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基础复习——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髓
一、脊髓的外形
1.概述 脊髓:①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全长42-1125px,最宽处横径1-30px;②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成人的下端平第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平面);③有两个梭形膨大:颈膨大(第4颈节至第1胸节)和腰骶膨大(第2腰节至第3骶节);④末端变细(称为脊髓圆锥),并向下延为细长的终丝(长约500px,无神经组织),止于尾骨的背面。
2.表面沟裂
⑴6条纵贯全长的纵行浅沟:①前正中裂(较深);②后正中裂(较浅);③前外侧沟(一对);④后外侧沟(一对)。
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将脊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处,分别有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附着。
⑵后中间沟:脊髓薄束与楔束的分界标志;位于颈髓和胸髓上部,后正中沟与后外侧沟之间。
3.脊髓节段 每对脊神经前、后根根丝附着范围的脊髓。分为31个节段(与31对脊神经对应),包括:①颈髓(C)8节;②胸髓(T)12节;③腰髓(L)5节;④骶髓(S)5节;⑤尾髓(Co)1节。
脊髓比脊柱短,脊髓节段与脊柱长度(椎骨排序)并不完全对应。
4.脊神经节 脊髓前、后根汇合形成的脊神经,经相应的椎间孔离开椎管;因脊髓比脊柱短,腰、骶、尾髓的脊神经前后根在椎管硬膜囊内下行一段距离后,才达到相应的椎间孔。存在于脊髓末端以下的下行腰、骶、尾髓脊神经根,称为马尾。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①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中央区有中央管;②灰质呈“H”形,位于中央管周围;白质位于灰质的外周。
中央管:①口径细小,纵贯脊髓,长约8-250px,内含脑脊液;②向上通第4脑室,向下在脊髓圆锥内扩大为终室;③40岁以上者中央管常闭塞。
(一)灰质 每侧灰质:①前部扩大为前角(或前柱),后部狭细为后角(或后柱),前、后角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带;②胸髓至上部腰髓(L1-L3)的前、后角之间向外伸出为侧角(或侧柱);③中央管前、后的灰质分别称为灰质前连合和灰质后连合;④灰质前、后连合位于中央管周围,称为中央灰质。
1.前角 ①含成群分布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组成神经核);②神经元轴突出前外侧沟组成前根,构成脊神经的躯体的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运动;③内侧群(前角内侧核,见于脊髓全长):支配颈肌、躯干肌;④外侧群(前角外侧核,见于颈、腰膨大):支配上、下肢肌。
2.侧角 含中间外侧核(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3.后角 接受后根传入脊髓的感觉纤维。含有:①后角边缘核;②胶状质;③后角固有核;④胸核。
4.脊髓细胞构筑分层 ①板层I:相当于后角边缘核;②板层II:相当于后角的胶状质;③板层III、IV:相当于后角固有核;④板层V、VI:相当于后角基底部;⑤板层VII:相当于后角胸核和前、后角之间的中间带;⑥板层VIII:位于胸段前角底部(颈、腰骶膨大处,位于前角内侧部);⑦板层IX: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组成,位于前角的最腹侧;⑧板层X:位于中央管周围,包括灰质前、后连合。
(二)白质 主要由许多纤维束(传导束)组成。
纤维束:一般以其起、止点命名。分为:①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将感觉信息上传至脑);②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将脑的神经冲动下传至脊髓);③短的固有束(起止均在脊髓,紧靠脊髓灰质分布,完成脊髓节段内、节段间反射活动)。
以脊髓的纵沟分为3个索:①前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②外侧索(前、后外侧沟之间);③后索(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
白质前连合:位于灰质前连合前方,有纤维横越。
