颅腔闭合不全,是来源于颅腔内的残留皮肤组织的持久存在,并与皮肤交通。多见于枕外粗隆下方,留有一皮肤窦道,在皮肤窦道的一端或两端可长有皮样囊肿,有时皮肤窦道终端的皮样肿瘤可出现颅内肿块的症状,这一类病例常见反复发生的脑膜炎(图18-1)。

    囊性颅裂常伴有脑或脑膜膨出,依据膨出的内容可以分为五种亚型。

    (1)脑膜膨出(meningocele):仪含脑脊液。

    (2)脑膜脑膨出或脑脑膜膨出(encephalo-meningocele):含有脑脊液和脑组织。

    (3)脑膨出(encephalocele):仅含脑组织。

 (4)积水性脑膨出(hydroencephalocele):膨出的脑组织内有一与脑室相通的腔。

图18-1新生儿,枕部脑膜膨出

    (5)积水性脑膜脑膨出(hydroencephalomeningocele):除含有“脑室”和脑组织外,还有一个扩大的脑脊液腔。

    依据脑膨出的部位可以分为后枕部脑膨出和前额部脑膨出,后枕部脑膨出占脑膨出的70%,有枕外粗隆上方的枕上脑膨出和枕外粗隆下方的枕下脑膨出。如果骨缺损向下扩展到枕大孔,则称为枕大孔脑膨出。枕部脑膨出( occipital encephalocele)Meckel-Gruber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内容。后者则是一致命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疾病。前额部脑膨出较少见,有前顶(可见的)脑膨出和颅底(不可见的)脑膨出。前额部脑膨出还可分为下述四类:①额部脑膨出;②额鼻脑膨出;③额筛脑膨出;④鼻咽脑膨出。

    颅底脑膨出可以分为下述五种:①经筛(鼻内)脑膨出:通过筛板疝到鼻腔;②蝶筛(鼻内后部)脑膨出:通过蝶骨疝到鼻腔后部;③经蝶(蝶咽)脑膨出:通过蝶骨疝到鼻咽部;④蝶眶脑膨出:通过眶上裂疝到眼眶;⑤蝶(骨)上颌脑膨出:通过翼裂疝到眼眶,然后经眶内裂到翼窝。

    它们的临床症状因脑膨出的不同位置和形状、大小不同而异。

    6.脊柱裂畸形( spina bifida)  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椎管闭合不全引起的先天畸形,多伴有脊髓、脊膜或神经通过脊柱的骨缺损向外疝出,它也可伴有脊髓的发育障碍,如脊髓发育不全。脊柱裂有两种,一种是隐性脊柱裂( spina bifida occulta)。隐性脊柱裂大多没有什么临床症状,有一些病例则是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出现遗尿、肛门括约肌松弛、双下肢无力、肌肉萎缩和腰骶部痛等症状。另一种是囊性脊柱裂,依据其囊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几个亚型。如脊膜膨出( meningocele):只含脑脊液,没有神经组织;脊髓脊膜膨出( myelomeningocele):含脑脊液和神经组织。脊髓脊膜膨出发生率l%o~ 2%0,如果有家族史,其发生率可高达6%8%,很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文献中报道70%~80%的脊髓脊膜膨出可以伴发脑积水。再有一种是开放型脊柱裂。神经管缺如,脊髓保持其原始状态。椎弓缺如,又没有软脑膜和皮肤覆盖。脊柱裂畸形常伴皮肤窦道,出现潜毛窦病变,多见于腰骶部。此外,还可见一种较少见的脊髓肠源性囊肿( spinal enterogenous cyst),它是胚胎内胚层和外胚层之间的持久存在的通道,常出现在颈髓或上胸段的脊髋前方。通过椎体的缺损部位可与呼吸或消化器官沟通,椎管内脊髓肠源性囊肿多位于脊髓硬膜内、髓外,囊肿常与脊髓粘连。一般体积较小,囊壁薄,囊内容清亮黏稠液体。光镜下囊肿壁被覆单层分泌黏液的柱状上皮,也有的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类似胚胎发育过程中前肠衍化的支气管黏膜上皮。

