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基础复习——消化系统

2016-01-07 04:32  阅读(619)  评论(0)  分类:专业

第一节 涎腺

涎腺或称唾液腺,位于口腔周围,向口腔内分泌唾液。包括:大涎腺;②小涎腺。

大涎腺:3对。①腮腺;②下颌下腺;③舌下腺。

小涎腺:黏液腺。位于口腔黏膜内,例如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等。

1.腮腺  最大的现象,重15-30g,不规则形,分为浅部和深部(伸入下颌后窝内)

腮腺管:开口于颊黏膜上的腮腺管乳头(平对上颌第2磨牙牙冠处黏膜)

副腮腺:出现率约35%,分布于腮腺管附近,其导管汇入腮腺管。

2.下颌下腺  或称颌下腺。扁椭圆形,重约15g。位于下颌下三角内。导管开口于舌下阜。

3.舌下腺  较小,重2-3g。位于口腔底舌下襞深面。大导管与下颌下腺导管共同开口于舌下阜,小管(5-15)开口于舌下襞黏膜表面。

 

第二节

分为:鼻咽;②口咽;③喉咽。口咽和喉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1.鼻咽  咽的上部,位于鼻腔后方(属于呼吸道的一部分)。上达颅底,下续口咽,向前经鼻后孔通鼻腔。

咽鼓管咽口:位于鼻咽两侧壁,下鼻甲后方约25px处,咽腔经此口(通过咽鼓管)与中耳的鼓室相通。

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咽口的前、上、后方的弧形隆起,是咽鼓管咽口的标志。

咽隐窝: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的纵行深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咽鼓管扁桃体:位于咽鼓管咽口附近黏膜内的淋巴组织。

咽扁桃体:位于鼻咽上壁后部黏膜内的淋巴组织。10岁后退化。

2.口咽  上续鼻咽,下通喉咽,向前经咽峡与口腔相通。

腭扁桃体:林上皮器官,位于口咽侧壁的扁桃体窝内;②椭圆形;③内侧面朝向咽腔,表面被覆的黏膜有许多深陷小凹称为扁桃体小窝;④外侧面和前、后面均被结缔组织形成的扁桃体囊包绕。

舌扁桃体:位于舌根处黏膜的淋巴组织。

咽淋巴环:由①咽扁桃体;②咽鼓管扁桃体(双侧);③腭扁桃体(双侧);④舌扁桃体组成。具有防御功能。

3.喉咽   咽的最下部,稍狭窄,于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与食管相续;②前壁上分有喉口通入喉腔;③喉口两侧各有一深窝,称为梨状隐窝。

 

第三节 食管

食管是前后扁平的肌性管状器官,长约625px

1.食管位置

上端:在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与咽相续;②下端:约平第11胸椎体处,与胃的贲门连接。

2.食管分部(分段)   颈部(颈段):自食管起始端至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长约125px;前面附于气管后壁上;②胸部(胸段):由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至膈食管裂孔,长18-500px;③腹部(腹段):自膈食管裂孔至贲门,长1-50px

3.食管狭窄部   第一狭窄:位于食管起始处,相当于第6颈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牙约375px;②第二狭窄;食管与左主支气管后方的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距中切牙约625px;③第三狭窄:食管通过膈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1000px

4.食管壁  厚约4mm,包括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纤维膜);②黏膜形成突向管腔的纵行皱襞(上段的数目与形状变化较大,中、下段,一般有34);③内镜观察:黏膜浅红或浅黄,黏膜下血管隐约可见。

 

第四节

一、胃的形态

1.受体位、体型、年龄、性别和胃的充盈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完全空虚时略呈管状,高度充盈时呈球囊形。

2.分部   前壁和后壁;②大弯和小弯;③入口(贲门)和出口(幽门)

角切迹:胃小弯最低点弯度明显折转处。

贲门切迹:贲门的左侧,食管末端左缘与胃底所形成的锐角。

 

二、胃的分部

贲门部(贲门附近部分);②胃底(贲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或称胃穹窿,内含空气,影像学称胃泡);③胃体(胃底下界至角切迹的部分);④幽门部(胃体与幽门之间的部分)

幽门部被其大弯侧的中间沟(不明显的浅沟)分为:①幽门管(中间沟右侧,长2-75px);②幽门窦(中间沟左侧,胃的最低部)

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于胃的幽门窦近胃小弯处。

临床上所称的“胃窦”相当于幽门窦,或是泛指幽门部。

 

