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基础复习——消化管

2015-12-29 00:24  阅读(1445)  评论(0)  分类:专业

第一节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道);②消化腺。

消化管:由口腔至肛门的连续性管道,依次分为:口腔;②咽;③食管;④胃;⑤小肠;⑥大肠。各部位的管壁具有某些共同的分层规律,又各具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消化管管壁(除口腔与咽外)由内向外依序分为黏膜;②黏膜下层;③肌层;④外膜。

1.黏膜  由表面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表面上皮:消化管两端(口腔、咽、食管和肛门)为复层扁平(鳞状)上皮,以保护功能为主;其余部分为单层柱状上皮,以消化、吸收功能为主。表面上皮与管壁内的腺体连续。

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细胞成分较多,纤维较细密,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丰富。胃、肠固有层富含腺体和淋巴组织。

黏膜肌层:形成于薄层平滑肌,其收缩可促进固有层腺体分泌物的排出和血液流动,有利于物质吸收和转运。

2.膜下层  形成于疏松结缔组织,含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和神经丛(黏膜下神经丛,调节黏膜肌收缩和腺体分泌);②于食管和十二指肠,分别含有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③于食管、胃和小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形成突向管腔的皱襞。

3.肌层  食管上段和肛门处为骨骼肌,其余部分为平滑肌;②分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其间有神经丛(肌间神经丛,调节肌层运动)

4.外膜  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者称为纤维膜,分布于食管和大肠末段,与周围结构相连;②由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构成者称为浆膜,分布于胃、大部分小肠与大肠,表面光滑。

 

第二节 口腔

一、口腔黏膜的一般结构

形成于复层扁平上皮(复层鳞状上皮,硬腭部出现角化)和固有层,无黏膜肌层;②固有层结缔组织突向上皮形成乳头,乳头内富有毛细血管;③固有层乳头和上皮层含许多感觉神经末梢;④固有层含小涎腺;⑤固有层下连骨骼肌(唇、颊等处)或骨膜(硬腭)

 

二、舌

1.表面被覆黏膜(由复层扁平上皮和固有层组成),深部为舌肌(纵行、横行和垂直走行的骨骼肌束交织构成)

2.舌扁桃体  位于舌根部黏膜,成于许多淋巴小结。

3.舌乳头  舌背部黏膜形成的许多乳头状隆起。包括丝状乳头(最多,遍布舌背,圆锥形;浅层上皮细胞角化呈白色,即舌苔;②菌状乳头(较少,蘑菇状,多位于舌尖、舌缘,散在于丝状乳头之间;上皮不角化,含味蕾);③轮廓乳头(10余个,位于舌界沟前方,较大,周围黏膜凹陷形成环沟,沟两侧的上皮内含较多味蕾;固有层中有浆液性的味腺,导管开口于沟底)

4.味蕾  味觉感受器

卵圆形小体,成人约有3000个,主要分布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少数散在于软腭、会厌和咽等处的上皮内。

形成于三种细胞:长梭形的暗细胞和明细胞以及味蕾深部的锥形基细胞。基细胞属于未分化细胞,首先分化为暗细胞,再成熟为明细胞。

 

三、牙

1.牙分为  牙冠(外露部分);②牙根(埋在牙槽骨内);③牙颈(牙冠与牙根的交界部分)

2.牙髓腔  位于牙中央,含牙髓,开口于牙根底部的牙根孔。

3.组成  钙化的硬组织(包括牙本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

牙本质:①构成牙的主体,包绕牙髓腔;②由牙本小管和间质构成;③牙本质的内表面有一层成牙本质细胞,其突起伸入牙本质小管,称牙本质纤维;④牙本质小管自牙髓腔面向周围呈放射状走行;⑤间质位于牙本质小管之间,由胶原纤维和钙化的基质构成(化学成分与骨质相似,较骨质坚硬);⑥牙本质周边有一些钙化不全部分;⑦牙本质暴露(因釉质破坏,例如龋齿)时,对冷、酸和机械刺激敏感,可致牙齿酸、痛(牙齿敏感症)

釉质:①包在牙冠部的牙本质表面,是人体最坚硬的结构;②由釉柱和极少量间质构成;③釉柱呈棱柱状,自与牙本质交界处向牙冠表面呈放射状紧密排列。

牙骨质:①包在牙根部的牙本质外面,组成和结构与骨组织相似;②近牙颈部的牙骨质较薄,无骨细胞。

牙髓:①成于疏松结缔组织,内含由牙根孔进入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纤维,对牙本质和釉质具有营养作用;②牙髓与牙本质间有一层排列整齐的成牙本质细胞;③感觉神经末梢包绕成牙本质细胞,并有极少量进入牙本质小管。

