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新技术可准确检测端粒长度助力癌症和衰老研究
来源:生物谷
来自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细胞生物学家们最近找到一种确定端粒长度的新方法,该研究将对癌症进展和衰老研究产生影响。
宽泛地说,端粒能够帮助确定细胞是否进行了准确的复制。随着细胞分裂端粒会逐渐降解变短,引起细胞衰老,有研究认为端粒的降解可能会对人类衰老产生一些影响。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希望利用对端粒的了解延缓或者阻止细胞衰老,还有可能通过癌细胞端粒帮助控制癌细胞生长。
找到最好最灵敏的端粒测量方法是帮助科学家最终找到促进健康细胞生长,限制或阻止癌细胞生长方法的重要一步。
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随着细胞分裂过程,端粒能够帮助维持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的稳定,防止染色体融合。但是端粒会越变越短,最终触发DNA损伤与其他因素一起导致衰老进展,增加癌症发生风险。
科学家们对于理解细胞衰老过程创造“永生细胞”都很感兴趣,如果能够获得不发生端粒降解的新细胞,将对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与此相反,如果能够控制细胞衰老过程,就有可能促进癌细胞死亡:促进癌细胞的端粒变短,就可以在癌症发生早期阶段防止癌细胞无限分裂增殖,延缓或阻止癌症进展。如果肿瘤已经形成,那么抗端粒疗法就有可能防止癌症复发。
为了实现上面这些想法,第一步就需要开发精确测量端粒长度的方法。经常用于端粒长度测量的放射性探针一般都不太稳定,需要很长的曝光时间,还需要进行有害放射性物质处理,存在其他潜在安全性问题。另外一种比较流行的非放射性方法——DIG(digoxigenin)探针需要相对较多的基因组DNA,灵敏性也更差。
研究人员开发的这种新型非放射性方法使用多个DIG分子,能够增加灵敏性和端粒检测的稳定性,是检测端粒长度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利用这种新方法产生的探针能够显著增强端粒长度测量的灵敏性。”细胞生物学教授Jerry Shay这样解释道。这项研究为未来开发基于端粒的抗衰老和抗癌方法提供了一定基础。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