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小细胞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2022-03-22 15:42  阅读(365)  评论(0)  分类:骨病理

【概述】 小细胞骨肉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骨肉瘤的独立亚型。根据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的最新版本(第五版),它现已作为经典型骨肉瘤的一种亚型。小细胞骨肉瘤比较少见,约占骨肉瘤的1.5%。

 

【临床特征】 ①好发于10~20岁,约50%以上病例位于长骨干骺端或骨干,偶见于手足骨。 ②小细胞骨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与经典型骨肉瘤相似,与其他类型的骨肉瘤相比,小细胞型骨肉瘤预后相对更差。 【组织病理学特征】 ①肿瘤由片状小圆细胞组成,类似于尤文肉瘤或淋巴瘤。局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生长模式是常见的形态。 ②瘤细胞通常为圆形至卵圆形,较少见的是短梭形。 ③细胞核深染,染色质粗细不等,细胞核大小不等,可类似于尤文肉瘤或大细胞淋巴瘤,核仁少见或不明显,核分裂象多少不等。细胞质稀少。 ④小细胞骨肉瘤的诊断需要识别骨样基质,通常是细微的,更常见的是以撕裂的方式排列。瘤细胞间也可有较明确的骨样基质。 


【免疫表型特点】 ①Vimentin、osteocalcin、Leu-7可阳性。 ②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D99,少数病例表达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EMA)是一个诊断陷阱。 ③SATB2是一种成骨细胞形成所必需的转录因子,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标记物,但缺乏特异性。在没有明确的骨样基质情况下,它有助于区分小细胞骨肉瘤和尤文肉瘤,因为它在尤文肉瘤中很少表达(1.3%)。 


【分子遗传学特征】 ① 迄今为止,与其他经典型骨肉瘤一样,在小细胞骨肉瘤中未发现重现性分子遗传学异常。 ②有趣的是,1990年在1例小细胞骨肉瘤中报告了t(11;22)(q24;q12)易位。随后,通过间期荧光原位杂交也检测到另一例小细胞骨肉瘤EWSR1基因重排。在多灶性小细胞骨肉瘤中鉴定出EWSR1-CREB3L1融合转录物,并通过测序EWSR1和CREB3L1之间的基因组断点确认了相应的嵌合基因。尚不清楚含有EWSR1基因重排的骨形成圆形细胞肉瘤应归类为小细胞骨肉瘤还是尤文肉瘤。一些权威人士认为,具有这种形态和EWSR1基因易位的病例应被视为分化不同的尤文肉瘤。需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两种肿瘤的分子机制。 


【鉴别诊断】 ①尤文肉瘤:尤文肉瘤弥漫表达CD99和FLI-1或ERG,不同程度表达NSE和Syn等神经内分泌标记物。 ②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未分化型神经母细胞瘤需要与小细胞骨肉瘤鉴别,神经母细胞瘤表达酪氨酸羟化酶(TH)和NSE和Syn等神经内分泌标记物。 ③间叶性软骨肉瘤: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由片状原始小圆细胞和分化良好的透明软骨岛组成的双相外观。在小细胞区可以看到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的生长模式。小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D99。SOX9是软骨形成的主要调节因子,几乎在所有病例的小细胞和软骨成分中都呈阳性,但在其他绝大多数小细胞恶性肿瘤中呈阴性,因此它可作为小圆细胞肿瘤鉴别诊断的有用工具。大于90%的间叶性软骨肉瘤具有重现性HEY1-NCOA2基因重排。极少数病例存在IRF2BP2-CDX1基因融合。 ④淋巴瘤:表达B或T细胞标记物,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表达CD99和TdT、CD34等。可具有相关基因易位,如c-myc基因等。

小细胞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图1 产生骨或软骨基质的圆形细胞肉瘤:小细胞骨肉瘤,没有可识别的骨样/骨基质区域(A);小细胞骨肉瘤产生缎带状肿瘤性骨样组织,具有血管外皮瘤样生长模式(B);间叶性软骨肉瘤具有由特征性透明软骨和小而圆的蓝色细胞片状组成的双相外观(C)。


【参考文献】

[1] Small Round Cell Tumors of Soft Tissue and Bone[J].Arch Pathol Lab Med,2021.

[2]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Soft Tissue and Bone[M].2020.

[3] 儿童肿瘤病理学诊断图谱[M].2016.

[4] 酪氨酸羟化酶在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