    7.脊髓积水( hydromyelia)和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脊髓的囊性扩张,通常称脊髓中央管原发性扩张导致的脊髓空洞症为脊髓积水。另外,发病学上可以继发于脊髓蛛网膜炎、外伤和肿瘤出现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病变可侵及脊髓或延髓,发生于延髓的病变又称延髓空洞症(syringobulbia)。在病理上见脊髓近中心部出现一个或几个空洞,空洞壁大多是由胶质纤维构成,若是与脊髓中央管相通的则见被覆室管膜细胞。临床上表现为与侵犯的脊髓节段相一致的分离性疼痛,温觉缺失,触觉保留,轻截瘫和肌萎缩,还常伴有骨骼缺陷,50%以上的病例出现脊柱侧弯,大约25%的病例出现神经性关节病。

                       四、脑发育不全畸形

    脑发育不全畸形( cerebral  dysgenesis)是指脑实质本身全部或部分的发育不良。临床上似头颅的形状异常,还伴有程度不等的精神缺陷或白痴( amentia)为特征。

    1.大脑皮层发育不全( dysgenesis of cerebral cortex)主要表现为大脑沟、回的发育异常(图18也),以及由于神经元迁移障碍造成的各种各样的病理表现。有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和大范围或多灶状皮质发育不良。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focal cortical dysplasiasFCD)    可见于任何脑叶,尤以额叶、颞叶多见,常为单侧病变。临床症状以癫痫发作最为常见。大体检查许多病例常无明显的异常,只是电生理检查,有局部异常放电。有些病例可见脑皮层增厚,灰白质分界模糊,质地较硬韧。光镜下FCD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有皮层结构异常和皮层的细胞学异常。皮层结构常显现为水平方向的皮层分层结构紊乱和(或)垂直方向的柱状结构异常。皮层的细胞学异常显现有不成熟的神经元(immature neurons)、巨大神经元(giant neurons)、形态异常的神经元(dysmorphic neurons)和气球样细胞( balloon  cells)。在难治性癫痫手术摘取的标本中依照结构的异常和不同类型的细胞异常,皮质发育不良F'CD的病理分型如表181所示。

图18-2  10个月婴儿,智力差,肢体运动不灵,大脑皮层发育不全,结构异常

 

    18-1  FCD病理学分型

分型          主要的病理组织学所见

轻微MCD

    I    分子层内(或邻近分子层)的异位神经元

    Ⅱ型    分子层以外的异位神经元

FCD

    IA    皮质结构的异常,可伴轻微MCD的表现

    IB    皮质结构的异常伴巨大神经元或未成熟神经元

    A    皮质结构的异常伴形态异常神经元

    B    皮质结构的异常伴形态异常神经元和气球样细胞

    2.无脑回综合征( lissencephalic  synclrome)  主要是大脑皮层沟纹简单,脑沟少而浅,脑回宽而平。光镜下大脑皮层内的神经细胞排列紊乱,分层不全,甚至不分层,在半卵圆中心内常有异位的神经细胞,呈岛状聚集,说明有神经元的迁移障碍。这类病变常伴发巨脑回畸形,小头畸形,胼胝体发育不全,脑积水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多种畸形。另外一种大脑皮层发育不全是微小脑回( microgyria)或称多小脑回畸形( polymicrogyria)。在脑回发育畸形中比较常见,约占智力缺陷尸检的5%,主要发生在大脑上,但也可见于小脑,常是对称分布。脑沟增多.薄而小的脑回排列不规则,且常集簇存在。不过扣带回、海马和岛叶常不受侵犯。光镜下皮层不分层或者只有I~Ⅳ层,其中Ⅱ层常呈花边样。神经细胞多不成熟,胶质细胞增生,伴或不伴髓鞘脱失。值得注意的是微小脑回畸形常伴发脊柱裂、Arnold-Chiari畸形、神经元异位。