4.牙周组织   包括:①牙周膜;②牙槽骨骨膜;③牙龈。

牙周膜:①位于牙根与牙槽骨间的致密结缔组织,内含较粗的胶原纤维束,其一端埋入牙骨质,另一端伸入牙槽骨,将两者牢固连接;②老年人的牙周膜常萎缩,引起牙松动或脱落。

牙龈:①由复层扁平上皮和固有层组成的黏膜,包绕牙颈;②老年人的牙龈常萎缩,致牙颈外露。

 

第三节 

消化管与呼吸道的交叉部位,分为:口咽;②鼻咽;③喉咽。

1.黏膜  由上皮和固有层组成;②口咽表面被覆非角化复层扁平上皮,鼻咽和喉咽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③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内富含淋巴组织和黏液腺或混合腺,深部有一层弹性纤维。

2.肌层  由内纵行和外斜或环行的骨骼肌组成,其间可含黏液腺。

3.外膜  富有血管、神经纤维的结缔组织(纤维膜)

 

第四节  食管

食管腔面有纵行皱襞,食物通过时皱襞消失。

1.黏膜

上皮:①复层扁平上皮(复层鳞状上皮),含有朗格汉斯细胞;②食管下端的复层扁平上皮与胃贲门部的单层柱状上皮骤然相接。

固有层:①成于细密的结缔组织,形成突向上皮的乳头;②于食管上端和下端,含少量黏液腺。

黏膜肌层:由纵行平滑肌束组成。

2.黏膜下层  成于疏松结缔组织。①含较多黏液腺(食管腺),其导管穿过黏膜开口于食管腔;②食管腺周围常有较密集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可形成淋巴小结。

3.肌层  分为内环行和外纵行两层;②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段为平滑肌,中1/3段为骨骼肌和平滑肌;③食管两端的内环行肌稍厚,分别形成食管上、下括约肌。

4.外膜 为纤维膜。

 

第五节

一、黏膜

胃空虚时,腔面可见许多纵行皱襞,充盈时几乎消失;②胃小区:由许多浅沟分成,直径2-6mm;③胃小凹:遍布于黏膜面的小孔(350万个),每个胃小凹底部与3-5条腺体通连。

()表面上皮  单层柱状:②主要为黏液细胞:胞核椭圆、位于基底,顶部胞质充满黏原颗粒、淡染以至透明;分泌含高浓度碳酸氢根的黏液,覆盖于上皮表面,对于黏膜具有重要保护作用;③黏液细胞不断脱落,由胃小凹底部的干细胞增殖补充(3-5天更新一次);④正常胃上皮不见位于肠黏膜的杯状细胞。

()固有层   含有紧密排列的大量管状腺,分为:①胃底腺;②贲门腺;③幽门腺。腺体之间和胃小凹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含有成纤维细胞、较多淋巴细胞和一些浆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散在少量平滑肌细胞。

1.胃底腺  又称泌酸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约1500万条(胃黏膜中数量最多、功能最重要的腺体);②分支管状腺,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③月近贲门部主细胞越多,越近幽门部壁细胞越多。

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①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胃底腺的下半部,分泌胃蛋白酶原;②柱状,核圆形、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强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石蜡包埋-HE染片中颗粒多溶失、着色浅淡)

壁细胞:又称泌酸细胞。①胃底腺的上半部较多;②较大,多呈圆锥形,核圆而深染、居中,可有双核,胞质明显嗜酸性;③生成、分泌盐酸(胃酸),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并为其活性提供所需的酸性环境,具有杀菌作用;④分泌内因子,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使维生素B12在肠道内不被酶分解),并促进回肠吸收维生素B12,供红细胞生成所需;A型萎缩性胃炎时, 壁细胞大量破坏,内因子缺乏,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发生恶性贫血。

颈黏液细胞:①较少,位于胃底腺顶部,常呈楔形夹在其他细胞之间;②胞核扁平、居于基底,核上方胞质很多黏原颗粒,染色浅淡;③分泌可溶性的酸性黏液。

干细胞:①位于胃底腺顶部至胃小凹深部一带,于石蜡-HE染片中不易辨认;②增殖的子细胞:有的向上迁移,分化为表面黏液细胞;有的停留在局部或向下迁移、分化的胃底腺细胞。

内分泌细胞:主要为ECL细胞和D细胞。①ECL细胞分泌的组胺主要作用于邻近的壁细胞,强烈促进其泌酸功能;②D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可直接抑制壁细胞的功能和通过抑制ECL细胞而间接地抑制壁细胞的功能。