网状结构:位于脊髓后角基部外侧与白质之间,灰、白质混合交织;颈髓比较明显。
1.上行传导束 又称感觉传导束。包括:①薄束和楔束;②脊髓小脑后束;③脊髓小脑前束;④脊髓丘脑束。
2.下行传导束 又称运动传导束。起自脑的不同部位,直接或间接的止于脊髓前角或侧角。支配躯体骨骼肌运动和内脏活动,调节肌张力和脊髓反射。
包括:①皮质脊髓束;②红核脊髓束;③前庭脊髓束;④网状脊髓束;⑤顶盖脊髓束;⑥内侧纵束。
三、脊髓功能
(一)传导功能 ①主要通过上行纤维束和下行纤维束完成;②全身(不包括头面部)浅、深部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皆通过脊髓传导至脑;③脑对躯干、四肢骨骼肌运动和部分内脏活动的调节都通过脊髓完成。
(二)反射功能(脊髓反射) 反射弧不经过脑(反射活动通过在脑控制下进行)。完成反射 的结构为脊髓的固有装置(脊髓灰质、固有束和前、后根)。例如:①浅反射:刺激皮肤、黏膜引发的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②深反射:刺激肌腱、骨膜引发的反射(二头肌反射、膝反射等)。
第二节 脑
脑位于颅腔内,成人脑均重约1400g。包括:①端脑;②间脑;③中脑;④脑桥;⑤延髓;⑥小脑。通常将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
延髓向下经枕骨大孔平面与延髓连续。
具有脑室系统。
一、脑干
①介于脊髓与间脑之间,包括(自下而上):延髓、脑桥和中脑;②位于颅后窝前部(延髓和脑桥的腹侧邻接枕骨斜坡),背面与小脑相连;③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围成第四脑室(向下续于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向上接中脑的中脑水管)。
二、小脑的分叶与分区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位于颅后窝,前面隔第四脑室与脑干相邻,上方隔小脑幕与大脑半球枕叶相邻。
(一)小脑的外形
1.小脑两侧部膨大(称小脑半球),中间部狭窄(称小脑蚓),上面稍平坦,前、后缘凹陷(称小脑前、后切迹),下面膨隆。
2.小脑半球下面的前内侧,各有一突出部,称小脑扁桃体;小脑扁桃体紧邻延髓和枕骨大孔的两侧。
3.小脑蚓的上面略高出小脑半球;下面凹陷于两半球之间,从前向后依次为小结、蚓垂、蚓垂体和蚓结节。小结向两侧以绒球脚与位于小脑半球前缘的绒球相连。
4.小脑表面有许多相互平行的浅沟(将小脑分为许多狭窄的小脑叶片),包括:①原裂(小脑上面前、中1/3交界处,略呈V字形的深沟);②后外侧裂(小脑下面,绒球和小结后方的深沟);③水平裂(位于小脑半球后缘)。
5.小脑分叶 ①前叶;②后叶;③绒球小结叶。前叶和后叶合称为小脑体。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 包括:①皮质;②髓质;③小脑核。
1.小脑皮质 位于小脑表面,向内部深陷成沟(将小脑表面分成许多大致平行的小脑叶片)。由神经元的胞体及其树突组成,由深而浅分依序为①颗粒层;②梨状细胞层;③分子层。
2.小脑核 又称小脑中央核,位于髓质内。由内侧向外侧依序为:①顶核(位于第四脑室顶的上方,小脑蚓的白质内);②球状核;③栓状核;④齿状核(最大,位于小脑半球的白质内,呈皱缩的口袋状,袋口朝向前内方)。
球状核和栓状核合称为中间核
3.小脑髓质 或称白质,位于小脑深部。
三、间脑
位于脑干与端脑之间,连接大脑半球和中脑,内有窄腔(第三脑室)并分隔间脑为左、右部分。分为:①背侧丘脑(又称丘脑);②后丘脑;③上丘脑;④底丘脑;⑤下丘脑。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 由下丘脑神经元产生激素,沿轴突输送至垂体的后叶(神经垂体)或正中隆起,再通过垂体门静脉系统达于垂体前叶(腺垂体部分)。
1.室旁垂体束和视上垂体束 ①由下丘脑至神经垂体的纤维束,起自室旁核和视上核;②输送加压素和催产素至神经垂体,再通过神经垂体的血管扩散至全身。
下丘脑可能还有胺能、氨基酸能或其他肽能神经至神经垂体。
2.结节垂体束(结节漏斗束) ①由下丘脑至正中隆起的纤维束,起自漏斗核和下丘脑基底内侧部的一些神经细胞,止于正中隆起的毛细血管丛;②将神经内分泌物质(如对于垂体促激素的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等)经垂体门静脉运送至垂体前叶,控制垂体前叶的内分泌功能。
3.下丘脑神经元可释放神经内分泌物质进入第三脑室的脑脊液,由特化的室管膜细胞(伸长细胞)吸收,再经该细胞的突起释放至垂体正中隆起的毛细血管丛。
(二)下丘脑的功能
1.是神经内分泌中心,通过与垂体的密切联系,调节机体的内分泌活动,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融为一体。
2.也是皮质下自主神经活动的高级中枢,功能广泛。例如联系内脏活动与其他生理活动,对机体体温、摄食、生殖、水盐平衡和内分泌活动等进行调节。