    3.大脑发育不全( cerebral  dysgenesis)  有脑小畸形

(脑重小于正常,已经发育到成年的脑重低于900g,多同时伴有头围小)、脑大畸形(脑重超过正常高限1800g,多同时伴有头围增大)、单眼畸形(又称并脑畸形,是由于染色体的异常,导致脊索前端中胚层发育缺陷,阻止了脑底部与形成口腔咽喉的前肠上皮层的接触,使终脑不能发育成两个大脑半球,只有一个共同的脑室)、脑穿通畸形(又称穿孔脑,是由于前脑泡局部发育不良形成孔洞,使脑室经过孔洞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可同时伴有脑回畸形等病变)、水脑畸形(是由于胎儿期血液循环障碍,特别是颈内动脉供血障碍的结果,一侧或两侧大脑半球不发育,代之以薄层组织,形如囊壁,内藏脑脊液)、儿童脑性瘫痪(是指先天性或围生期由于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非进行性的运动障碍为主的一组疾病)。脑性瘫痪可以是党天性脑发育不全伴发脑积水和脑穿通畸形,又称Little病,此外就是获得性儿童脑瘫。

    4.嗅脑发育不全( olfactory aphasia)  是终脑泡的前端严重发育障碍导致双侧大脑半球前部有不同程度的融合,甚至侵及海马,或伴有前脑整体化。这一畸形属于典型的13-15三染色体症。嗅脑发育不全可以见于Kallman综合征和Meckel综合征。此外,Apert综合征的新生儿也可见有嗅球和嗅束的发育缺如,嗅结节融合和海马的发育障碍。

    5.小脑发育不全( cerebellar agenesis)  真正的小脑完全缺如十分少见。小脑发育不全实际上是指小脑的发育停滞在胚胎的某个阶段上,按照发育不全的部位可以分为:①旧小脑发育不全,由于菱脑的两个翼板的合成发育受阻,结果蚓部完全或是部分发育不全。蚓部不发育,小脑分为两半。小脑半球和小脑脚体积减小,同时联系的各个神经核团如小脑齿状核、下橄榄核、前庭核有萎缩。②桥-新小脑发育不全,新小脑发育不全结果是小脑半球扁平,体积缩小,但蚓部和绒球发育良好。光镜下小脑半球中的苔状纤维和攀缘纤维明显减少,脑桥内桥横纤维和桥核数量也明显减少。③小脑的脑回小畸形,表现在小脑皮层的某些区域水叶不发育,不形成明显的脑回,表面光滑。光镜下许多条索状的分子层和颗粒细胞呈岛状分布,其中有很多异位的Purkinje细胞。

    6Dandy-Walker综合征这一三联症包括:①小脑蚓部先天性萎缩或是发育不全,同时小脑向前上方移位;②第四脑室的囊状变形;③伴发脑积水。文献中又称之为“四脑室的外侧孔和正中孔的先天性闭锁”。其实Dandy-Walker畸形是一种伴发有多种先天性异常的复合畸形。临床症状主要来自颅内压增高,大多数患者表现有脑积水和精神运动性阻滞:伴发幕上隔畸形的病例常有智能发育迟缓。

    7.连合结构发育障碍的畸形  可以见有中隔缺如和中隔囊肿,后者又称双中隔或是第五脑室。还有一种连合结构发育障碍是胼胝体发育不全( agenesis of corpus callosum),胼胝体后部的缺陷比前部的缺陷要多,少数病例胼胝体可呈薄膜状或呈完全缺如。实际上常伴有前连合、海马连合的缺如,脑积水。

                       五、神经元迁移障碍

    神经元迁移障碍( neuronal migralion disorders)其分类一直有争论,但已经明确遗传学异常是一个发病因素。临床病理上较为常见的类型有:①脑裂畸形;②脑回畸形;③灰质异位。