三、胃的位置

1.因体型、体位和充盈程度而有较大变化、中度充盈的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2.胃毗邻  前壁右侧:与肝左叶和方叶相邻;②前壁左侧:与膈相邻,被左肋弓掩盖;③前壁中间部:位于剑突下方,直接与腹前壁相贴;④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上部和左肾上腺相邻;⑤胃底与膈、脾相邻。

 

四、胃窦

包括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浆膜层)

黏膜层:柔软,橘红色;②胃空虚时形成许多皱襞,充盈时变平坦;③表面许多网状小沟将胃黏膜分成许多胃小区,小区表面上皮下陷形成许多胃小凹(胃腺开口);④胃道:沿胃小弯走行的4-5条较恒定的纵行黏膜皱襞;⑤齿状线:食管与胃黏膜交界处的锯齿状环形线(胃镜检查的定位标志);⑥幽门瓣:幽门括约肌处,黏膜突向管肠腔的环行皱襞。

 

第五节  小肠

1.十二指肠  介于胃和空肠之间,长约625px;②始、末两端被腹膜包裹,属于腹膜内位;大部分固定于腹后壁,属于腹膜外位;③整体上呈“C”形,包绕胰头,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上部:①长约125px;②起自胃的幽门,水平行向右后方,至肝门下方、胆囊颈的后下方,急转向下,移行为降部;③十二指肠上取:上部与降部转折处形成的弯曲;④十二指肠球:十二指肠上部近侧与幽门相连接的一段肠管,长约62.5px,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降部:①长约7-200px;②起自十二指肠上曲,垂直下行于第1-3腰椎体和胰头的右侧,至第3腰椎体右侧下端,弯向左行,移行为水平部;③黏膜形成发达的环状襞;④十二指肠下曲:弯向左行转折处的弯曲;⑤十二指肠纵襞:降部中份后内侧壁上的一条纵行皱襞(内镜检查的定位标志);⑥十二指肠大乳头:降部后内侧壁纵行皱襞下端的圆形隆起,是Vater壶腹(肝胰壶腹)的开口处(即胆总管和胰管的开口处),距中切牙约1875px;⑦十二指肠小乳头:位于大乳头上方(近侧)1-50px处,副胰管的开口处。

水平部:又称下部。①长约250px;②起自十二指肠下曲,横过下腔静脉和第3腰椎体前方,至腹主动脉前方、第3腰椎体左前方,移行于升部;③肠系膜上动、静脉紧贴水平部前面下行。

升部:①仅2-75px;②自水平部末端起始,斜向左上方,至第2腰椎体左侧转向下,移行为空肠;③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与空肠间转折处形成的弯曲;④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由十二指肠悬肌(位于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上后壁)和包绕其下段表面的腹膜皱襞构成,将十二指肠固定于腹后壁,是确定空肠起始的标志。

2.空肠和回肠

空肠回肠相连续,两者间无明显界限(一般将系膜小肠的近侧2/5称为空肠,远侧3/5称为回肠);被小肠系膜悬系于腹后壁,合称为系膜小肠,有系膜附着的边缘称为系膜缘,其相对缘称为对系膜缘或游离缘。

空肠上端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回肠下端接续盲肠。

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含:①孤立淋巴滤泡(散在于空肠和回肠);②集合淋巴滤泡。

集合淋巴滤泡(Peyer):①多见于回肠下部游离缘肠壁,20-30个;②长椭圆形,长轴与肠管长轴一致。

 

第六节  大肠

1.概述  大肠是消化管的下段,长约1.5m,全程围绕于空肠和回肠周围。

大肠分为:盲肠;②阑尾;③结肠;④直肠;⑤肛管。

大肠主要功能:①吸收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②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盲肠和结肠的特征性结构:①结肠带;②结肠袋;③肠脂垂。

结肠带:3条。①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形成,沿大肠的纵轴平行排列;②3带汇集于阑尾根部。

结肠袋:由横沟隔开、向外膨出的囊状突起。

肠脂垂:沿结肠带两侧分布的许多脂肪组织小突起,被覆浆膜。

2.盲肠  位于右髂窝内;②大肠起始部;③盲囊状(下为盲端),上行延续为升结肠,左侧与回肠连接(称为回盲口);④自盲端与回肠连接处长6-200px属于腹膜内位器官(全面被覆腹膜);⑥回盲口下方约50px处,有阑尾开口(阑尾口)