3.除通过神经通路接受有关信息外,还可直接通过血液接受有关信息(例如体温、血液成分的变化等)实现其调节功能。
4.下丘脑与边缘系统联系密切,参与情绪行为(例如发怒和防御反应等)的调节。
5.调节机体昼夜节律。
四、端脑
脑的最高级部位。分为左、右半球。
大脑半球:①表面为灰质层,称为大脑皮质;深部(皮质下)为白质(又称髓质);②基底核:位于白质内的灰质团块;③内腔:称为侧脑室。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1.概述 大脑半球表面起伏不平,凹陷处成沟,沟与沟之间的隆起,称为大脑回。
⑴大脑纵裂:左右大脑半球之间为纵行沟裂。
⑵胼胝体:纵裂底部连接两半球的宽厚纤维束板。
⑶横裂:大脑与小脑之间的沟裂。
⑷大脑半球界面:①上外侧面;②内侧面;③下面。
⑸大脑半球分叶:3条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将大脑半球分为5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2.大脑回
⑴额叶的四大脑回:由位于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中央前沟(平行于中央沟前方)、两条向前水平走行的沟(额上沟和额下沟)分隔而成。 包括:①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②额上回(额上沟上方,沿半球上缘并转至半球内侧面);③额下回(额下沟与外侧沟之间);④额中回(额上、下沟之间)。
⑵在中央后沟后方有一条与半球上缘平行的顶内沟,顶内沟的上方为顶上小叶,下方为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又分为包绕外侧沟后端的缘上回和围绕颞上沟末端的角回。
⑶外侧沟的下方,有与外侧沟平行的颞上沟和颞下沟。颞上沟的上方为颞上回,自颞上回转入外侧沟的下壁上,有几条短而横行的脑回称颞横回。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为颞中回。颞下沟的下方为颞下回。
⑷半球的内侧面:①中央前、后回自背外侧面延伸到内侧面的部分为中央旁小叶;②在中部有前后方向略向上呈弓形的胼胝体;③胼胝体下方的弓形纤维束为穹窿,胼胝体与穹窿间为薄层的透明隔;④胼胝体后下方,有呈弓形的距状沟向后至枕叶后端,此沟中部与顶枕沟相连;⑤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称楔叶,距状沟下方为舌回;⑥胼胝体背面有胼胝体沟,此沟绕过胼胝体后方,向前移行于海马沟;⑦胼胝体沟上方,有与之平行的扣带沟,此沟末端转向背方,称缘支;⑧扣带沟与胼胝体沟之间为扣带回。
⑸半球的下面:①额叶内有纵行的嗅束,其前端膨大为嗅球,嗅球与嗅神经相连,嗅束向后扩大为嗅三角;②嗅三角与视束之间为前穿质,内有许多小血管穿入脑实质内;③颞叶下面有与半球下缘平行的枕颞沟,此沟内侧有与之平行的侧副沟,侧副沟的内侧为海马旁回(又称海马回),后者的前端弯曲,称为钩;④侧副沟与枕颞沟间为枕颞内侧回,枕颞沟下方为枕颞外侧回;⑤海马旁回的内侧为海马沟,该沟的上方有呈锯齿状的齿状回;⑥在内侧面,于齿状回外侧,侧脑室下角底壁上有一弓形隆起,称为海马;⑦海马和齿状回构成海马结构。
大脑半球的内侧面环绕胼胝体周围和侧脑室下角底壁的结构,包括隔区即胼胝体下区和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等,加上岛叶前部、颞极共同构成边缘叶边缘叶是根据进化和功能区分的,参与边缘叶的结构有的属于上述5个脑叶的一部分,如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属于颞叶;有的则独立于上述5个脑叶之外,如扣带回。
(二)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大脑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大脑皮质形成许多重要中枢,这些中枢是执行某种功能的核心部分。大脑皮质功能定位是相对的。
左侧大脑半球与语言、意识、数字分析等功能密切相关,语言中枢主要在左侧大脑半球;右侧大脑半球主要感知非语言信息、音乐、图形和时空概念。
1.大脑的功能区
⑴第I躯体运动区:①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4区和6区);②接受中央后回、背侧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和腹后核的纤维;③发出纤维组成锥体束,至脑干的一般躯体运动核、特殊内脏运动核和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元;④与骨骼肌运动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
局部定位关系特点:
1)上下颠倒(头部是正的):①中央前回最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与下肢、会阴运动有关;②中部与躯干和上肢的运动有关;③下部与面、舌、咽、喉的运动有关,。
2)左右交叉:一侧运动区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但一些与运动有关的肌则受两侧运动区的支配(如眼球外肌、咽喉肌、咀嚼肌等)。
3)身体各部分投影区的范围:取决于该部位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
⑵第I躯体感觉区:①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3、1、2区);②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痛、温、触、压、位置和运动觉。
局部定位关系特点:与第I躯体运动区相似。①上下颠倒(头部是正的);②左右交叉;③身体各部投射的范围取决于该部位感觉的敏感程度(例如手指和唇的感受器最密,其在感觉区的投射范围最大)。
⑶视觉区:①位于距状沟上方(楔叶)、下方(舌回)的枕叶皮质(17区);②接受来自外侧膝状体的纤维。
局部定位关系特点:①距状沟上方的视皮质接受来自上部视网膜的冲动,下方的视皮质接受来自下部视网膜的冲动;②距状沟后1/3上、下方接受来自黄斑区的冲动;③距状沟前部上、下方接受来自视网膜前部(周边区)的冲动;④一侧视区接受来自双眼同侧半视网膜的冲动。
⑷听觉区:①位于颞横回(41、42区);②接受来自内侧膝状体的纤维素;③每侧的听觉中枢都接受来自两耳的冲动。
⑸平衡觉区:一般认为位于中央后回下端,头面部感觉区的附近。
⑹嗅觉区:位于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
⑺味觉区:可能位于中央后回下部(43区),舌、咽的一般感觉区附近。
⑻内脏运动中枢:一般认为位于边缘叶(有谓是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的高级中枢),于其皮质区存在呼吸、血压、瞳孔、胃肠和膀胱等活动的代表区。
⑼语言中枢
1)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45区)。
2)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8区),紧靠中央前回的上肢代表区。
3)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22区),调整自己语言和听取、理解别人语言。
4)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39区),靠近视觉中枢。
2.大脑的脑区(联络区) 广泛存在于大脑,不局限于某种功能,而是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完成高级的神经精神活动。
在大脑皮质广泛的联络区中:①额叶与躯体运动、发音、语言和高级思维运动有关;②顶叶与躯体感觉、味觉、语言等有关;③枕叶与视觉信息的整合有关;④颞叶与听觉、语言和记忆功能有关;⑤边缘叶与内脏活动有关。
(三)基底核 位于白质内,靠近脑底。包括:①纹状体;②屏状核;③杏仁体。
1.纹状体 ①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躯体运动中起重要作用;②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两者前端互相连接。
⑴尾状核:①位于背侧丘脑背外侧,伸延于侧脑室前角、中央部和下角;②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两者前端互相连接。
⑵豆状核:①位于岛叶深部,以内囊与内侧的尾状核和丘脑分开;②水平切面上呈三角形,并被两个白质板分隔成三部:外侧部最大称为壳;内侧两部分合称苍白球(又称为旧纹状体,参与学习记忆功能)。
2.屏状核 位于岛叶皮质与豆状核之间,功能未明。
外囊:屏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
最外囊:屏状核与岛叶皮质之间的白质。
3.杏仁核 ①位于侧脑室下角前端上方,海马旁回钩的深面,与尾状核的末端相连;②边缘系统的皮质下中枢,与条件内脏活动和情绪的产生有关。
(四)侧脑室 ①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延伸至半球各叶;②经左、右室间孔与低三脑室相通。
分为:①中央部(位于顶叶内);②前角(伸向额叶);③后角(伸入枕叶);④下角(伸入颞叶)。中央部和下角内有脉络丛。
(五)大脑皮质 覆盖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分为:
1.原皮质 (海马、齿状回) 具有3层结构。
海马分层:①分子层;②锥体细胞层;③多形细胞层。
3.旧皮质(嗅脑) 具有3层结构。
3.新皮质(原、旧皮质以外的大脑皮质部分) 基本上具有6层结构。