    胚胎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妊娠第6~7周时神经母细胞( neuroblasts)的迁移过程横过边缘区域形成皮质板(Cortical plate)。此皮质板是灰质的最初形态。迁移过程中对称性衰退结果产生水脑畸形和脑裂畸形,若是神经母细胞没有能抵达最后部位将导致灰质异位。妊娠第20周时皮质板变厚形成最初的脑沟,若是脑沟形成障碍则产生无脑回畸形、多小脑回畸形和巨脑回畸形。关于脑裂畸形和脑回畸形已经在脑发育不全畸形中说过。至于灰质异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灰质异位(ectopia of gray matter)叉称脑白质内神经元异位(neuronal heterotopias within the cerebral white matter).其临床病理类型有代表性的是:①脑室周围或结节型:位于室管膜下区,而且多具对称性,尤以侧脑室前后角部位最明显;②板型:病灶沿着脑室到皮层方向呈岛状分布,皮层可以完全包埋在白质内,也可以呈桥形将窒管膜和脑外层相连接;③带型:病灶延伸在侧脑室和皮层之间,常是对称而且弥散分布。较大的病灶可以使得脑室受压或是阻塞导水管发生脑积水。

    此外,还有微小的发育缺陷( microdysgenesis)皮层结构不良( cortical dysplasia),软脑膜的胶质神经元异位(lept.o-meningeal glioneuronal heterotopia)以及结节状皮层结构不良( nodular cortical dysplasia)(参阅脑发育不全畸形)。

                       六、颅缝早闭的畸形病变

    颅缝早闭( craniosynostosis)又称狭颅症或颅缝骨化症,是家族遗传病。其发生可能与胚胎期中胚叶发育障碍有关,是先天性发育畸形。依颅缝早闭的部位不同,产生不同头型和相应的临床症状,有舟状头畸形( scaphocephaly).短头畸形( brachy cephaly)、斜头畸形(plagiocephaly)和尖头畸形( Oxycephaly)。大多数原发性颅缝早闭(狭颅症)在出生前就已经存在。在先天性畸形中有许多综合征和颅缝早闭伴发。比较常见的三个综合征是Apert综合征、Carenter综合征和Crouzon综合征。Apert综合征的特点是不规则的颅缝早闭,尤其是双侧冠状缝骨性接合,眼突出,面部扁平,眼裂向下倾斜,斜视,鼻小,上颌骨发育不全,眼距增宽,眶上水平沟,眼窝浅,高弓腭和并肢畸形,还可伴有智力迟钝,大脑萎缩,嗅球和嗅束的发育缺如和脑积水。Carenter综合征的特点是由于冠状缝、矢状缝以及人字缝不同程度的骨性接合引起短头畸形,眶上嵴浅,内眦外移,眼距过宽,肥胖,性功能发育不全和多发并指畸形。Crouzon综合征的特点是浅眼眶引起的突眼,眼距过宽,凸额,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骨性接合,钩形鼻,上颌骨发育不全,凸颌和后鼻孔闭锁等。

                       七、颅-椎畸形病变

    -椎畸形病变,是指颅底、枕骨大孔区和上段颈椎的畸形。临床上常见的有扁平颅底,颅底凹陷症,寰椎和枕骨的并联和Klippel-Feil综合征,

    扁平颅底( platybasia)。本病多为原发性先天发育缺陷,有的有遗传因素。病理表现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的颅底部,特别是鞍背到枕大孔前缘处向颅腔内上凸,使颅底扁平,结果蝶骨体长轴和枕骨斜坡构成的颅底角度变大。单纯的扁平颅底可没有临床症状,在头颅侧X线平片上诊断要点是自鼻根向蝶鞍中心点连线与自蝶鞍中心点向枕大孔前缘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之为基底角,正常值是125~143,超过145就是扁平颅底。