3.阑尾  由盲肠下端延伸的细管状器官,盲端游离;②一般长5-175px(变异大),管腔狭小(成人多0.5-25px)

阑尾系膜:扇形,含血管、神经、淋巴管和淋巴结等。

阑尾位置:通常于盲肠一起位于右髂窝内。可异位,例如高位、低位或左下腹位阑尾等;可位于回肠下、盲肠后、盲肠下、回肠前及回肠后位等。

4.结肠  介于盲肠与直肠之间。分为:①升结肠;②横结肠;③降结肠;④乙状结肠。

升结肠:①长约375px,位于右髂窝;②起自盲肠上端,沿腰方肌和右肾前面上升至肝右叶下方,折向左前下方移行于横结肠;该转折处称为结肠右曲(或肝曲);③腹膜间位器官(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

横结肠:①长约1250px;②起自结肠右曲,向左略呈弓形弯曲横行至左季肋区,在脾脏面下分处,折转成结肠左曲(或称脾曲),向下续于降结肠;③腹膜内位器官(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

降结肠:①长约625px;②起自结肠左曲,沿左肾外侧缘和腰方肌前面下降,至左髂嵴处续于乙状结肠;③腹膜间位器官,无系膜,贴附于腹后壁。

乙状结肠:①长约1000px;②于左髂嵴处起自降结肠,沿左髂窝转入盆腔,至第3骶椎平面续于直肠;③腹膜内位器官,由乙状结肠系膜连于盆腔左后壁。

5.直肠   位于盆腔下部,全长10-350px;②于第3骶椎前方,起自乙状结肠,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移行于肛管;③直肠上端与乙状结肠交接处以下的肠腔显著膨大,称为直肠壶腹;④直肠横襞:3个,由直肠壁环行肌和黏膜构成,内面有上、中、下横襞(分别距肛门117125px)

6.肛管  3-100px;②上续直肠,下端终于肛门;③被肛门括约肌包绕,平时处于收缩状态,控制排便。

肛柱: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

肛瓣:连接各肛柱下端的半月形黏膜皱襞。

肛窦:相邻两个肛柱下端与相应肛瓣形成的向上开口的隐窝,深3-5mm,底部由肛腺开口。

肛直肠线:各肛柱上端的环行连线,是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

齿状线(肛皮线):①各肛柱下端经过各肛瓣边缘的锯齿状环行连线;②齿状线以上肛管的内表面为黏膜,衬覆单层柱状上皮;③齿状线以下肛管的内表面为皮肤,衬覆复层鳞状上皮。

肛梳(痔环):齿状线下方宽约25px的环状区域,表面光滑,浅蓝色(因深层由静脉丛)

肛门:肛管的下口。

 

第七节 

一、概述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最大的消化腺,棕红色(血液供应丰富)、柔软而质脆。

国人肝重:①占成人体重的1/50-1/40,男性1230-1450g;女性1100-1300g;②占胎儿和新生儿体重的1/20,可占腹腔容积的一半以上。

肝的长(左右)径、宽(上下)径和厚(前后)径:分别约为258mm152mm58mm

二、肝的形态

不规则的楔形。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缘。

()肝上面(膈面)   膨隆,与膈接触;②后部为无腹膜被覆的裸区;③裸区左侧有较宽的腔静脉沟(下腔静脉通过);④矢状位的镰状韧带将肝分为左叶(小而薄)和右叶(大而厚)

()肝下面(脏面)   凹凸不平,邻接一些腹腔器官。

1.中部  有由横沟、左纵沟和右纵沟形成的“H”形沟。

横沟:位于正中,称为肝门。

肝门:有①肝管(肝左管和肝右管)、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③门静脉、④神经和⑤淋巴管等出入。出入肝门的上述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形成肝蒂。

肝蒂中主要结构的位置关系:①前为肝左管和肝右管;②中为肝固有动脉;③后为门静脉。

左纵沟:①沟的前半部为肝圆韧带裂(有肝圆韧带);②沟的后半部为静脉韧带裂(有静脉韧带)

肝圆韧带:闭锁的胎儿脐静脉,经肝镰状韧带的游离缘下行至脐。

静脉韧带:闭锁的胎儿静脉导管。

右纵沟:①沟的前部为胆囊窝(容纳胆囊);②沟的后部为下腔静脉沟(或称下腔静脉窝,容纳下腔静脉)

2.肝下面(脏面)分叶  左叶(左纵沟的左侧);②右叶(右纵沟的右侧);③方叶(肝门之前,肝圆韧带裂与胆囊窝之间);④尾状叶(肝门之后,静脉韧带裂与腔静脉沟之间)

