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叹颜回

2009-08-31 23:20 阅读(1121) 评论(1) 分类:行

《叹颜回》之曲古已有之,很早便注意到它,但是在网上没有搜到多少关于此曲来历的文字,也是在2002年写下的以下文字(见于翘翘居),现在搜来亦见网上到处转载,可是对于此段文字我并没有做多少考究,互联网传递信息的轻率性可窥一斑。今稍作整理,放到此处,如有来访者不吝指点。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后世称作“颜叔”,“颜生”,被尊为复圣。

颜回生于鲁昭公二十年(前521),史记记载比孔子小30岁,卒于鲁哀公十四年,死时年仅29岁。颜回和孔子是同乡,而孔子的母亲也姓颜,算来他们可能有亲戚关系。颜回和父亲同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深得孔子的赞赏。孔子曾赞之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幸的是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据《史记·仲尼弟子》)”。孔子因此很伤心,史记记载曰“哭之恸”。然而从理论上讲,孔子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他处理情感、表现情感的最高境界。可是他最好的学生颜渊死了,他不但“哭之”,而且“恸”(马融注曰“恸,哀过也”),学生们理智地劝他"子恸矣",他还说“有恸乎?”竟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恸”,足见其哀之深悲之切,并且绝望地呼喊:“天丧予,天丧予!”这也不能算是“哀而不伤”吧。对颜回的惋叹和痛惜一直伴随着他,至少在《论语》中有两处提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一答鲁哀公,一答季康子)。2年后孔子亦亡。(按照史记的记载,颜回比孔子小30岁,颜回活了29岁,之后2年孔子亡,那么孔子应该活了61岁,可是同样是史记记载“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足”,这里还是有出入的。) 

《叹颜回》之曲有词云:“可惜颜回命蚤亡,教人思想鬓如霜。只因陋巷箪瓢乐,留得贤名万古扬”,从句意来看该词似乎是后人撰写的。至于《叹颜回》一曲的作者,具体不得而知(如果哪位网友知道请相告),我想它可能是孔子,大家都知道孔老夫子善鼓琴,而且曾学琴于师襄子,应该有谱曲的功底,而且颜回之死他的感触最深。据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俞伯牙是楚国人,在晋国做官。伯牙在一次回乡路上,和钟子期相遇,伯牙所弹的第一支曲子即为《叹颜回》,虽不知伯牙的生卒年代,但据推算伯牙应是春秋末期甚或战国时期的人,比孔子晚,我想不应是伯牙作的此曲吧。

此曲由河南筝派名家曹东扶先生传谱之《孔子叹颜回》,下面是古筝演奏曲,请大家欣赏。


 

上一篇:觅食
下一篇:游吴会赏荷

我要评论

loading...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