不同区域的皮质,各层厚薄、纤维的疏密以及细胞成分都不同。
依据皮质各部细胞的纤维构筑,将全部皮质分为若干区。目前广泛采用的是Brodmann分区(将皮质分成52区)。
(六)大脑半球的髓质 主要由联系皮质各部分和联系皮质与皮质下结构的神经纤维组成。包括:①联络纤维(联络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②连合纤维(连合左右半球皮质);③投射纤维(由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各中枢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大部分经过内囊)。
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板。在水平切面上呈向外开放的“V”字形。分为:①内囊前肢(又称额部,伸向前外,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②内囊膝(介于前、后肢之间,即“V”字形转角处);③内囊后肢[又称枕部,伸向后外,分为丘脑豆状核部(豆状核与丘脑之间)、豆状核后部和豆状核下部]。由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皆有投射纤维发出。
(七)边缘系统 由边缘叶和与其密切联系的皮质下结构(例如杏仁体、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的前核和中脑被盖等)组成。与内脏调节、情绪反应、性活动等有关,也与机体的学习、记忆等高级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特别是海马)。
第三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由外向内依序为:①硬膜;②蛛网膜;③软膜。具有支持、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一)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依序为:①硬脊膜;②脊髓蛛网膜;③软脊膜。
1.硬脊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厚而坚韧。①向上附于枕骨大孔边缘,与硬脑膜延续;②向下在第2骶椎水平逐渐变细,包裹终丝,下端附于尾骨;③在椎间孔处与脊神经的被膜延续。
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的腔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和静脉丛等,有脊神经根通过。
硬膜下隙(硬膜下腔):硬脊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的潜在腔隙。
2.脊髓蛛网膜 半透明的薄膜,位于硬脊膜与软脊膜之间,向上与脑蛛网膜延续。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腔):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较宽阔的腔隙,充满脑脊液;该两层膜之间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相连。
终池:位于脊髓蛛网膜下隙的下部,即马尾神经周围扩大的蛛网膜下隙(内含马尾);自脊髓下端马尾神经根部至第2骶椎水平。
3.软脊膜 薄而富有血管,紧贴于脊髓表面,并延伸至脊髓的沟裂中,在脊髓下端移行为终丝。
(二)脑的被膜 自外向内依序为:①硬脑膜;②脑蛛网膜;③软脑膜。
1.硬脑膜 ①坚韧,由外层(相当于颅骨内膜)和内层合成,两层之间富含血管和神经;②在脑神经出颅处移行为神经外膜;③在枕骨大孔的边缘与硬脊膜延续。
⑴由硬脑膜形成的分隔结构:①大脑镰;②小脑幕;③小脑镰;④鞍膈。
1)大脑镰:呈镰刀形伸入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大脑纵裂。
2)小脑幕:形似幕账,伸入大、小脑之间。前内侧缘游离形成幕切迹。
小脑幕将颅腔不完全地分割成上、下两部。
3)小脑镰:自小脑幕下面正中伸入两小脑半球之间。
4)鞍膈:位于蝶鞍上方,封闭垂体窝,中央有一小孔容垂体柄通过。
⑵由硬脑膜形成的血窦结构:硬脑膜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内面衬以内皮细胞,构成硬脑膜窦,内含静脉血。包括:①上矢状窦;②窦汇;③下矢状窦;④直窦;⑤横窦;⑥乙状窦;⑦海绵窦;⑧岩上窦;⑨岩下窦。
1)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上缘,向后流入窦汇。
2)窦汇:由左右横突、上矢状窦与直窦在枕内隆突处汇合而成。
3)下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下缘,走向与上矢状窦一致,向后汇入直窦。