2.贲门腺  黏液腺;②分布于近贲门处宽1-75px的区域。

3. 幽门腺  分支较多而弯曲的管状黏液腺;②分布于幽门部宽4-125px的区域,此区胃小凹很深;③可有少量壁细胞、很多G细胞(产生胃泌素: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促进胃肠黏膜细胞增殖、使黏膜增厚)

胃底腺、贲门腺和幽门腺的分泌物组成胃液,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5-2.5L,含盐酸、胃蛋白酶、黏蛋白、大量水分、NaClKCl等。

()黏膜肌层  由内环行和外纵行两薄层平滑肌组成。

()胃黏膜抗胃液消化的机制

1.黏膜表面存在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黏膜表面上皮覆盖的黏液层(0.25-0.5mm);①将上皮与胃蛋白酶隔离;②所含的高浓度HCO3-(中和H+,形成H2CO3H2CO3进而被胃上皮细胞的碳酸酐酶迅速分解为H2OCO2),使局部pH7(同时抑制了蛋白酶的活性)。胃酸分泌量与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持平衡(胃酸分泌过多和()黏液产生减少时,皆致胃黏膜自我消化,形成胃溃疡)

2.胃上皮细胞快速更新,使胃黏膜及时修复损伤。

 

二、黏膜下层

成于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可含脂肪细胞。

 

三、肌层

较厚,由内斜行、中环行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构成。于贲门和幽门部,环行肌增厚,分别形成贲门括约肌和幽门括约肌。

 

四、外膜

为浆膜。

 

第六节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包括:十二指肠;②空肠;③回肠。

一、黏膜

环行皱襞:于幽门以下约125px十二指肠处始现,于十二指肠末段和空肠上段极发达,而后渐少、变矮,至回肠中段以下基本消失。

小肠绒毛:伸入肠腔的许多细小黏膜突起,长0.5-1.5mm,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最发达;②十二指肠绒毛呈宽大的叶状,空肠呈长指状,回肠呈短锥形;③绒毛根部的上皮与其下方固有层中的小肠腺上皮连续;④小肠腺呈单管状,开口于肠腔。

环行皱襞和肠绒毛使小肠内表面扩大20-30倍。

()表面上皮  单层柱状。绒毛部上皮: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少量)组成。

()固有层

1.小肠腺  大量。包括: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少量)潘氏细胞;干细胞。

吸收细胞:①最多,高柱状,核椭圆、位于基部;②游离面呈现纹状缘(电镜显示为密集而规则排列的微绒毛;微绒毛表面有一薄层细胞衣,是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③胞质富含滑膜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可将吸收的脂质形成乳糜微粒并释出;④相邻细胞顶部有完善的紧密连接;⑤参与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释放过程;⑥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吸收细胞还向肠腔分泌肠致活酶(激活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

杯状细胞:散在于吸收细胞间,分泌黏液,具有润滑和保护作用。

潘氏细胞:①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常三五成群位于腺底部;②锥形,顶部胞质充满粗大嗜酸性分泌颗粒,具有蛋白质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③分泌可杀灭肠道微生物的防御素(隐窝素)、溶菌酶。

内分泌细胞。

干细胞:①位于小肠腺下半部,散在于其他细胞间;②较小,柱状;③不断增殖、分化并向上迁移,补充在绒毛顶端脱落的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可分化为潘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

小肠表面上皮和小肠腺的分泌物(小肠液)pH约为7.6,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3L

2.结缔组织间质  含有一些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②淋巴小结形成: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多为孤立淋巴小结;回肠(尤其下段)多为集合淋巴小结,并可伸入黏膜下层。

3.绒毛固有层  中轴处有1-2条纵行毛细淋巴管(中央乳糜管,吸收细胞释出的乳糜微粒由此输出),以盲端起始于绒毛顶部,向下穿过黏膜肌层进入黏膜下层形成淋巴管丛;②中央乳糜管周围富含有孔毛细血管(肠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单糖等水溶性物质主要经此入血);③少量平滑肌细胞(收缩时,绒毛变短,利于淋巴和血液运行)

()黏膜肌层  由内环行和外纵行两薄层平滑肌组成。

二、黏膜下层

成于疏松结缔组织,含较多血管和淋巴管;②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有大量十二指肠腺(黏液腺,保护十二指肠黏膜免受胃酸侵蚀),其导管穿过黏膜肌层开口于小肠腺底部。

 

三、肌层

由内环行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

 

四、外膜

部分十二指肠壁为纤维膜;②其余肠管均为浆膜。

 

第七节  大肠

包括:盲肠;②阑尾;③结肠;④直肠;⑤肛管。

主要功能: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一、盲肠、结肠和直肠

()黏膜   表面光滑,无绒毛;②在结肠袋之间的横沟处有半月形皱襞;③在直肠下段有三个横行的皱襞(直肠横襞)