肝上面(膈面)的左叶与肝下面(脏面)的左叶一致。

肝上面(膈面)的右叶相当于肝下面(脏面)的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肝的边缘  前缘(或称下缘,肝膈面与脏面的分界线,薄而锐利);②后缘(钝圆,朝向脊柱);③左缘(肝左叶的左缘,薄而锐利);④右缘(肝右叶的右下缘,钝圆)

胆囊切迹:位于胆囊窝处的肝前缘,常有胆囊底露出。

肝圆韧带切迹(脐切迹):位于肝前缘肝圆韧带通过处。

()肝的包被  肝表面,除膈面后裸区和脏面各沟外,均被覆浆膜;②浆膜余肝实质间为纤维膜。

Glisson(血管周围纤维囊):肝门处,包绕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和肝管及其分支的纤维膜。

三、肝的毗邻

上方为膈;②右叶下面:前部与结肠右曲邻接,中部近肝门处邻接十二指肠上曲,后部邻接右肾上腺和右肾;③左叶:下面与胃前壁相邻,后上方邻接食管腹段;④借镰状韧带和冠状韧带分别连于膈下面和腹前壁。

 

第八节 肝外胆道

肝外胆道包括:胆囊;②输胆管道。

输胆管道包括:①肝左管;②肝右管;③肝总管;④胆总管。

1.肝总管  肝左管和肝右管分别由左、右半肝内的毛细血胆管逐渐汇合而成,走出肝门后汇合成肝总管;②肝总管长约75px,下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并在韧带内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

2.胆囊  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②长梨形,长8-300px、宽3-125px,容量40-60ml;③位于肝的脏面胆囊窝内,上面以结缔组织与肝相连,下面被覆浆膜。

胆囊分部:①胆囊底(突向前下方的盲端,常在肝前缘胆囊切迹处露出);②胆囊体(胆囊主体,与底之间无明显界限);③胆囊颈(胆囊体向下延续、变细部分);④胆囊管(较胆囊颈稍细,长3-100px,直径0.2-7.5px,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与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

胆囊黏膜:①胆囊底、胆囊体和黏膜呈蜂窝状;②胆囊颈和胆囊管的黏膜形成螺旋状皱襞(螺旋襞)

胆囊三角(Calot三角):①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②有胆囊动脉通过。

3.胆总管  由肝总管和胆囊管汇合而成,长4-200px,直径0.6-20px;②在十二指肠后内侧壁,与胰管汇合成肝胰壶腹(Vater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壶腹周围有Oddi括约肌(肝胰壶腹括约肌)包绕;③由肝分泌的胆汁,经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进入胆囊内贮存;进食后,胆囊收缩,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使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排入十二指肠腔内。

 

第九节

胰是腹后壁的狭长腺体,位置较深;横向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平对第1-2腰椎体;柔软,灰红色,长17-500px,宽3-125px,厚1.5-62.5px,重82-117g

1.胰的分部  包括:胰头;②胰体;③胰尾。各部间无明显界限。头部在腹中线右侧,体、尾部在腹中线左侧。

胰头:①胰右端的膨大 部分,位于第2腰椎的右前方,上、下方和右侧被十二指肠包绕;②胰头下部有一向左后上方的钩突,门静脉起始部和肠系膜上动、静脉夹在胰头与钩突之间;③胰头右后方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有胆总管下行(有时胆总管可部分或全部 被胰头包埋)

胰体:①占胰的大部分,略呈三棱柱形;②横位于第1腰椎体前方;③前面隔网膜囊与胃相邻。

胰尾:①较细,在脾门下方与脾的脏面接触;②各面均有腹膜包被(与胰体分界的标志)

2.胰的毗邻  前面隔网膜囊与胃相邻;②后方有下腔静脉、胆总管、门静脉和腹主动脉;③右端被十二指肠环抱;左端达于脾门。

3.胰管   位于胰内,偏背侧;②走行与胰长轴一致:由胰尾走向胰头,沿途接受许多小叶间导管引流的胰液;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壁内与胆总管汇合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副胰管:位于胰头上部的胰管上方,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第十节 腹膜

一、概述

腹膜:覆盖于腹腔壁、盆腔壁表面和腹腔、盆腔脏器表面的浆膜,由间皮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