4)直窦:位于大脑镰与小脑幕连接处,由大脑大静脉和下矢状窦汇合而成,向后通窦汇,窦汇向两侧分出左、右横窦。
5)横窦:成对。位于小脑幕后外侧缘附着处的枕骨横窦沟处,连接窦汇与乙状窦。
6)乙状窦:成对。位于乙状窦沟内,是横窦的延续,向前下在颈静脉孔处出颅续为颈内静脉。
7)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为两层硬脑膜间的不规则腔隙。腔隙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形似海绵。两侧海绵窦借横支相连。窦腔内侧壁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在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分支和上颌神经分支通过。
海绵窦与周围的静脉有广泛的交通和联系。
8)岩上窦和岩下窦:分别位于颞骨岩部的上缘和后缘,将海绵窦的血液分别导入横窦、乙状窦或颈静脉内。
2.脑蛛网膜 薄而透明,缺乏血管和神经。
硬膜下隙(硬膜下腔):脑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腔隙。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腔):脑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充满脑脊液,向下于脊髓蛛网膜下隙相通。
蛛网膜下池:在一些部位扩大的蛛网膜下隙。包括:①小脑延髓池(位于小脑与延髓之间);②交叉池(位于视交叉前方);③脚间池(位于两侧大脑脚之间);④桥池(位于脑桥腹侧);⑤四叠体上池(胼胝体压部下方与小脑上面前上方和中脑背面之间,内有松果体和大脑大静脉)。
脑蛛网膜紧贴硬脑膜,在上矢状窦处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称蛛网膜粒。脑脊液经这些蛛网膜粒渗入硬脑膜窦内,回流入静脉。
3.软脑膜 ①薄而富有血管和神经,覆盖于脑的表面并伸入沟裂内;②在脑室的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血管与该部的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③在某些部位,脉络组织的血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
二、脑和脊髓的血管
(一)脑的血管
1.脑的动脉
⑴概述:脑的动脉来源于:①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的前2/3和部分间脑);②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形成①颈内动脉系和②椎-基底动脉系。
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在大脑的分支,分为:①皮质支(供应大脑皮质及其深面的髓质);②中央支(供应基底核、内囊及间脑等)。
⑵颈内动脉:起自颈总动脉,自颈部向上至颅底,经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进入颅内。供应脑的主要分支包括:①大脑前动脉;②大脑中动脉;③脉络丛前动脉;④后交通动脉。
1)大脑前动脉:①在视神经上方向前内行,进入大脑纵裂,与对侧的同名动脉借前交通动脉相连,然后沿胼胝体沟向后行;②皮质支:分布于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部分和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③中央支:自大脑前动脉的近侧段发出,经前穿质入脑实质,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肢。
2)大脑中动脉:①向外行进入外侧沟内;②皮质支:数条,供应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包括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③中央支:又称豆纹动脉,经前穿质发出,细小、多支,垂直向上进入脑实质,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内囊后肢的前部。
3)脉络丛前动脉:①沿视束下面向后外行,进入侧脑室下角,终止于脉络丛;②沿途发出分支供应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的后下部、大脑脚底的中1/3和苍白球等。
4)后交通动脉:在视束下面行向后,与大脑后动脉吻合,是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的吻合支。
