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华夏病理网“在线课堂”学习有感

2016-06-13 23:07  阅读(354)  评论(2)  分类:病理杂谈

华夏病理网“在线课堂”学习有感

    首先感谢华夏病理网给年轻的病理医生提供丰盛的晚餐。网站不仅提供在线听讲,还给没有机会及时听讲的学员提供了在线预览的课件和在线观看的录像。工作之余,听听老师们的声音,笔者感觉收获颇多。

    对某个疾病的真正掌握犹如爱上一个人一样,从相见、相识、相知到相爱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读懂一个疾病(本文的疾病均指肿瘤)的定义,对于把握疾病的一些基本特征有很大的帮助。如什么是胶质瘤?它的概念让我们知道胶质瘤不是一个疾病的独立体,它是一组疾病,包括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和室管膜瘤。它们均具有胶质细胞表型,我们还知道它们均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知道一个疾病的定义就像知道某个人的名字,知道他的家在哪里,知道他的父母是谁一样。我们要让某种疾病深深映入脑海,就得了解它的外貌特征和内在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等。

华夏病理网“在线课堂”学习有感

首先外貌特征是我们看人的第一印象,据肿瘤学国际疾病分类的形态学编码将肿瘤分了“四个等级”,这就像一个人的行为一样,从电视剧里我们根据演员的外貌特征就初步可以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因此我们对于一个疾病要牢牢记住它的ICD编码,这样才能在国际上统一。千万不能因为看到某个人做了一件“坏事”,就判断他是“坏人”。就像良性肿瘤也可以有侵袭性生长,但它不发生转移(如毛细血管瘤和淋巴管瘤是良性肿瘤,它们都可以无边界生长,侵犯肌肉等)。

华夏病理网“在线课堂”学习有感

人有时候化妆或伪装自己,能将自己万恶的本性掩盖或将自己善良的性格变得扭曲,这些都可能是周围环境所迫。有时候不可以貌取人,对待疾病也一样。我们在了解正常组织结构后才能知道异常。如在正常乳腺小叶外基质有时可以存在多核巨细胞(临床意义不明),不能误诊为浸润性癌的恶性细胞。结节性筋膜炎和骨化性肌炎是最常误诊为恶性肿瘤的两种软组织反应性病变,单独依据形态学所见,非常容易误诊为肉瘤。必须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才能避免误诊。

华夏病理网“在线课堂”学习有感


华夏病理网“在线课堂”学习有感

谈到病理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让笔者想到“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在结合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的同时,有时还是让病理医生困惑,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淋巴瘤的诊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然,我们也不能一看到某个指标是阳性,就判断其是某种疾病,这就得了解这个抗体的表达模式等,如上皮膜抗原在室管膜瘤瘤细胞核呈特征性的点状阳性表达。

华夏病理网“在线课堂”学习有感

回到前面,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得全面观察这个人的周围环境和言行举止,全面了解他的一切,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一叶障目。就像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应该先从低倍镜下看,再在高倍镜下仔细斟酌每个细胞。淋巴结发生的肿瘤,首先我们应该在低倍镜下看淋巴结结构是否存在,淋巴组织结构破坏的模式是什么?弥漫性?结节性?窦性?等等。

华夏病理网“在线课堂”学习有感

    我们对某个疾病相识、相知了,与之相爱那得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现疾病预后判断指标是病理工作者一生的追求。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未知的东西就要勇敢的去“爱”、去探索。患者的随访不仅可以检验诊断是否正确,还可以缓解医患关系,对于科研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了解某种疾病的预后之后,再回顾性分析这种疾病的病理特征,也许就会有重大发现,此时的你就能与之“相爱一生”了。这样你就会有信心、有勇气一心一意去关注自己心爱“疾病”的“喜怒哀乐”。朱雄增教授告诉我们在追求“某个疾病”时,不能做一个书呆子,要有逆向思维和突破思维才能与之“相爱一生”。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相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是最难受的。何况我们是要“与之相爱一生的”,最起码我们要养家糊口,与之平平安安“相爱一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一个称职的的病理医生。

华夏病理网“在线课堂”学习有感

文中图片来自课件《中国胶质瘤指南更新---病理部分及诊断常见问题》和《病理诊断杂谈---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病理医师?》,感谢授课老师!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