    颅底凹陷症( basilar impression)又称颅底压迹。多为原发性病变,是先天发育异常所致。病理表现是颅底骨组织向颅腔内陷,枢椎的齿状突上移,进入枕大孔,使得枕大孔狭窄,颅后窝变小,压迫延髓,牵拉神经根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本病常是10岁以后或青壮年期发病,症状缓慢进展或因突然的外力使症状加重,晚期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和眼底视乳头水肿。头颅侧位X线平片上画硬腭一枕大孔连线,若是枢椎齿状突的最高点高于此线3mm者即可诊断为颅底凹陷症。

    寰椎和枕骨并联是较常见的颅-椎畸形,实际上是寰椎弓前缘和枕大孔前缘融合。单一的环枕融合畸形不引起临床症状,有时并发脊柱裂。

    Klippel- Feil练合征(短颈)是颈椎椎体数目减少和融合(多发性颈椎融合),以C2C3椎体为好发部位,典型的临床表现有短颈、发际偏低以及颈部活动受限。

                           八、Chiari畸形

    Chiari畸形又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或Arnolcl-Chiari畸形。其特点是小脑扁桃体、下蚓部疝入枕大孔和椎管内,延髓被拉长,也可部分向椎管内移位。结果后组脑神经和上颈部神经根常被牵拉。畸形多发生在胚胎期,一说是早期脊柱发育中,脊髓下端被与脊髓脊膜膨出的壁所固定造成牵拉的结果;二说是由于胎儿早期出现的脑积水和颅内压增高所致;三说是Chiari畸形是生长发育不良的一部分。作者曾有一例解剖资料,见图18-3、图18-4

    病理上除了Chiari畸形之外,还见有微小脑回、扁平颅

图18-3  Chiari畸形

       脑积水

图18 -4 Chiari畸形

小脑扁桃体疝,腰骶部脊柱裂

底和脊柱裂畸形,充分说明Chiari畸形是一原发的畸形病变。文献中依照畸形的形式和轻重程度可以分为四型:I型病变,发病较晚,小脑扁桃体移位到颈椎管,延髓轻度下移,一般不并发脊髓脊膜膨出。Ⅱ型病变最常见小脑扁桃体和延髓移位到颈椎管,延髓伸长,颈髓细小变性与下移的延髓重叠,上段颈神经根向外上方走行出椎间孔,第四脑室的正中孔粘连造成脑积水。几乎全部病例都合并脊髓脊膜膨出。Ⅲ型病变最重,本缺陷常伴有枕部脑,脑膜膨出,并合并脑积水,实际上是一种枕部的脑一脑膜膨出。Ⅳ型病变伴有小脑发育不全。这四型Chiari畸形在临床上都可以有延髓、上颈髓受压的症状,后组脑神经受累,小脑的症状和颅内压增高。

                   九、染色体异常病变

    ( chromosomal  disorders)

    1. 21-三体综合征又称Down综合征、先天愚型。是以精神发育迟滞和颅面部畸形为特征的染色体异常病变。

    2. 13-三体综合征  又称Patau综合征,全前脑型缺损伴有前脑、嗅脑和眼神经发育不全。有严重的智力发育障碍。

    3. 18-三体综合征又称Edward综合征,有明显的智力觖陷,大多数病例还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和肾脏发育畸形。

    4.脆性X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  主要有智力低下,颅面部异常和巨睾(青春期后)。

   

                   十、遗传性脑神经病 ( hereditary neuropathies)

    任何脑神经都可以受累,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真正的原因不明,与不少病例和遗传因素或基因突变有关。①遗传性睑下垂,多为肌源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②颌动睁目或颌动闭目综合征,又称Marcus Cum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先天性上睑下垂和其他脑神经支配的肌肉有异常连带运动的现象。③Moebius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先天性面肌双瘫和眼外肌的麻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少数是散发病例。本病被认为是先天性面神经和展神经的运动核发育不良所致。④Duane综合征,主要特点是眼球运动受限。向外注视时内收的眼球回缩并眼裂狭窄。大多是散发病例,病因还不清楚。


 

我要评论

loading...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