⑶椎动脉:①起自锁骨下动脉骶1段,穿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②入颅后,左、右椎动脉逐渐靠拢,在脑桥与延髓交界处合成一条基底动脉,沿脑桥腹侧的基底沟上行,至脑桥上缘分为左、右大脑后动脉两大终支。
1)椎动脉的主要分支:①脊髓前动脉;②脊髓后动脉;③小脑下后动脉(分布于小脑下面的后部和延髓后外侧部)。
2)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包括:①小脑下前动脉(供应小脑下部的前份);②,迷路动脉(内听动脉,供应内耳迷路);③脑桥动脉(供应脑桥基底部);④小脑上动脉(供应小脑上部);⑤大脑后动脉(皮质支分布于颞叶的内侧面、底面及枕叶;中央支供应背侧丘脑、内侧膝状体、下丘脑和底丘脑等)。
⑷大脑动脉环(Willis环):两侧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的交通结构。脑动脉供血的潜在性代偿装置(正常情况下,动脉环两侧的血液不混合)。
1)组成:由①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②两侧颈内动脉末段;③两侧大脑后动脉;④前交通动脉;⑤后交通动脉接连。
2)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周围。
2.脑的静脉 ①分为深、浅两组,两组之间相互吻合;②浅组收集脑皮质和皮质下髓质的静脉血,直接注入邻近的静脉窦;③深组收集大脑深部髓质、基底核、间脑、脑室脉络丛等处的静脉血,最后汇成大脑大静脉并注入直窦;④深、浅两组静脉最终经硬脑膜窦回流至颈内静脉。
(二)脊髓的血管
1.脊髓的动脉 ①源于椎动脉和节段性动脉;②椎动脉发出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两者间借环绕脊髓表面的吻合支互交通);③脊髓前动脉的分支主要分布于脊髓前角、侧角、灰质连合、后角基部、前索和外侧索;④脊髓后动脉的分支则分布于脊髓后角的其余部分和后索。
2.脊髓的静脉 脊髓前、后静脉由脊髓内的小静脉汇集而成,通过前、后根静脉注入硬膜外隙的椎内静脉丛。
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1.脑脊液 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少量由室管膜上皮和毛细血管产生)。无色透明液体,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相当于外周组织中的淋巴,成人平均量约150ml,处于不断产生、循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中。
2.脑脊液循环 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汇合,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与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汇合,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然后再流向大脑背面的蛛网膜下隙,经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
四、脑pingzh选择性地允许和阻止某些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以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生理功能所需微环境的稳定性。包括:①血-脑屏障;②血-脑脊液屏障;③脑脊液-脑屏障。脑屏障作用是相对的。
1.血-脑屏障 位于血液与脑和脊髓的神经细胞之间。
结构:①脑和脊髓内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胞质无窗孔、细胞间紧密连接);②毛细血管基膜;③胶质膜(星形胶质细胞的终足围绕于毛细血管基膜外周)。
在中枢神经的某些部位(如正中隆起、连合下器、穹窿下器、终板血管器、脉络丛、松果体、神经垂体等)缺乏血-脑屏障,使蛋白和大分子物质自由通过。
2.血-脑脊液屏障 位于脑室脉络丛的毛细血管与脑脊液之间,
结构:主要是脉络丛上皮细胞间隙的顶部有闭锁小带。脉络丛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胞质有窗孔,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3.脑脊液-脑屏障 位于脑室和蛛网膜下隙的脑脊液与脑和脊髓的神经细胞之间。
结构:①室管膜上皮;②软脑膜;③软膜下胶质膜。
室管膜上皮无闭锁小带,屏障结构最不完善。脑脊液的化学成分与脑组织细胞外液的成分大致相同。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