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儿童肿瘤病理学诊断图谱》精读---儿童肿瘤的病理学检查

2016-09-29 22:53  阅读(530)  评论(0)  分类:转载文章

(1)肿瘤标本类型:正确的治疗来自于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来自于标本的检查。检查的标本来自下列几种方式,在可能的情况下,活检是一种必要且合适的手段,在确定病变性质、评价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设计治疗方案和判读预后有重要意义。

1)血液涂片和骨髓细胞学检查

2)穿刺活检: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简便、快速、损伤小;内镜活检和在CT引导下(针芯)穿刺活检确保取材正确,能获取小块组织用以诊断。针取活检和细针吸取活检,样本太小不仅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可能没有足够的组织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细胞遗传学和电镜检查。

3)切取活检:主要适用于浅表肿瘤及小于直径5cm的肿瘤和不能完全切除的肿块。

4)切除活检:切除整个肿瘤和周围组织,适应大多数软组织肿块活检。后两者可做冷冻切片,对了解肿瘤良恶性和切缘有帮助,但确定诊断及组织学分级常有困难,有待石蜡。


(2)儿童肿瘤的病理学观察:必须重视肿瘤的发病年龄、性别、部位(浅部或深部)、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肿瘤的生长方式等。

1)大体:通常良性肿瘤体积小,边界清、有包膜。少数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边界不清,或浸润至邻近组织,如骨嗜酸性肉芽肿,婴儿血管瘤等。大多数肿瘤为灰白色、但含血量较多或发生变性及含特殊色素或物质时,颜色可有不同:血管瘤多为暗红色;脂肪瘤、黄色瘤因含脂肪较多呈黄色;黏液成分较多时可为灰白色,半透明胶冻样;色素性神经鞘瘤可呈灰褐至黑色。肿瘤的颜色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良性肿瘤结构与正常相应组织相似,出血、坏死、囊性变少见。恶性肿瘤一般体积较大,有一些肿瘤呈膨胀性生长,有假包膜或无包膜,如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多数儿童恶性肿瘤肉眼或切面似肉瘤样,浸润性生长,常伴出血、坏死、囊性变。

2)镜下:HE切片是病理诊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一般应遵循“多处取材、仔细观察”、“从低、中到高倍镜”。病理组织学检查中应重视儿童肿瘤的病理学特点,观察瘤细胞形态,特别是核的形态特征,瘤细胞分化方向、分化程度、瘤细胞排列方式和结构,同时要注意肿瘤的间质反应等。

3)良性:儿童的良性肿瘤的组织形态学与起源组织相似,只是数量或结构排列上有差异。瘤细胞一般与起源的正常组织图像相似,有的则与胚胎发育过程细胞形态相似,如横纹肌瘤、脂肪母细胞瘤等。一般说来,儿童良性肿瘤的细胞及胞核的形状、大小和染色质都比较一致,核分裂象少。但一些儿童肿瘤,如婴幼儿血管瘤、幼年性黑色素瘤、婴幼儿血管周细胞瘤等组织学表现出细胞增生活跃的特点,表现为瘤细胞较大、轻度异型、核分裂象易见、细胞密集。但这些肿瘤仍属于良性病变。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增生活跃,血管腔小,有时很难见到血管腔。但随年龄增大细胞变得成熟且逐渐萎缩。

4)恶性:儿童恶性肿瘤主要是肉瘤,其共同特征是常富于幼稚细胞,弥漫分布,瘤细胞具有异型性,核分裂易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并常伴有出血、坏死、囊性变。还要注意的是儿童肿瘤的发病特点,1/3白血病非实体性肿瘤,主要靠血液涂片和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诊断标准是幼稚的造血细胞(淋巴母细胞、早幼粒/原始粒细胞)。实体性肿瘤约占2/3,实体性肿瘤中大于1/4的病例为胚胎性肿瘤(如各种母细胞肿瘤)。瘤组织似胎儿早期分化和生长的组织或器官的未成熟成分;母细胞瘤表现为幼稚未成熟、核质比例增大,有些含有上皮和间叶成分,间质常富黏液,类似胎儿期的同类组织,可具有器官样结构。

5)镜下观察要注意瘤组织结构:如菊形团样结构,即瘤细胞围绕空心呈放射状排列,胞核多居外周端,状如菊花样,其中心呈圆孔状者称真菊形团(Flexner-Wintersteiner菊形团),如视网膜母细胞瘤,中心无真正圆孔而为粉染的原纤维充填或不整齐之淡染区者称假菊形团(Homer-Wright菊形团),常见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此外尤因肉瘤、室管膜瘤、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胸腺瘤也可见到这种结构。还要注意瘤细胞分化方向和分化过程:如横纹肌肉瘤中见到横纹肌母细胞核周出现肌丝束或形成横纹肌分化的特点;脂肪肉瘤 中见到单个或多个脂滴样脂肪母细胞分化的特点;平滑肌肉瘤中可见到核两端钝圆(杆状核),胞质内见纵形排列的肌微丝的特点;血管肉瘤中可见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形成血管腔的趋势(原始血管腔);在软骨肉瘤和骨肉瘤中,看到相应软骨和骨分化的特点;神经母细胞中有时在瘤细胞间可见由树突状形成的细网状物和向神经节细胞分化的特点等,结合总体病变特点对明确对相应肿瘤的诊断和确定组织类型有较大的帮助。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