壁腹膜:覆盖于腹腔壁、盆腔壁的腹膜;与腹腔壁、盆腔壁之间有一层疏松结缔组织(腹膜外组织)腹后壁和腹前壁(下部)的腹膜外组织中含较多脂肪组织(腹膜外脂肪)

脏腹膜:覆盖于腹腔、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②构成脏器的一部分,例如胃和肠壁外膜(浆膜层)

壁腹膜和脏腹膜相互延续、移行。

腹膜腔:①由壁腹膜和脏腹膜围成的潜在腔隙;②男性腹膜腔封闭;③女性腹膜腔有输卵管腹腔口(双侧),经输卵管、子宫、阴道与外界相通。

 

二、腹膜与腹腔、盆腔脏器的关系

()腹膜内位器官  表面几乎皆被腹膜覆盖的器官。包括:①胃;②十二指肠上部;③空肠和回肠;④盲肠;⑤阑尾;⑥横结肠;⑦乙状结肠;⑧脾;⑨卵巢;⑩输卵管。

()腹膜间位器官  表面大部分被腹膜覆盖的器官。包括:①肝;②胆囊;③升结肠;④降结肠;⑤子宫;⑥充盈的膀胱;⑦直肠上段。

()腹膜外位器官  仅一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多位于腹膜后间隙,又称腹膜后位器官。包括:①肾;②肾上腺;③输尿管;④空虚的膀胱;⑤十二指肠降部、下部和升部;⑥直肠中、下段;⑦胰。

 

三、网膜、系膜和韧带

()网膜  与胃小弯和胃大弯相连的双层腹膜皱襞,内含血管、神经、淋巴管和结缔组织等。

1.小网膜  连接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结构;②右缘游离,右缘后方为网膜孔;③经网膜孔进入网膜囊;

肝胃韧带:①连接于肝门与胃小弯的小网膜;②内含胃左、右血管、胃上淋巴结和至胃的神经等。

肝十二指肠韧带:①连接于肝门与十二指肠上部的小网膜;②内有进出肝门的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以及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丛。

2.大网膜  覆盖于空肠、回肠和横结肠的前方,左缘于胃脾韧带连接;②含有许多血管分支、脂肪组织和巨噬细胞;③连接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的大网膜形成胃结肠韧带。

3.网膜囊  小网膜和胃后壁与腹后壁腹膜之间的扁窄间隙,是腹膜腔的一部分(腹膜腔的盲囊,或称小腹膜腔);②左侧为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③右侧借网膜孔通腹膜腔其余部分;网膜孔:位于第12胸椎至第2腰椎的前方,成人可容1-2指通过。

()系膜  由壁腹膜、脏腹膜延续移行形成的双层腹膜结构,将有关器官固定于腹壁、盆壁;内含有出入有关器官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和淋巴结等。主要包括:①肠系膜;②阑尾系膜;③横结肠系膜;④乙状结肠系膜等。

()韧带  连接腹壁、盆壁与脏器之间或连接相邻脏器之间的腹膜结构,多为双层。

1.肝的韧带

肝的脏面:①肝胃韧带;②肝十二指肠韧带;③肝圆韧带。

肝的膈面:①镰状韧带;②冠状韧带;③左、右三角韧带。

2.脾的韧带  胃脾韧带;②脾肾韧带;③膈脾韧带。

3.胃的韧带  肝胃韧带;②胃脾韧带;③胃结肠韧带;④胃膈韧带。

 

四、腹膜形成的皱襞、隐窝和陷凹

()腹膜襞  在腹壁、盆壁与脏器之间或在脏器与脏器之间形成的腹膜皱襞(皱褶),深部常有血管走行。

()腹膜隐窝  在腹膜襞之间或在腹膜襞与腹壁、盆壁之间形成的腹膜凹陷。

()腹膜陷凹  较大的腹膜隐窝。主要的腹膜陷凹位于盆腔内,由腹膜在盆腔脏器之间移行返折形成。

1.男性盆腔腹膜陷凹  直肠膀胱陷凹(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凹底距肛门约187.5px)

2.女性盆腔腹膜陷凹  膀胱子宫陷凹(膀胱上面的腹膜向后折转到子宫前面,转折处约位于子宫峡部水平);②直肠子宫陷凹(Douglas腔,子宫后面的腹膜由子宫体向下覆盖子宫颈,再转至阴道穹后部上面,然后返折至直肠的前面,较深,凹底距肛门约87.5px)

站立或坐位时,男性的直肠膀胱陷凹和女性的直肠子宫陷凹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