1.表面上皮  单层柱状,由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

2.固有层   含密集的单管状大肠腺;②可见孤立淋巴小结。

大肠腺:①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大量)、干细胞(少量)和内分泌细胞组成,无潘氏细胞;②功能:分泌黏液、保护黏膜。

3.黏膜肌层  由内环行和外纵行两薄层平滑肌组成。

()黏膜下层  成于疏松结缔组织,含有小动脉、小静脉和淋巴管,可有成群脂肪细胞。

()肌层  由内环行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②内环行肌呈节段性局部增厚,形成结肠袋;③外纵行肌局部增厚形成三条结肠带,带间的纵行肌菲薄,甚至缺如。

()外膜  盲肠、横结肠和乙状结肠最外层为浆膜;②升结肠前壁、降结肠前壁的最外层为浆膜,后壁为纤维膜;③直肠上1/3段的大部、中1/3段的前壁为浆膜,余为纤维膜;外膜的结缔组织中,常有脂肪细胞聚集构成的肠脂垂。

 

二、阑尾

管壁厚,管腔小而不规则;②固有层内,大肠腺短而少,富含淋巴组织;大量淋巴小结可连续成层,并突入黏膜下层,致使黏膜肌层不完整;③肌层很薄;④外覆浆膜。

 

第八节  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

1.概述  消化管与体外环境相通。随饮食进入消化管的各种病原生物因子大多被胃酸、消化酶以及潘氏细胞分泌的防御素和溶菌酶等破坏,其余或以原形排出体外,或受到消化管淋巴组织的免疫抵抗。

2.消化管淋巴组织

组成:①黏膜固有层中的淋巴小结(尤以咽、回肠和阑尾处发达),以及弥散分布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②表面上皮内的淋巴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

消化管淋巴组织受到病原生物因子的抗原刺激后,通过产生并向消化管腔分泌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A)作为应答。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全身免疫功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回肠下段淋巴小结处的肠黏膜向腔面呈圆顶状隆起,不形成绒毛、不含小肠腺;②该处表面上皮内散在微皱褶细胞(M细胞,电镜显示游离面有微皱褶)M细胞基底面质膜内陷形成一较大的穹窿状凹腔,内含一些淋巴细胞;③M细胞摄取肠腔内抗原物质,以囊泡的形式转运并传递给位于其下方的淋巴细胞;④接受了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进入黏膜淋巴小结和肠系膜淋巴结内增殖、转化,形成转化性B淋巴细胞(幼浆细胞);⑤转化性B淋巴细胞经再循环途径,大部分仍返回消化管黏膜,并转变为浆细胞;浆细胞除产生少量IgG进入血液循环外,主要产生IgA;⑥部分幼浆细胞还随血液进入涎腺、呼吸道黏膜、女性生殖道黏膜和乳腺等部位,产生SIgA;在这些部位形成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IgA:①与小肠黏膜吸收细胞基底面和侧面胞膜中的受体(又称分泌片)结合,形成分泌型IgA(SIgA);②SIgA被吸收细胞内吞后释放至肠腔;③SIgA可特异性地与肠腔中的抗原结合,从而抑制或杀灭细菌,中和病毒,防止抗原黏附和穿入黏膜表面上皮。

 

第九节  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1.在胃、肠黏膜表面上皮和腺体中,散布40多种内分泌细胞(尤以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上段最多),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非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器官。所分泌的激素主要协调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参与调节其他器官的生理活动。

2.胃肠黏膜内分泌细胞   多单个地位于其他上皮细胞之间,呈不规则的锥形;②基底部附于基膜,并有基底侧突与邻近细胞相接触;③底部胞质含大量分泌颗粒,分泌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电子密度依细胞种类而异;④分泌颗粒含肽和()胺类激素,多在细胞基底面释出,经血循环运送并作用于靶细胞;⑤少数激素直接作用于邻近细胞,以旁分泌方式调节靶细胞的生理功能;⑥绝大多数种类的内分泌细胞为开放型(具有面向管腔的游离面,游离面上有微绒毛,对管腔内食物和pH等化学信息有较强感受性,从而引起其内分泌活动的变化);⑦少数种类的内分泌细胞(主要是D细胞)为封闭型(被相邻细胞覆盖而未露出腔面),主要受胃肠运动的机械刺激或其他激素调节发生内分泌状态变化。

HE染色切片上,内分泌细胞多较圆,核圆、居中,胞质浅淡。目前主要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这些细胞。

 

 


 

我要评论

0条评论